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8969发布日期:2021-02-19 00:4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解装备进出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裂解是指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裂解不仅为现代社会大量产生的废弃物(例如废塑料、废橡胶等)的处理找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对资源减少、能源紧张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方案,可以提供大量的基础工业原料和能源来源,如炭黑、铁丝、可燃油气等,是未来解决各种资源危机的手段之一。
[0003]
本申请人在先已经申请了很多与裂解相关的专利技术,其中绝大部分专利均已经获得授权,申请人并未停止对技术的进一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裂解器的进出料装置密封一般都是通过设置单独的密封结构来实现,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结构,同时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和后期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进出料的物料一般均是松散状态,常规的密封结构对于这种物料密封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裂解产生的油气通过进出料装置泄漏,降低了裂解产率同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发明人对此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以填补本领域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螺旋送料装置的料管,料管出料端为倾斜切口设计;料管出料端外侧套接有出料仓,所述料管上方的出料仓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一侧连接有随转轴转动的调节门,转轴贯穿出料仓,且在出料仓外侧连接有配重,所述调节门中心设置有轴孔,且调节门宽度大于料管直径,调节门高度大于料管半径;采用这种结构的进出料装置,可以实现密实进出料,通过配重的作用使调节门一直覆盖在料管出料端上,起到半封闭出料端的作用,从而使物料无论进料还是出料从出料端未被覆盖的部分通过,配合螺旋送料装置实现对物料的挤压密实,实现了进出料的密封。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首先将常规的出料端改变为倾斜切口,并在该切口位置料管上端设置了可以根据配重自调节的调节门,该调节门通过贯穿出料仓的转轴与设置在出料仓外侧的配重连接,调节门中心设置有轴孔,方便料管内螺旋送料装置的旋转轴穿出,调节门宽度大于料管直径,调节门高度大于料管半径,这样在没有物料时调节门完全覆盖住料管位于转轴中心的上半部分,当物料进出料时,调节门对料管中转轴中心的上半部分的物料进行封闭挤压,从而促使其从料管的下半部分切口送出,配重的作用则是利用自身重力,来抵消料管中转轴中心的上半部分的物料对调节门的压力,促使调节门可以一直压实在倾斜切口上方,从而实现持续的作用;而根据料管中物料的特性,螺旋送料装置的转速,对调节门的冲击力等情况,可以调节配重的重量大小,从而实现设备对不同物料的通用行,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调节门在配重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实现自调节即使物料将调节
门向上冲起也会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回位,且物料此时已经被密实压紧,保证了整个的密封效果。
[0006]
在上述改进点的支持下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包括带有螺旋送料装置的料管,料管出料端为倾斜切口设计;料管出料端外侧套接有出料仓,所述料管上方的出料仓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一侧连接有随转轴转动的调节门,转轴贯穿出料仓,且在出料仓外侧连接有配重,所述调节门中心设置有轴孔,且调节门宽度大于料管直径,调节门高度大于料管半径;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在料管出料端倾斜切口的起始位置,这样调节门的倾斜角度与料管倾斜切口相同,可以方便调节门更好的覆盖住料管;
[0009]
所述螺旋送料装置的旋转轴外侧的旋带终止于料管出料端倾斜切口之前,这样可以在料管倾斜切口前保留一定的空间存储物料,这样在旋带旋转和调节门挤压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该空间内物料的密实压紧,达到密封的效果;
[0010]
所述螺旋送料装置的旋转轴穿出出料仓与转动结构连接;
[0011]
更进一步的,上述调节门高度大于料管半径特指调节门非轴孔位置部分,这样才能确保调节门对料管上方的密封压实效果;
[0012]
上述结构的装置既可以适用于裂解过程中的进料,也适用于裂解过程中的出料,只需在上述出料仓下端连接常规的进出料装置即可,提高了该装置的适配性,可以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其他的进出料装置配合使用。
[0013]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进出料装置,可以实现密实进出料,通过配重的作用使调节门一直覆盖在料管出料端上,起到半封闭出料端的作用,从而使物料无论进料还是出料从出料端未被覆盖的部分通过,配合螺旋送料装置实现对物料的挤压密实,实现了进出料的密封。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其中1为螺旋送料装置,2为料管,3为转轴,4为配重,5为出料仓,6为料管出料端,7为调节门,8为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除特殊说明外,下述实施例中均采用常规现有技术完成。
[0018]
一种重力自调节进出料装置,包括带有螺旋送料装置1的料管2,料管出料端6为倾斜切口设计;料管出料端6外侧套接有出料仓5,所述料管上方的出料仓5上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一侧连接有随转轴转动的调节门7,转轴3贯穿出料仓5且在出料仓5外侧连接有配重4,所述调节门7中心设置有轴孔8,且调节门7宽度大于料管2直径,调节门7高度大于料管2半径;
[0019]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3设置在料管出料端6倾斜切口的起始位置,这样调节门的倾斜角度与料管倾斜切口相同,可以方便调节门更好的覆盖住料管;
[0020]
所述螺旋送料装置1的旋转轴外侧的旋带终止于料管出料端6倾斜切口之前,这样可以在料管倾斜切口前保留一定的空间存储物料,这样在旋带旋转和调节门挤压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该空间内物料的密实压紧,达到密封的效果;
[0021]
所述螺旋送料装置1的旋转轴穿出出料仓5与转动结构连接;
[0022]
更进一步的,上述调节门高度大于料管半径特指调节门非轴孔位置部分,这样才能确保调节门对料管上方的密封压实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