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295发布日期:2019-12-06 16:5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



背景技术:

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gasdesulfurization,简称fgd),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中,湿法fgd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湿法fgd技术排放的净烟气温度在50℃左右,为湿饱和状态,含湿量大,净烟气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时,遇冷后温度降低,饱和湿烟气“携带”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凝结成微小液滴,从而产生“白色烟羽”。现行消除白色烟羽的方法主要是在脱硫塔后设置烟气加热器(ggh),利用锅炉来的原烟气对脱硫后的净烟气进行加热,以提高净烟气排放时的过热度和烟气抬升高度,消除烟囱冒白色烟羽的现象,但是ggh的安装容易降低脱硫效率,增加脱硫系统运行故障率的问题,ggh一般只能将脱硫后的排烟温度从50℃提升到80℃,此时的烟温高于烟气的水露点,可以防止新的凝结水产生,但是80℃这样的低温烟气,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已经凝结在烟道和烟囱上的水快速蒸干,只能使这些液滴慢慢地浓缩、干燥,这个过程使得原来这些酸性不强的液滴,变成腐蚀性很强的酸液,在烟道和烟囱上形成点腐蚀,进一步加快了烟道和烟囱的坏损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低温环境中湿法fgd技术排放的烟气经烟囱进入大气环境时容易产生白色烟羽的问题,并且还能有效解决安装ggh的脱硫系统会导致烟囱和烟道腐蚀速率加快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烟道、出烟道、脱硫塔、烟囱,脱硫塔的下部进烟口与脱硫塔的上部出烟口处分别设置有进烟道、第一气-气换热器,第一气-气换热器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与第一气体通道换热的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的入口与脱硫塔的上部出烟口连通,出烟道的一端与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通,出烟道的另一端与烟囱连通,出烟道上安装有风箱,进烟道的一端与脱硫塔的进烟口连通,进烟道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气-气换热器,第二气-气换热器包括第三气体通道和与第三气体通道换热的第四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的入口固定连接有烟气输入管,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与进烟道连通,第四气体通道的入口处安装有风机,第四气体通道的出口与第一气体通道的入口管连接,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管连接有混风器,混风器上设置有连接管,混风器通过连接管与风箱连通,混风器上还连接有热风输入管。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进一步的,混风器为箱体结构,混风器上安装有温度计,温度计的测温端设置在混风器内,温度计的显示端设置在混风器外,热风输入管与混风器连通,在热风输入管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风箱为箱体结构,连接管的一端与混风器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箱连通且还安装有若干个喷嘴,喷嘴设置在风箱内。

进一步的,烟气输入管上安装有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在脱硫塔的进烟口处设置第二气-气换热器,可以使烟气进入脱硫塔前温度降低,以降低其在脱硫过程中饱和湿度,降低烟气的含水量,从脱硫塔出来的烟气在经过第一气-气换热器与风箱的两次加热,可以使烟囱处的排烟温度达到100℃以上,提高了烟气的饱和湿度,因此可以避免白色烟羽的产生,由此还可以增大烟气的抬升高度,提高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度,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进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此外100℃以上的排烟温度可以使已经凝结在烟道与烟囱上的水快速蒸干,进而延缓水分对烟囱的侵蚀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烟气中的热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附图1是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1、进烟道,2、出烟道,3、脱硫塔,4、烟囱,5、第一气-气换热器,6、风箱,7、烟气输入管,8、风机,9、混风器,10、连接管,11、热风输入管,12、除尘装置,13、气体流量调节阀,14、第二气-气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该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包括进烟道1、出烟道2、脱硫塔3、烟囱4,脱硫塔3的下部进烟口与脱硫塔3的上部出烟口处分别设置有进烟道1、第一气-气换热器5,第一气-气换热器5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与第一气体通道换热的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的入口与脱硫塔3的上部出烟口连通,出烟道2的一端与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通,出烟道2的另一端与烟囱4连通,出烟道2上安装有风箱6,进烟道1的一端与脱硫塔3的进烟口连通,进烟道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气-气换热器14,第二气-气换热器14包括第三气体通道和与第三气体通道换热的第四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的入口固定连接有烟气输入管7,第三气体通道的出口与进烟道1连通,第四气体通道的入口处安装有风机8,第四气体通道的出口与第一气体通道的入口管连接,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管连接有混风器9,混风器9上设置有连接管10,混风器9通过连接管10与风箱6连通,混风器9上还连接有热风输入管11。

