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1017发布日期:2021-01-23 11:4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燃油喷嘴是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关键部件,对发动机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为目前常用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副油路喷嘴试验件管路转接段结构示意图,转阶段包括供油接嘴1、副输油管2、副喷嘴接口3,供油接嘴1的外表面带有螺纹11,其用于与试验供油管路连接,供油接嘴1、副输油管2、副喷嘴接口3通过焊接成为一体。副输油管2是一个空心弯管,副喷嘴接口3由外接螺帽31和锥面接嘴32构成。试验时,副喷嘴接口3的外接螺帽31与副喷嘴(未示出)连接。工作时,试验供油管路提供燃油,之后燃油从供油接嘴1经过副输油管2和副喷嘴接口3进入下游的副喷嘴,在某一供油压力下,燃油通过副喷嘴获得良好的雾化。
[0003]
然而,现有的副油路喷嘴却具有如下缺点:
[0004]
1)试验供油管路稍微提供一些供油压力,副油路中的副输油管2便有燃油流入,副喷嘴接口3的出口处便会出现滴油现象,燃油未能得到充分雾化,影响燃烧室的点火性能;
[0005]
2)试验时间较长时,燃油试验系统中的杂质容易积累在副喷嘴的流道内,影响燃油雾化,从而导致容易结焦和积碳;
[0006]
3)两次点火期间或燃烧结束时,试验供油管路停止供油,但会有燃油继续流入燃烧室内,燃油量逐步积累到一定量时,下一次的点火和燃烧时,有发生爆燃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以解决或减轻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0008]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所述活门结构包括:
[0009]
供油接嘴;
[0010]
副喷嘴接口;
[0011]
设置于所述供油接嘴与副喷嘴接口之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容腔;
[0012]
固定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开启门衬,所述开启门衬上设有联通于供油接嘴和副喷嘴接口的多个漏油孔;
[0013]
穿过所述开启门衬且与所述开启门衬可相对移动的柱塞,所述柱塞通过开启弹簧支撑于所述开启门衬上;以及
[0014]
设置于所述开启门衬相对于燃油进口一侧的油滤,所述油滤覆盖所述漏油孔,用于对从供油接嘴进入的燃油进行过滤;
[0015]
其中,所述柱塞具有锥形密封面,所述开启门衬设有与所述锥形密封面相适配的锥形倒角,当自供油接嘴流入的燃油达到预定压力时,燃油通过所述漏油孔推动所述柱塞移动而自所述副喷嘴接口流出,当自供油接嘴流入的燃油达不到预定压力时,燃油贮存于
开启门衬的供油接嘴一侧。
[0016]
在本申请中,所述壳体与所述供油接嘴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副喷嘴接口固定连接。
[0017]
在本申请中,所述副喷嘴接口包括用于与副喷嘴连接的外接螺帽和锥形接嘴,所述外接螺帽、锥形接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0018]
在本申请中,所述壳体与所述供油接嘴之间设有密封垫,用于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供油接嘴之间的密封。
[0019]
在本申请中,所述油滤通过压紧弹簧限位于供油接嘴与开启门衬之间。
[0020]
在本申请中,所述柱塞的端部通过卡圈安装有限位套,所述开启弹簧设置于限位套与开启门衬之间。
[0021]
在本申请中,多个所述漏油孔以开启门衬的轴线周向均布。
[0022]
本申请所提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可以在副喷嘴在开始工作时,就能获得较好的雾化性能,且活门内设置的油滤能够过滤燃油系统内的杂质,避免燃油系统内的杂质积累在燃油流道上,另外防止点火、燃烧试验或发动机试验结束时,燃油泄漏并进入燃烧室。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4]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副油路喷嘴管路转阶段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申请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
[0027]
100-活门结构
[0028]
101-供油接嘴
[0029]
102-壳体
[0030]
103-外接螺帽
[0031]
104-锥面接嘴
[0032]
105-密封垫
[0033]
106-开启门衬
[0034]
107-柱塞
[0035]
108-油滤
[0036]
109-压缩弹簧
[0037]
110-限位套
[0038]
111-开启门簧
[0039]
112-卡圈
[0040]
1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42]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
