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465发布日期:2021-01-15 11:3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臭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臭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在造纸工业中,硫酸盐法制浆是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化学制浆方法,硫酸盐法生产本色浆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浓度的制浆产生的臭气,制浆臭气中含有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等主要污染气体,这些气体对人、畜有害,过量吸入可导致中毒,因此在制浆时会将臭气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再排放,现有的一些方法是直接将臭气收集起来进行燃烧,但是在臭气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失而被浪费掉,同时,臭气在燃烧过程中与燃料的接触时间短,使得臭气无法充分燃烧,而燃烧后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等,如果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则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臭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燃烧方式消除造纸的臭气时,无法对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合理利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燃烧室的焚烧炉,燃烧室内连通有集气管,集气管上连通有用于收集臭气的集气罩;燃烧室上方设有呈多段弯折设置的换热器,换热器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换热器竖向平行间隔设置,换热器内开有用于加热水的加热腔,换热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与蒸发站连通。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集气罩用于收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集气管用于将集气罩收集到的臭气引流入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换热器位于燃烧室上方,换热器吸收燃烧室内的热量,使得加热腔中的水被加热呈水蒸气,导气管将水蒸气导流至蒸发站,蒸发站将水蒸气分流至造纸过程中需要加热的位置,例如将水蒸气引流至造纸烘干处,辅助纸的烘干,通过设置换热器,合理将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换热器呈多段弯折设置,一方面,弯折设置的换热器可以增大换热器与燃烧室内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换热器更加快速吸收燃烧室内热量,另一方面,多个换热器在竖直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使得相邻换热器之间形成与换热器弯折方向匹配的间隙,由于间隙呈弯折状,使得燃烧室中废气上升时被缓冲,进一步增大废气与换热器的接触时间,从而使得换热器中的水被快速加热。

进一步,燃烧室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预热器,预热器的出水口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在燃烧的外壁固定连接预热器,利用燃烧室外壁的温度对进入到加热腔中的水进行预热,既可以提升水在加热腔中被加热的速度,也能避免燃烧室内热量通过燃烧室的外壁散失,使得燃烧室内热量的利用效率更高。

进一步,燃烧室呈圆筒状,集气管的出气端沿着燃烧室内壁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相比于直接将集气管中臭气垂直排入到燃烧室中,臭气容跟随燃烧的热量被向上排走,使得臭气的燃烧不充分。本方案中,更优地,将集气管的出气端沿着燃烧室内壁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臭气以螺旋状充入到燃烧时中,且集气管的出气端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臭气能够充分与燃料接触,使得臭气的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焚烧炉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连通有脱硫塔。

利用排气管将废气引流入脱硫塔,利用脱硫塔将废气中的硫去除,避免含硫废物被排入大气而污染空气。

进一步,焚烧炉的底部开有与燃烧室连通的供气室。

在焚烧炉的底部设有供气室,以便通过供气室向燃烧室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从而使燃烧室内燃料和臭气充分燃烧。

进一步,供气室和燃烧室之间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利用循环泵和循环管将燃烧室内的气体抽送至供气室,使得燃烧室中的臭气被循环燃烧,进一步提升臭气的燃烧充分度。

进一步,导气管上设有压力表。

利用压力表对导气管内压强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加热腔中形成的水蒸气的压强进行检测监控。

进一步,导气管上设有泄压管,泄压管上固定连接有泄压阀。

在导气管上设置泄压管,同时在泄压管上安装泄压阀,避免导气管中压强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集气管上设有风机。

利用风机将集气罩内臭气快速抽送至燃烧室中,从而方便快速对臭气进行集中收集和燃烧。

进一步,排气管与焚烧炉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在排气管与焚烧炉之间固定过滤网,防止燃烧的灰尘进入到排气管中,造成排气管堵塞而形成安全隐患,同时避免飞尘排入到脱硫塔而被排入到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臭气处理装置的正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臭气处理装置的正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燃烧室1、焚烧炉2、排气管3、脱硫塔4、供气室5、集气管6、集气罩7、风机8、换热器9、加热腔10、导气管11、蒸发站12、泄压管13、预热器14、循环管15、循环泵16。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燃烧室1的焚烧炉2,焚烧炉2呈圆筒状,焚烧炉2的顶部依次连通有排气管3和脱硫塔4,同时焚烧炉2内位于燃烧室1上方焊接有过滤网,避免燃烧室1中灰尘进入到脱硫塔4而对脱硫塔4的脱硫产生影响,且焚烧炉2位于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与燃烧室1连通的供气室5,利用供气室5对燃烧室1内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如图1所示,焚烧炉2的侧壁上开有与燃烧室1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上连通有集气管6,集气管6上连通有用于收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的集气罩7,集气管6的出气端沿着燃烧室1内壁的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使得由集气管6进入燃烧室1的臭气能够沿着燃烧室1的内壁切线向下进入到燃烧室1内,以便臭气与燃烧室1内燃料充分接触,使得臭气充分燃烧;同时,为了提升臭气由集气管6进入燃烧室1的速度,在集气管6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风机8,利用风机8的负压,将集气罩7附近的臭气快速抽送至燃烧室1中进行燃烧。

如图1所示,焚烧炉2内燃烧室1的上方通过钢条焊接有五个相互平行且竖向设置的换热器9,相邻两个换热器9之间设有间隙,换热器9呈四段弯折设置,换热器9的内部开有用于加热水的加热腔10,换热器9的顶部焊接有与加热腔10连通的导气管11,导气管11连通有造纸中的蒸发站12,当加热腔10中的水被加成水蒸气后,水蒸气可以由导气管11流向蒸发站12,从而减少蒸发站12加热水蒸气的能量损耗。为了对导气管11中气压进行监测,在导气管11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表,且在导气管11上连通有泄压管13,泄压管13上安装有泄压阀,当导气管11中压强过大时,利用泄压管13泄压,从而避免爆炸等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焚烧炉2的外壁焊接有呈环形设置的预热器14,换热器9的底部开有与加热腔10连通的进水口,预热器14的出水口与换热器9的进水口连通,通过预热器14对加热腔10连续供水。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造纸过程中,将燃烧室1内投入燃料并使其燃烧,然后风机8,利用风机8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抽送至燃烧室1中进行燃烧,臭气连同燃料燃烧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焚烧炉2的外壁温度升高,焚烧炉2的外壁对预热器14中的水进行预热,同时逐渐将预热器14中水分补充到加热腔10中,换热器9吸收燃烧室1中热量,使得加热腔10中的水被加热呈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导气管11流至蒸发站12中,然后被利用至造纸过程中需要的位置。

臭气经燃烧室1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经导气管11流入到脱硫塔4中,利用脱硫塔4对废气进行脱硫操作,一方面对废气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另一方面避免含硫的废气被排入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燃烧室1和供气室5之间连通有循环管15,循环管15上安装有循环泵16,利用循环泵16,将燃烧室1内气体循环抽送至供气室5,从而使得燃烧室1中气体被循环燃烧,以使燃烧室1中的臭气尽量被充分燃烧,提升臭气的燃烧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