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一般在100℃以上,高温烟气经烟气输入管7被烟气除尘器过滤形成原烟,温度较高的原烟进入到第二气-气换热器14中的第三气体通道内,运行的风机8可以持续不断地往第四气体通道内输送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并与原烟形成热交换,这样一来,通过进烟道1进入到脱硫塔3内的原烟温度将会被降低,降温后的原烟在脱硫塔3内进行湿法fgd工艺时,温度进一步降低,因此相比没被降温前的原烟其饱和湿度也显著降低,降温后原烟中所携带的水分也会大幅降低,低温原烟脱硫后变成低温净烟,由于冷空气在第二气-气换热器14处吸收了原烟中的大量热量,因此原来的冷空气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经第四气体通道进入到第一气-气换热器5中,低温净烟通过第二气体通道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低温净烟又会吸收热空气中的热量,进而使低温净烟得到初步加热,变成温度较高的高温净烟并进入到风箱6中,而热空气在此过程中又会变成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冷空气与热风输入管11送来的热风在混风器9内充分混合并形成一股新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经连接管10与进入到风箱6中的高温净烟进行充分混合,高温净烟的烟气温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使之达到100℃以上,由于排烟温度的增加,会使高温净烟的饱和湿度大大增加,烟气运载水分的能力也大幅增强,因此不容易在烟囱4出口处形成白色烟羽,此外排烟温度的提高也可以增大烟气的抬升高度,提高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度,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进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100℃以上的排烟温度还可以使已经凝结在烟道与烟囱4上的水快速蒸干,进而延缓水分对烟道与烟囱4的侵蚀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二气-气换热器14可以是现有的热管余热回收器,第一气-气换热器5可以是现有的烟道换热器,第一气-气换热器5与第二气-气换热器14只要是能实现气体间热交换的换热器都可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原烟中的热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阶梯式消除fgd技术中白色烟羽的系统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混风器9为箱体结构,混风器9上安装有温度计,温度计的测温端设置在混风器9内,温度计的显示端设置在混风器9外,热风输入管11与混风器9连通,在热风输入管11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调节阀13。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热风输入管11内通入的是温度较高的锅炉二次风,其主要目的就是将从第一气-气换热器5中流出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并在混风器9内混合均匀,形成一种温度均一的热空气,然后通过连接管10对风箱6内的净烟做进一步加热,使净烟的排烟温度达到100℃以上,提高烟气的饱和湿度,烟气运载水分的能力也大幅增强,因此不容易在烟囱4处形成白色烟羽,此外排烟温度的提高也可以增大烟气的抬升高度,提高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度,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进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此外100℃以上的排烟温度可以使已经凝结在烟道上的水快速蒸干,进而延缓烟气对烟囱4的侵蚀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混风器9在其中也起到缓冲锅炉二次风流速的作用,气体流量调节阀13为现有公知的技术,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调节阀13的开度可以控制进入到混风器9内风量,进而控制混风器9内的温度,温度计则可以直观的了解混风器9的内部温度。

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风箱6为箱体结构,连接管10的一端与混风器9连通,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风箱6连通且还安装有若干个喷嘴,喷嘴设置在风箱6内。

箱体结构的风箱6其作用也是缓冲热气流,通过喷嘴将混风器9进入到风箱6内的热气流进一步均布,以使从烟囱4处排出的烟气温度恒定,避免烟囱4出口附近白色烟羽的产生,喷嘴的喷气端顺向烟气流向,以避免喷嘴的喷气端堵塞。

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烟气输入管7上安装有除尘装置12。

除尘装置12俗称除尘器,为现有公知的技术,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常见的有静电除尘装置12、脱硫除尘装置12等。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