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6711发布日期:2021-11-22 16: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2.在现有市场上出售的传统燃气灶上配装的燃烧器火盖的火孔均设置于火盖的外圈边缘,呈放射式向外散开的方式分布,燃烧器火焰沿着火孔向外燃烧,其火焰向外散开,不利于对锅底的加热,造成高温烟气与锅底之间的换热率较低,热损失大,燃烧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通过在火盖本体外周上设置双排火孔,采用不同方式的火孔组合结构,使燃烧火焰更能产生涡流形成负压,提高燃烧热利用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外周设置的双排火孔,所述双排火孔包括主火孔和辅助火孔,所述主火孔为直火孔,所述直火孔沿所述火盖径向方向分布,所述辅助火孔为倾斜火孔,所述倾斜火孔相较于所述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设置在所述火盖外圈边沿上。
6.进一步,所述主火孔与所述辅助火孔为上下交错排列。
7.进一步,所述双排火孔在所述火盖外圈均匀设置。
8.进一步,所述倾斜火孔的出火方向相较于所述火盖的径向方向在所述火盖的水平安装面上偏转15
°‑
30
°

9.进一步,所述主火孔的直径为1.2mm

1.8mm,所述辅助火孔的直径为2.4mm

3.0mm。
10.进一步,所述火盖还包括有火盖外圈边沿,所述主火孔设置在火盖外圈边沿的上部,所述主火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25
°‑
40
°
夹角。
11.进一步,所述火盖还包括有火盖外圈边沿,所述辅助火孔设置在火盖外圈边沿的下部,所述辅助火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30
°‑
45
°
夹角。
12.进一步,所述燃烧器火盖的火盖内圈周向设置单排火孔,所述单排火孔沿所述火盖径向方向分布。
13.进一步,所述单排火孔在所述火盖内圈呈簇状均匀分布,其中,三个火孔为一簇,所述单排火孔由若干簇火孔组成。
14.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器火盖,通过在火盖本体外周上设置双排火孔,同时上辅助火孔分别为直火孔和倾斜火孔,将倾斜火孔与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设置,在燃烧器开始工作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火焰在火盖周围形成旋流,有助于卷吸入更多二次空气,确保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同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与直火孔内的燃气在火盖周围混合产生旋涡形成负压,加快二次空气与燃气的混合速度,起到稳定燃气火焰的作用,又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另外下排的倾斜火孔的旋流推动高温烟气螺旋上升吗,使得燃
气火焰旋转环绕在锅底的加热面,延长了换热时间,极大地增强了高温烟气与锅底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热损失,极大提升了燃烧热效率。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如下:
16.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本体,所述火盖本体外周上开设有主火孔、辅助火孔,所述主火孔、辅助火孔沿着火盖外周间隔设置,所述主火孔为沿着火盖本体外周设置具有一定夹角的倾斜火孔,所述辅助火孔为沿着火盖本体外周设置的直火孔。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盖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盖a

a剖面示意图。
19.1主火孔,2辅助火孔,3火盖外圈边沿,4单排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22.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23.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火盖外圈边沿上周向设置有双排火孔,所述双排火孔包括主火孔和辅助火孔,所述主火孔为直火孔,所述直火孔沿所述火盖径向方向分布,所述辅助火孔为倾斜火孔,所述倾斜火孔相较于所述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设置在所述火盖外圈边沿上。
24.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器火盖,通过在火盖外圈设置上下双排火孔,同时上辅助火孔分别为直火孔和倾斜火孔,将倾斜火孔与火盖的径向方向旋转设置,在燃烧器开始工作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火焰在火盖周围形成旋流,有助于卷吸入更多二次空气,确保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同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与直火孔内的燃气在火盖周围混合产生旋涡形成负压,加快二次空气与燃气的混合速度,起到稳定燃气火焰的作用,又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另外下排的倾斜火孔的旋流推动高温烟气螺旋上升吗,使得燃气火焰旋转环绕在锅底的加热面,延长了换热时间,极大地增强了高温烟气与锅底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热损失,极大提升了燃烧热效率。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火盖,包括:火盖外圈边沿3上周向设置有双排火孔,双排火孔包括主火孔1和辅助火孔2,主火孔1为直火孔,直火孔沿所述火盖径向方
向分布,辅助火孔2为倾斜火孔,倾斜火孔相较于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设置在火盖外圈边沿3上。
27.本实施例中,该燃烧器火盖环形结构,安装在炉头分气盘上。火盖外圈边沿3设置有上下双排火孔,其中,直火孔为火盖外圈的上排火孔,倾斜火孔为火盖外圈的下排火孔,上下排的火孔呈环形依次交错设置。其中,主火孔1的直径为1.2mm,辅助火孔2的直径为2.4mm。主火孔1的直径通常为1.2mm

