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馏热解气化炉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6822发布日期:2020-09-23 01:2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干馏热解气化炉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馏热解气化炉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和废药物、药品的处理是现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上述废物的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上述废物可能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若不处理将会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320861522.1,名称为一种热解气化炉烟气处理系统的专利中,热解气化炉内的物料由助燃器经点火开始燃烧时,已燃烧的物料缺氧条件下利用热能使有机物的化合键断裂,由于不完全燃烧,物料中的c、h转化为ch4、co、h2等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被进入二燃室高温完全燃烧(氧化)。二燃室是将一燃室产生可燃气体和经预热的新鲜空气混合燃烧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燃烧的均为气态物质,二燃室的工作温度通常控制在1100℃之间,烟气在二燃室的停留时间为2s以上,在这种环境下,绝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被彻底破坏转化成co2及各种相应的酸性气体(如聚乙烯、氯化物等)经过急冷降温、除尘、除酸后通过引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

现有的技术一般医废单炉焚烧运行时间是12h,一燃室燃料在缺氧条件下热解气化,两个热解气化炉1,即一燃室a、b炉,可实施24小时连续交替运转。为缩短运行时间,只能缩短一燃室的热解气化过程。一燃室有3个阶段,点火、自燃、灰化三个阶段。一燃室物料在短时间内热解气化使a炉运行时间缩短,a、b两炉只需增加一次风量,加快a炉物料的焚烧速度,产生可燃气体进入二燃室,再到尾气处理直至烟囱排放。此时运行时间是缩短了,但这样运行操作带来一个严重性问题就是二燃室出口温度会超过正常工作温度1250℃,可能过量的可燃性气体进入二燃室不能完全被二燃室安全的处理,将造成co排放超标,所以必须通过有设定的去控制。此外,特殊情况下会回火,温度波动,发生爆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操作,可以对燃烧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达标排放的干馏热解气化炉焚烧处理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馏热解气化炉焚烧处理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热解气化炉、燃烧炉焚烧室、余热锅炉、急冷塔、中和装置、布袋除尘、洗涤塔、烟气加热器、引风机和烟囱;所述热解气化炉包括连续交替运转的一燃室a炉和一燃室b炉,热解气化炉的送风口通过一次风阀与送风机相连,出烟口通过烟道与燃烧炉焚烧室相连;所述燃烧炉焚烧室的送风口通过二次风阀与二次送风机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燃室a炉和一燃室b炉的送风口与其对应的一次风阀之间均连接有单向阀和阻火器;所述单向阀靠近一次风阀设置;所述阻火器靠近送风口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次风阀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动阀门的进风口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热解气化炉的出风口位置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焚烧热解气化的时间,又提高了生产运行的速率,又不会影响烟气排放指标。

(2)本实用新型增加单向阀和阻火器,防止万一风机波动或者停电等意外情况,二燃室高温气体回流,单向阀不能完全阻隔,通过阻火器,没有明火出来进入另一一燃室炉,提高了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一燃室a、b炉在第一次燃烧的过程中已消耗大量一次送风机11带进来的空气(o2),此时剩氧量无法满足二燃室的需求,可以通过二次送风机送风对二燃室进行补氧。

(4)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原来的医废单炉焚烧运行时间12h缩短至9h。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依次连接的热解气化炉1、燃烧炉焚烧室2、余热锅炉3、急冷塔4、中和装置5、布袋除尘6、洗涤塔7、烟气加热器8、引风机9和烟囱10;热解气化炉1包括连续交替运转的一燃室a炉和一燃室b炉,热解气化炉1的送风口通过一次风阀16与送风机11相连,出烟口通过烟道12与燃烧炉焚烧室2相连;燃烧炉焚烧室2的送风口通过二次风阀与二次送风机13相连。

一燃室a炉和一燃室b炉的送风口与其对应的一次风阀之间均连接有单向阀14和阻火器15;单向阀14靠近一次风阀设置;阻火器15靠近送风口设置。

一次风阀16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

电动阀门的进风口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热解气化炉1的出风口位置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的是gb-30w-5000sr型干馏气化热解处理装置,它的工作原理,详见图1。燃烧系统主要由两个单元组成,即热解气化炉1(包括一燃室a、b炉)和燃烧炉焚烧室2(即二燃室)。

热分解气化过程:热解气化炉1的干馏a、b炉前各有一次风阀,各一次风阀的开启程度决定了分别为一燃室a、b炉提供多少空气(o2),氧气的多少决定了一燃室a、b炉里物料燃烧的速度,从而决定产生烟气量的多少。烟气从热解气化炉1经过烟道12被进入燃烧炉焚烧室2(即二燃室),在二燃室进行二次燃烧,并将一燃室a、b炉产生的一些烟气(主要是ch4、co、h2等可燃性气体)将其完全燃尽,但在燃烧过程中同样需要氧气,一燃室a、b炉在第一次燃烧的过程中就把一次送风机11带进来的空气(o2)消耗了很多,此时剩氧量无法满足二燃室的需求,它的剩氧量已经不足,必须经过二次送风对二燃室进行补氧。二燃室出口氧含量分析仪决定二次送风量大小。

由于整个系统全程负压,在热解气化过程中进行了两次送风(一次风和二次风),此时引风机9根据二燃室的负压去控制频率大小。此时引风机建立了一个平衡,要二燃室保持一定负压(控制在-100pa范围内),若建立起这个平衡,需一次风、二次风都不改变。每一次对一次风,二次风的操作都是在打破这个平衡,再次建平衡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负压会产生波动(见图2),有高有低。因为二燃室出口的正常工作温度需要控制在1100-1250℃,温差1175℃就是曲线的中轴。一次风的进风量决定可燃气体的产生量,决定了进入二燃室可燃气体量。燃料的多少又决定了温度的多少,曲线就是当超过温差1175℃时,要求一次风阀关闭,当温度在1175℃时,要求一次风阀保持现状,当温度低于1175℃时,要求一次风阀开启,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那就要求控制一次风阀开阀的一个量。控制风阀的开阀量就是控制进入二燃室空气的多少,也就是决定了温度变化的多少。温度变化多少还需要通过二次风配合,因为进入二燃室可燃气体量增加或者减少,需用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或者减少,二次风也就随之变化。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增加或者减少会造成二燃室负压的增加或者减少,同时引风机增加或者减少根据一燃室、二燃室负压的多少。因为引风机9的目标值就是负压,负压的多少控制引风机9频率大小,这是一个燃烧的过程。

在经过实践运行过程中发现:在a炉运行正常燃烧时,打开b炉的炉盖20%~30%,并且打开b炉的出气阀,b炉就会通过烟道12给二燃室带来了空气,空气中带来了环境温度和氧气,此时整个系统的燃烧速度加快了,运行时间减少一个半小时左右。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瞬间造成系统当中的一个风压的不确定,会造成b炉出现回火现象,有火星等,因此b炉送风口与其对应的一次风阀之间加设一个单向阀14限制空气流向,加阻火器15防止万一风机波动或者停电等意外情况,二燃室高温气体回流,单向阀14不能完全阻隔,通过阻火器15,没有明火出来进入b炉,提高了安全性。

烟气处理为a炉+30%空气b炉进入,即缩短了焚烧热解气化的时间,又提高了生产运行的速率,又不会影响烟气排放指标。b炉燃烧运转,a炉出灰、装炉时,其过程同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