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2297发布日期:2021-06-11 19:1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垃圾在炉膛内燃烧,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在燃烧器的强制燃烧下燃烧完全,再进入喷淋式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炉由垃圾前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烟雾生化除尘系统及煤气发生炉(辅助点火焚烧)四大系统组成,集自动送料、分筛、烘干、焚烧、清灰、除尘、自动化控制于一体,而现有的垃圾焚烧炉不具有燃烧检测的功能,垃圾燃烧时如果燃烧不充分就将气体进行排放,不仅浪费资源,减少热量损耗,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旨在改善不具有燃烧检测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包括炉体机构和检测机构。

所述炉体机构包括燃烧炉本体和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燃烧炉本体内壁,所述隔板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箱、第二风机、气体检测仪、控制面板、显示屏、出气管、电磁阀和连接管,所述检测箱和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所述气体检测仪连接于所述检测箱内壁,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检测箱一侧,所述检测箱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燃烧炉本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检测箱一侧连通,所述电磁阀连接于所述出气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检测箱一侧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连通,所述隔板位于第二风机与所述燃烧炉本体连通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倾斜结构,所述隔板两侧为光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炉体机构还包括第一风机、喷嘴和密封圈,所述第一风机连接于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燃烧炉本体内部,所述喷嘴连通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燃烧炉本体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风机出风端的结合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还包括助燃机构,所述助燃机构包括搅拌箱、第一液压缸、电机、搅拌杆、搅拌叶、第二液压缸和隔热板,所述搅拌箱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搅拌箱连接于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所述搅拌箱与所述燃烧炉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搅拌箱内壁,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所述搅拌杆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搅拌叶连接于所述搅拌杆周侧,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所述隔热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箱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隔热板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箱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隔热板插接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表面开设有挡料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本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使用时,垃圾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检测箱内,气体检测仪可检测燃烧后气体的成分,人们通过显示屏显示气体的成分,当气体成分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磁阀,通过出气管将气体排放到收集处,当气体成分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第二风机,第二风机会将检测箱内的气体运输到燃烧炉本体内隔板的下方,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燃烧炉本体的上方进行第二次燃烧,使气体燃烧充分,继续进行放热,直到符合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从而达到了具有燃烧检测功能的目的,设置了燃烧检测装置,可检测垃圾燃烧后气体的成分,使气体燃烧充分后再进行排放,然后过程中放出热量,提高燃烧效果,减少造成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炉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助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炉体机构;110-燃烧炉本体;120-第一风机;130-喷嘴;140-隔板;150-密封圈;160-出料口;170-进料口;180-第一通孔;190-第二通孔;20-检测机构;210-检测箱;220-第二风机;230-气体检测仪;240-控制面板;250-显示屏;260-出气管;270-电磁阀;280-连接管;30-助燃机构;310-搅拌箱;320-第一液压缸;330-电机;340-搅拌杆;350-搅拌叶;360-第二液压缸;370-隔热板;380-第三通孔;39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包括炉体机构10、检测机构20和助燃机构30。

其中,检测机构20和助燃机构30分别固定连接在炉体机构10两侧,且检测机构20和助燃机构30和炉体机构10连通,炉体机构10用于垃圾燃烧,检测机构20用于检测垃圾燃烧后气体的成分,助燃机构30用于对垃圾进行搅拌阻燃,使垃圾更容易燃烧。

请参阅图1、2,炉体机构10包括燃烧炉本体110和隔板140,隔板140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内壁,具体的,隔板14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内壁,隔板140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80,炉体机构10还包括第一风机120、喷嘴130和密封圈150,第一风机120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具体的,第一风机1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第一风机120的出风端贯穿延伸至燃烧炉本体110内部,喷嘴130连通于第一风机120的出风端,密封圈150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内壁,具体的,密封圈150通过胶接固定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内壁,垃圾在燃烧炉本体110内的隔板140上进行燃烧,第一风机120将外界的空气运输到喷嘴130处,然后再进入到燃烧炉本体110内,对垃圾进行助燃,密封圈150用于密封第一风机120和喷嘴130与燃烧炉本体110的连接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90,密封圈150位于第二通孔190与第一风机120出风端的结合处,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60,出料口160内表面开设有挡料板,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70,进料口170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具体的,进料口170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出料口160为垃圾燃烧后残骸的排放出口,进料口170为垃圾进入到燃烧炉本体110的入口。