1.8mm,辅助火孔2的直径通常为2.4mm

3.0mm,辅火孔与主火孔的直径可以在上述两个范围内进行调整。
28.上述示例中,主火孔1设置在火盖外圈边沿3的上部,主火孔1的中轴线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25
°‑
40
°
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40
°
。辅助火孔2为倾斜火孔,辅助火孔2设置正在火盖外圈边沿3的下部,辅助火孔2的中轴线相较于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15
°‑
30
°
的同时,辅助火孔2的中轴线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30
°‑
45
°
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主火孔1的中轴线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夹角为40
°
,辅助火孔2的中轴线相较于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30
°
,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45
°
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火孔2与主火孔1之间形成5
°
夹角,辅助火孔2的出火方向与主火孔1的出火方向相交叉,有助于上下两排的火孔的燃气火焰产生旋涡形成负压,吸入更多的二次空气,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气的热效率。
29.本实施例中,上下双排火孔在火盖外圈边沿3均匀设置,相邻主火孔1之间距离一致,辅助火孔2设置在相邻主火孔中间下方,上下两排火孔形成交错排列。上下两排火孔相互贴近有利于倾斜火孔与直火孔的燃气火焰相撞形成漩涡,进而加强二次进气,提高燃气热效率。
30.上述示例中,如图1所示,燃烧器火盖的火盖内圈周向设置有单排火孔4,该单排火孔4沿所述火盖径向方向分布排列,单排火孔4在所述火盖内圈呈簇状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三个火孔为一簇,单排火孔4由八簇火孔组成。相邻两簇火孔中轴线之间夹角为45
°
,相邻两个火孔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
°

31.上述示例中,通过在火盖外圈设置上下双排火孔,同时上辅助火孔分别为直火孔和倾斜火孔,将倾斜火孔与火盖的径向方向旋转设置,在燃烧器开始工作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火焰在火盖周围形成旋流,有助于卷吸入更多二次空气,确保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燃气燃烧热效率,同时,倾斜火孔内的燃气与直火孔内的燃气在火盖周围混合产生旋涡形成负压,加快二次空气与燃气的混合速度,起到稳定燃气火焰的作用,又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另外下排的倾斜火孔的旋流推动高温烟气螺旋上升吗,使得燃气火焰旋转环绕在锅底的加热面,延长了换热时间,极大地增强了高温烟气与锅底之间的换热效果,减少了热损失,极大提升了燃烧热效率。
32.实施例二
33.一种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本体,火盖本体外周上开设有主火孔、辅助火孔,其中主火孔、辅助火孔沿着火盖外周均匀间隔设置,主火孔为沿着火盖本体外周设置具有一定夹角的倾斜火孔,辅助火孔为沿着火盖本体外周设置的直火孔。
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主火孔为倾斜火孔与燃气灶的主进气管连通,辅助火孔为直火孔与燃气灶的副进气管连通。
35.本实施例中,该燃烧器火盖环形结构,安装在炉头分气盘上。火盖外圈边沿3设置
有上下双排火孔,其中,直火孔为火盖外圈的上排火孔,倾斜火孔为火盖外圈的下排火孔,上下排的火孔呈环形依次交错设置。其中,主火孔1的直径为3.0mm,辅助火孔2的直径为1.8mm。主火孔1的直径通常为2.4mm

3.0mm,辅助火孔2的直径通常为1.2mm

1.8mm,辅助火孔与主火孔的直径可以在上述两个范围内进行调整。
36.上述示例中,辅助火孔2为设置在火盖外圈边沿3上部的直火孔,辅助火孔2的中轴线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25
°‑
40
°
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25
°
。主火孔1为倾斜火孔,主火孔1设置正在火盖外圈边沿3的下部,主火孔1的中轴线相较于火盖的径向方向偏转15
°
的同时,主火孔1的中轴线与火盖的水平安装面成30
°
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火孔2与主火孔1之间形成5
°
夹角,辅助火孔2的出火方向与主火孔1的出火方向相交叉,有助于上下两排的火孔的燃气火焰产生旋涡形成负压,吸入更多的二次空气,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气的热效率。
37.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如:主火孔和辅助火孔都可以作为主火孔,当一排火孔作为主火孔时,另一排火孔为辅火孔;等等。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38.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