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0353发布日期:2020-07-07 14:2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设备无论在沥青路面加热领域还是在工业用、民用的烘干、餐饮、采暖、热处理、解冻等加热领域,其使频率很高,但目前加热设备在节能表现上并不突出,热能利用率不高,而且市面上没有一种综合性能强的加热系统同时满足各加热领域的应用需求。

首先,在沥青路面加热领域,现有就地热再生技术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国家环保政策,由于国内就地热再生技术起步较晚,现今仍然采用国外多年前的技术。沥青路面加热是就地热再生施工时首要步骤,沥青路面加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多年来就地热再生加热新技术突破甚微,现有加热设备存在燃料燃烧不充分,燃料消耗大,加热设备配套设施过于复杂化等诸多问题,加热设备在工作时因为只有可燃气体的吹入,还需要为加热设备配置送风设备才能使加热设备内燃气燃烧,并且送风设备只是简单的风机,容易造成送风量小时,燃气燃烧不充分,送风量大时,加热能力不够,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不易控制,加热温度忽高忽低,难以保证加热温度均匀。

其次,在工业用、民用烘干、餐饮、采暖、热处理、解冻等加热领域,所使用的加热燃料多为电能、木炭、燃油、燃气,从排放角度来看,木炭和燃油其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而电能在火力发电时也会造成有害气体的排放,严重污染自燃环境,危害周边人员健康,违背了当下环保节能的国家政策,综合分析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必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工业用、民用燃气加热设备存在燃料消耗大,不节能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创新,同时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储气室,所述储气室的上表面两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内侧固定安装有作业台,所述储气室的下方设有滤气组合框,所述储气室和滤气组合框的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其中,所述储气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位于固定座的内侧,所述保护罩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管道,且燃气管道的左端插接到保护罩的内部,所述燃气管道左端设有燃气喷嘴。

其中,所述燃气管道的左端螺纹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上开有进气孔,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左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下铰接有定位拉板,所述活动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套。

其中,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曲面管,所述曲面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曲面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贴合在曲面管的右端端口处。

其中,所述外螺纹套螺纹连接到固定套管的内部,且外螺纹套挤压在密封圈上,所述固定套管上相对定位拉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锁定块,所述定位拉板卡勾在锁定块上。

其中,所述滤气组合框主要由细钢丝隔离层、耐高温钢短切丝层、耐高温筛网层i、耐高温棉保温层、耐高温筛网层ii、菱形钢丝隔离层、石英玻璃框架和固定框架组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加热系统改变现有加热设备的结构思路,利用文氏效应,使燃气在管道内产生负压,在输送燃气的同时将空气吸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解决了单独配风,消耗多余能耗的问题,并且使燃气燃烧更充分。加热系统加热面采用曲面设计理念,保证加热能力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

新型加热系统通过调节燃气流速控制加热强度,当燃气流速快时,产生的负压大、吸入空气多,当燃气流速慢时,相应的产生的负压小、吸入的空气自然减少,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直接的降低了能源消耗,加热系统采用曲面设计,在不改变加热系统外观尺寸的同时增加加热面积,加热系统的曲面加热面呈“凹面镜”形状,曲面加热使热量向加热系统中央聚集,这样减少了边部的热量的直接散失,在不增加燃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热能利用率,提升加热效果,节约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曲面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储气室;2、固定座;3、支架;4、作业台;5、滤气组合框;6、固定板;7、固定螺栓;8、保护罩;9、燃气管道;10、气体混合装置;11、进气孔;12、活动套;13、定位拉板;14、外螺纹套;15、曲面管;16、气体分布器;17、固定套管;18、密封圈;19、锁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储气室1,储气室1的上表面两侧焊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另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3,支架3的下方内侧固定安装有作业台4,储气室1的下方设有滤气组合框5,滤气组合框5主要由细钢丝隔离层、耐高温钢短切丝层、耐高温筛网层i、耐高温棉保温层、耐高温筛网层ii、菱形钢丝隔离层、石英玻璃框架和固定框架组成,储气室1和滤气组合框5的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储气室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罩8,且保护罩8位于固定座2的内侧,保护罩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管道9,且燃气管道9的左端插接到保护罩8的内部,燃气管道9左端设有燃气喷嘴,燃气管道9的左端螺纹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10,气体混合装置10上开有进气孔11,气体混合装置10的左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活动套12,活动套12上下铰接有定位拉板13,活动套1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套14,气体混合装置10的左侧设置有曲面管15,曲面管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分布器16,曲面管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管17,固定套管17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贴合在曲面管15的右端端口处,外螺纹套14螺纹连接到固定套管17的内部,且外螺纹套14挤压在密封圈18上,固定套管17上相对定位拉板1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9,定位拉板13卡勾在锁定块19上。

该新型加热系统改变现有加热设备的结构思路,利用文氏效应,使燃气在管道内产生负压,在输送燃气的同时将空气吸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解决了单独配风,消耗多余能耗的问题,并且使燃气燃烧更充分。加热系统加热面采用曲面设计理念,保证加热能力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

新型加热系统通过调节燃气流速控制加热强度,当燃气流速快时,产生的负压大、吸入空气多,当燃气流速慢时,相应的产生的负压小、吸入的空气自然减少,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直接的降低了能源消耗,加热系统采用曲面设计,在不改变加热系统外观尺寸的同时增加加热面积,加热系统的曲面加热面呈“凹面镜”形状,曲面加热使热量向加热系统中央聚集,这样减少了边部的热量的直接散失,在不增加燃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热能利用率,提升加热效果,节约能源的消耗

工作原理:燃气在燃料罐内经过泄压阀进入燃气管道9内,根据需要的加热能力调节燃气压力,经由燃气喷嘴将燃气吹入气体混合装置10内,气体混合装置10内径渐变前段由粗变细、末端由细变粗,燃气由于气体混合装置10前段内径逐渐变细,燃气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燃气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流速的增大伴随燃气压力的降低,即在高速流动的燃气附近会产生低压,产生吸附作用,使空气通过气体混合装置10上的进气孔11被吸入气体混合装置10内,从而达到燃气与空气混合的目的;混合气体进入装置末端内径逐渐变粗,使混合气体流速降低,通过曲面管15进入新型加热系统内部储气室1中,新型加热系统储气室1内装有气体分布器16,使混合气体在新型加热系统内部分布均匀,最终混合气体透过新型加热系统下方的滤气组合框5,在新型加热系统底部均匀燃烧,产生红外线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