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5727发布日期:2020-11-10 11:4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锅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是国家环保严格要求的,目前锅炉脱销大部分用的是sncr脱硝,sncr脱硝是将氨基的还原剂喷入炉内,将烟气中的nox还原脱除,生成氮气和水的清洁脱硝技术,受锅炉影响很大。

目前的循环流化床炉膛温度800℃以下,而sncr脱硝最佳温度为850℃以上,所以造成了脱硝效率低下,药剂使用量大大增加,造成了锅炉磨损,灰渣增多,对锅炉安全高效运行造成了阻碍。

同时目前的锅炉存在,进风受热不均从而导致热偏差现象,使炉内不能充分燃烧进而造成灰渣增多,同时不均匀的风会导致飞灰增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增加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降低生物质燃烧中氮氧化物的产生,促进充分燃烧,减少灰渣的积攒,防止出现飞灰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矩形截面的炉膛,所述炉膛外侧壁上设有水冷壁,所述水冷壁包设在所述炉膛的侧壁上;

所述炉膛上固定安装有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与所述炉膛内部相通,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一次送风风道和二次送风风道,所述一次送风风道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炉膛的底部并与炉膛内部相通,所述一次送风风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第一风机;

所述二次送风风道包括二次风母管、环形结构的一级风道和环形结构的二级风道,所述一级风道和所述二级风道均包设在所述炉膛的侧壁上,所述一级风道位于所述二级风道的下方,所述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相连通且均管连接到所述二次风母管,所述二次风母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到第二风机,所述一级风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送风口与所述炉膛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设有多个且均匀阵列固定连接在所述炉膛的四个侧壁上进行送风,所述二级风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送风口与所述炉膛相连通,所述第二送风口设有多个且均匀阵列固定连接在所述炉膛的四个侧壁上进行送风;

所述第一送风口靠近所述炉膛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远离所述炉膛一侧的开口面积的20-50%,所述第一送风口采用渐缩式结构,且所述第一送风口与锅炉侧壁上设有斜插的第一进风通道;

所述第二送风口采用远离所述炉膛到靠近所述炉膛先渐缩后扩张的的结构,所述第二送风口靠近所述炉膛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远离所述炉膛一侧的开口面积的20-50%,所述第二送风口与锅炉侧壁上设有斜插的第二进风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一进风通道均设有四个切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每个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均设在所述炉膛侧壁侧壁截面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送风口和第二进风通道均设有四个切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送风口和每个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均设在所述炉膛侧壁侧壁截面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总功率可调节的风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二次风母管、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均采用金属材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炉膛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水冷壁上设有多个环形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在所述炉膛的侧壁上进行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增加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保证燃烧充分,二次送风风道为环形相通,从各个二次风喷口喷入锅炉内的二次风受热均匀,减少热偏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送风口为渐缩式结构设计增加压力,第一送风口热风喷入炉膛后温度升高,体积急剧扩大,而且风量和风压大,这样可以控制床温,不至于床温过高,减少可转化为氮氧化物的化合物等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二送风口为渐缩之后渐扩结构,风压偏小,风量也小,热风进入炉膛体扩大体积相对较小,既能使含碳物和挥发分充分留在炉膛充分燃烧,也能降低锅炉出口的飞灰可燃物含量,第一送风口增加风压有利于二次风和燃料及挥发分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注说明:1、二次风母管;2、一级风道;3、二级风道;301、第二送风口;4、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实施例,包括矩形截面的炉膛4,炉膛4外侧壁上设有水冷壁,水冷壁包设在炉膛4的侧壁上,水冷壁上设有多个环形散热管,散热管包在炉膛4的侧壁上进行散热,炉膛4上固定安装有送风风道,送风风道与炉膛4内部相通,送风风道包括一次送风风道和二次送风风道。

在本实施中,还包括电源,电源安装在配电柜中,电源电连接到所有用电元器件。

需要说明的炉膛4为现有市面上的炉膛4,为现有技术,炉膛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

一次送风风道一端固定连接到炉膛4的底部并与炉膛4内部相通,一次送风风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为功率可调的风机。

二次送风风道包括二次风母管1、环形结构的一级风道2和环形结构的二级风道3,一级风道2和二级风道3均包设在炉膛4的侧壁上,一级风道2位于二级风道3的下方,一级风道2和二级风道3相连通且均管连接到二次风母管1,二次风母管1另一端固定连接到第二风机,第二风机为功率可调节的风机,一级风道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送风口与炉膛4相连通,第一送风口设有多个且均匀阵列固定连接在炉膛4的四个侧壁上进行送风,二级风道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送风口301与炉膛4相连通,第二送风口301设有多个且均匀阵列固定连接在炉膛4的四个侧壁上进行送风。

在上一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和第一进风通道均设有四个切配合连接,每个第一送风口和每个第一进风通道均设在炉膛4侧壁侧壁截面的中间位置。

在上一实施例中,第二送风口301和第二进风通道均设有四个切配合连接,每个第二送风口301和每个第二进风通道均设在炉膛4侧壁侧壁截面的中间位置。

在上一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表,实时监测压力并可以控制压力,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安装在支架的一端。

第一送风口靠近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远离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的20-50%,第一送风口采用渐缩式结构,且第一送风口与锅炉侧壁上设有斜插的第一进风通道,其中优选的为靠近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远离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的35%,增加风压,第一送风口热风喷入炉膛4后温度升高,体积急剧扩大,而且风量和风压大,这样可以控制床温,不至于床温过高,减少可转化为氮氧化物的化合物等的产生。

第二送风口301采用远离炉膛4到靠近炉膛4先渐缩后扩张的的结构,第二送风口301靠近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远离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的20-50%,优选的,第二送风口301靠近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远离炉膛4一侧的开口面积的35%,第二送风口301与锅炉侧壁上设有斜插的第二进风通道。

在上一实施例中,二次风母管1、一级风道2和二级风道3均采用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方法:

打开电源,调节第一风机的功率,控制第一风机的风压和风量,为炉膛4燃料层提供稳定的风量和流化压力。

然后调节第二风机的功率提高或降低二次风母管1内风的穿透力,达到一个良好的流体动力场,第二风机的通过二次风母管1将风输送到环形的一级风道2,一级风道2通过渐缩式的第一进风口斜插式进入到炉膛4内部,一级风道2的风压和风量增加控制床温,不至于床温过高,减少可转化为氮氧化物的化合物等的产生。

第二风机的通过二次风母管1将风输送到环形的二级风道3,二级风道3通过先渐缩式后扩张式的第二进风口斜插式进入到炉膛4内部,二级风道3降低风压和风量,既能使含碳物和挥发分充分留在炉膛4充分燃烧,也能降低锅炉出口的飞灰可燃物含量。

一级风道2和二级风道3结构设计可以使燃料气化燃烧时分层次与氧气充分接触,但又不会使氧气过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增加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保证燃烧充分,二次送风风道为环形相通,从各个二次风喷口喷入锅炉内的二次风受热均匀,减少热偏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送风口为渐缩式结构设计增加压力,第一送风口热风喷入炉膛后温度升高,体积急剧扩大,而且风量和风压大,这样可以控制床温,不至于床温过高,减少可转化为氮氧化物的化合物等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二送风口为渐缩之后渐扩结构,风压偏小,风量也小,热风进入炉膛体扩大体积相对较小,既能使含碳物和挥发分充分留在炉膛充分燃烧,也能降低锅炉出口的飞灰可燃物含量,第一送风口增加风压有利于二次风和燃料及挥发分充分接触。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