[0043]
如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100包括:用于与供油管路连接的供油接嘴101、用于与副喷嘴连接的副喷嘴接口以及设置在供油接嘴101和副喷嘴接口之间的壳体102。壳体102内为中空式结构,其内形成一空腔,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开启门衬106,开启门衬106上设有多个漏油孔114,燃油能够通过漏油孔114从开启门衬106的上游流道开启门衬106的下游。开启门衬106的中部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设置柱塞107,柱塞107与开启门衬106能够实现滑动。在开启门衬106和柱塞107之间设置一开启门簧111,开启门簧111可以提供柱塞107复位所需的弹簧力。柱塞107在初始位置时,柱塞107的锥形密封面与开启门衬106相适应位置的锥形倒角紧密贴合,此时可以实现开启门衬106上游部分的密封;当自供油接嘴101流入的燃油压力持续增大时,柱塞107被通过漏油孔流入的燃油推动,从而使锥形密封面与开启门衬106相适应位置的锥形倒角之间形成间隙,燃油流出而流向副喷嘴接口。
[0044]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体102与供油喷嘴101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以方便壳体102内的部件安装。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在壳体102上设置外螺纹,在供油喷嘴101上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而壳体102与副油路喷嘴接口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例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壳体102与副油路喷嘴接口进行焊接固定。
[0045]
进一步的,副油路喷嘴接口还可以包括外接螺帽103和锥形接嘴104,通过外接螺帽103和锥形接嘴104实现活门结构100与副油路喷嘴(未画出)的连接。其中,外接螺帽103和锥形接嘴104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实现与壳体102的整体式固定。
[0046]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供油接嘴101与壳体102设有一密封垫105,以保证供油接嘴101与壳体102之间的燃油不泄漏。
[0047]
油滤108放置在开启门衬106上,油滤108用于实现燃油过滤,为了使油滤108进行固定,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油滤108上套一压紧弹簧109,压紧弹簧109上侧通过供油接嘴101的下端面压紧,压紧弹簧109的下侧接触并压持油滤108。
[0048]
为了实现柱塞107的限位控制,在柱塞107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卡圈112,卡圈112内安装限位套110,限位套110与开启门衬106之间设置开启门簧111,在开启门簧111的作用下,柱塞107可以实现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复位。
[0049]
在本申请中,壳体102内设有一台阶,开启门衬106安装于台阶上,并通过压持油滤108的压缩弹簧109压持,实现在壳体102内的固定。此外,开启门衬106与壳体102之间设有密封圈113,实现开启门衬106上下游的密封。
[0050]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开启门衬106上设置的多个漏油孔沿其周向均布。
[0051]
本申请中,通过将柱塞106下端设置成锥形密封面,将壳体102的相应位置设置光滑的倒角,通过倒角与锥形密封面的紧密贴合,实现紧密密封。
[0052]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喷嘴工作时,燃油自供油接嘴101流入,先经过油滤108被过滤后,在通过开启门衬106上的漏油孔114后,对柱塞107施加压力。在压力达到一定级别时,柱塞107向下移动,供油压力增大,柱塞107的移动距离增加,当柱塞107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活门结构完成开启,燃油通过柱塞107和开启门衬106之间所形成的锥面缝隙流出,最后进入
副喷嘴内,最后以较好的雾化形式喷出。当试验结束时,自供油接嘴101流入的燃油压力降低,柱塞107在开启门簧111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其锥形密封部与开启门衬106再次紧密贴合,将燃油密封在开启活门结构的上游。
[0053]
本申请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可以在副喷嘴在开始工作时,就能获得较好的雾化性能,且活门内设置的油滤能够过滤燃油系统内的杂质,避免燃油系统内的杂质积累在燃油流道上,另外防止点火、燃烧试验或发动机试验结束时,燃油泄漏并进入燃烧室。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