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9567发布日期:2020-02-18 13:1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兼具循环流化床燃烧的低成本污染控制和超临界蒸汽循环能源高效利用的优点,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劣质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都是通过焊接固定支撑架,来对中心筒进行支撑加固,这样容易使中心筒膨胀受限,导致中心体内变形,使分离器的效果降低,锅炉的安全经济性得不到保障,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固定支撑架容易导致中心筒膨胀受限,导致中心体内变形,从而导致分离器的效果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包括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两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护板,且第一护板的外侧表面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表面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外部套有套筒,且套筒的外侧焊接在固定板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板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板的正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背面焊接有第二凸杆,所述中心筒的下表面两侧连接有第二护板,且第二护板的正面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护板的顶端表面焊接有支撑斜杆,且支撑斜杆的顶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左侧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右侧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套筒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板为半圆形,第二护板设置有两个,并以中心筒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二护板通过第一凸杆与第一凹孔连接,且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固定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固定块组成旋转结构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固定块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半圆形,且固定板以中心筒为中心对称分布,右侧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孔,且正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右侧焊接在第二支撑杆左侧上,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背面的第二凸杆与第二凹孔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正面的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改变了原有的焊接支撑装置,使护板能够随着中心筒的膨胀而移动,中心筒内的物体不会因为挤压而变形,从而提高中心筒的抗变形能力。

1、中心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有护板,并且护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能够防止中心筒与防护板直接接触,提高中心筒表面的抗磨损能力,护板的外侧设置有拉伸结构,用于固定中心筒的同时,使护板能够随着中心筒移动,防止中心筒由于固定受力导致变形,从而提高中心筒的抗变形能力。

2、在中心筒底端增加支撑板,从底部固定整个中心筒,并且支撑板上焊接有支撑斜杆与支撑杆固定,增加支撑板的支撑力,提高中心筒的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背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斜杆与第二护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筒;2、第一固定块;3、支杆;4、第一护板;5、套筒;6、第一支撑杆;7、支撑斜杆;8、第二护板;9、第二固定块;10、第一螺栓;11、第二支撑杆;12、第二螺栓;13、固定板;14、第一凸杆;15、第一凹孔;16、第二凹孔;17、第二凸杆;18、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心筒的支撑加固装置,包括中心筒1,中心筒1的两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护板4,且第一护板4的外侧表面焊接有支杆3,支杆3的外侧表面连接有伸缩弹簧18,伸缩弹簧18的外部套有套筒5,套筒5的内部左侧连接有伸缩弹簧18,伸缩弹簧18的右侧连接有支杆3,支杆3与套筒5组成滑动结构,在中心筒1发生碰撞时,中心筒1向两侧扩展,带动第一护板4移动,第一护板4带动支杆3移动,支杆3会带动左侧的伸缩弹簧18伸缩,防止固定的装置造成中心筒1的变形,且套筒5的外侧焊接在固定板13的内壁。

所述固定板13为半圆形,且固定板13以中心筒1为中心对称分布,右侧所述固定板13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孔16,且正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固定板13的右侧焊接在第二支撑杆11左侧上,两侧所述固定板13通过背面的第二凸杆17与第二凹孔1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通过第二螺栓12连接正面的第一固定块2进行固定,用于固定中心筒1,固定板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杆6,固定板1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杆11,固定板13的正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固定板13的背面焊接有第二凸杆17,中心筒1的下表面两侧连接有第二护板8,第二护板8为半圆形,第二护板8设置有两个,并以中心筒1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第二护板8通过第一凸杆14与第一凹孔15连接,且通过第一螺栓10与第二固定块9固定,第一螺栓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螺栓10与第二固定块9组成旋转结构第一螺栓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螺栓10与第二固定块9组成旋转结构,通过第二护板8对其固定,并且两侧第二护板8的顶端均通过支撑斜杆7与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11固定,增加第二护板8对中心筒1的支撑能力,提高中心筒1的稳定效果,且第二护板8的正面焊接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护板8的顶端表面焊接有支撑斜杆7,且支撑斜杆7的顶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11的内壁。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6的左端固定在一侧,将右侧固定板13背部的第二凹孔16与第一凹孔15分别放入左侧固定板13背部的第二凸杆17与第一凸杆14上,使中心筒1两侧的固定板13连接起来,将中心筒1放置整个装置的中心,旋转第二螺栓12,使两侧固定板13正面的第一固定块2固定起来,旋转第一螺栓10使两侧第二护板8正面的第二固定块9固定起来,从而使整个装置固定中心筒1。

固定板13内部的第一护板4紧贴着中心筒1的表面,并且第一护板4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橡胶垫,能够保护中心筒1的外壁,防止中心筒1与第一护板4直接接触,造成中心筒1表面的磨损,在中心筒1发生碰撞时,中心筒1向两侧扩展,带动第一护板4移动,第一护板4带动支杆3移动,支杆3会带动左侧的伸缩弹簧18伸缩,防止固定的装置造成中心筒1的变形,中心筒1的直筒表面均设置有此装置,使中心筒1的表面受力均匀,防止中心筒1受力不均匀造成一处变形,提高中心筒1的抗变形能力,中心筒1底部的锥形筒,通过第二护板8对其固定,并且两侧第二护板8的顶端均通过支撑斜杆7与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11固定,增加第二护板8对中心筒1的支撑能力,提高中心筒1的稳定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