请参阅图1、2、3,检测机构20包括检测箱210、第二风机220、气体检测仪230、控制面板240、显示屏250、出气管260、电磁阀270和连接管280,检测箱210和第二风机220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具体的,检测箱210和第二风机220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气体检测仪230连接于检测箱210内壁,具体的,气体检测仪2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检测箱210内壁,控制面板240和显示屏250安装于检测箱210一侧,具体的,控制面板240和显示屏25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检测箱210一侧,检测箱210通过连接管280与燃烧炉本体110连通,出气管260与检测箱210一侧连通,电磁阀270连接于出气管260内,连接管280用于将燃烧后的气体运输到检测箱210内,气体检测仪230可检测燃烧后气体的成分,然后通过显示屏250显示气体的成分,控制面板240可控制第二风机220和电磁阀270工作状态,当电磁阀270打开时,燃烧后气体通过出气管260排放到外界,第二风机220打开时,燃烧后的气体会运输到燃烧炉本体110内进行二次燃烧,使气体燃烧的更加充分。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风机220的进风端与检测箱210一侧连通,第二风机220的出风端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连通,隔板140位于第二风机220与燃烧炉本体110连通处上方,隔板140为倾斜结构,隔板140两侧为光滑面。

请参阅图1、2、4,还包括助燃机构30,助燃机构30包括搅拌箱310、第一液压缸320、电机330、搅拌杆340、搅拌叶350、第二液压缸360和隔热板370,搅拌箱310一端为开口结构,搅拌箱310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具体的,搅拌箱3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搅拌箱310与燃烧炉本体110连通,第一液压缸320安装于搅拌箱310内壁,具体的,第一液压缸32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搅拌箱310内壁,电机330连接于第一液压缸320的输出轴,具体的,电机3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液压缸320的输出轴,搅拌杆340安装于电机330的输出轴,具体的,搅拌杆340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电机330的输出轴,搅拌叶350连接于搅拌杆340周侧,具体的,搅拌叶35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搅拌杆340周侧,第二液压缸360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具体的,第二液压缸36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燃烧炉本体110一侧,隔热板370连接于第二液压缸360的输出轴,具体的,隔热板37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二液压缸360的输出轴,当垃圾燃烧需要搅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360向上收缩,第二液压缸360会带动隔热板370向上移动,隔热板370会移出搅拌箱310,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320向右延伸,第一液压缸320会带动电机330和搅拌杆340向右移动,当搅拌杆340向右移动到达垃圾的上方时,控制第一液压缸320停止向右延伸和打开电机330,电机330会通过搅拌杆340带动搅拌叶350转动,搅拌叶350对垃圾进行搅拌,使垃圾燃烧更加充分。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搅拌箱310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380,第三通孔380与隔热板370间隙配合,搅拌箱310内壁开设有凹槽390,隔热板370插接于凹槽390内。

该具有燃烧检测的垃圾燃烧炉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垃圾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通过连接管280进入到检测箱210内,气体检测仪230可检测燃烧后气体的成分,人们通过显示屏250显示气体的成分,当气体成分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面板240打开电磁阀270,通过出气管260将气体排放到收集处,当气体成分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通过控制面板240打开第二风机220,第二风机220会将检测箱210内的气体运输到燃烧炉本体110内隔板140的下方,通过第一通孔180进入到燃烧炉本体110的上方进行第二次燃烧,使气体燃烧充分,继续进行放热,直到符合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从而达到了具有燃烧检测功能的目的,设置了燃烧检测装置,可检测垃圾燃烧后气体的成分,使气体燃烧充分后再进行排放,然后过程中放出热量,提高燃烧效果,减少造成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机120、第二风机220、气体检测仪230、控制面板240、显示屏250、电磁阀270、第一液压缸320、电机330和第二液压缸36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风机120、第二风机220、气体检测仪230、控制面板240、显示屏250、电磁阀270、第一液压缸320、电机330和第二液压缸36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