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2450发布日期:2022-02-09 11:2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


背景技术:

2.回转窑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这类设备被称为回转窑,回转窑的发明,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回转窑作为目前常用的煅烧设备之一,在采用回转窑对物料进行煅烧时,需要向回转窑进行稳定的进料。
3.现有的固废、危废焚烧回转窑进料斗采用对称的方锥形斗,且不带推料装置,因固废、危废项目进料种类较为复杂,焚烧物料物性、形状规格不统一,容易发生堵塞,发生堵塞后需人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解决了回转窑进料斗容易发生堵塞,发生堵塞后需人工清理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包括第一料仓挡板和第二料仓挡板,所述第一料仓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推料杆,所述第一料仓挡板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一料仓挡板右侧的第一推料孔,所述第一液压推料杆的右端贯穿第一推料孔并延伸至第一推料孔的右侧,所述第二料仓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料杆,所述第二料仓挡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二料仓挡板左侧的第二推料孔,所述第二液压推料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推料孔并延伸至第二推料孔的左侧。
6.优选的,所述第一料仓挡板与第二料仓挡板为对称布置,并且第一料仓挡板和第二料仓挡板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7~63度。
7.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推料杆与第二液压推料杆为对称布置,并且第一液压推料杆与第一料仓挡板之间的夹角和第二液压推料杆与第二料仓挡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5~20度,所述第一液压推料杆与第二液压推料杆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水平线均成45度角。
8.优选的,所述第一料仓挡板与第二料仓挡板相对一侧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料仓挡板,所述第三料仓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料仓滑板。
9.优选的,所述第一料仓挡板与第二料仓挡板相对一侧的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料仓滑板,所述第二料仓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料仓挡板。
10.优选的,所述第三料仓挡板垂直水平面,并且第三料仓挡板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垂直高度的70%,所述第一料仓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5~235度,所述第四料仓
挡板垂直水平面,并且第四料仓挡板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垂直高度的35%,所述第二料仓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2~140度。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通过第一料仓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推料杆第一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推料杆,推料杆第一料仓挡板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一料仓挡板右侧的第一推料孔,推料杆第一液压推料杆的右端贯穿第一推料孔并延伸至第一推料孔的右侧,推料杆第二料仓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推料杆第二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料杆,推料杆第二料仓挡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二料仓挡板左侧的第二推料孔,推料杆第二液压推料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推料孔并延伸至第二推料孔的左侧,利用在第一料仓挡板的左侧通过第一固定板设置第一液压推料杆,在第二料仓挡板的右侧通过第二固定板设置第二液压推料杆,通过第一液压推料杆、第二液压推料杆、第一推料孔和第二推料孔的配合实现了对料斗中的物料进行推料,避免进料斗发生堵塞,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实用性更强。
14.(2)、该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通过第一料仓挡板与第二料仓挡板相对一侧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料仓挡板,推料杆第三料仓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料仓滑板,第一料仓挡板与第二料仓挡板相对一侧的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料仓滑板,推料杆第二料仓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料仓挡板,第三料仓挡板垂直水平面,并且第三料仓挡板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垂直高度的70%,推料杆第一料仓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5~235度,推料杆第四料仓挡板垂直水平面,并且第四料仓挡板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垂直高度的35%,推料杆第二料仓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2~140度,利用第二料仓滑板的设计使得落料堆积位置处于推料杆推料起始端,第三料仓挡板处于推料远端,采用垂直板,更利于落料,第一料仓滑板、第三料仓挡板、第二料仓滑板和第四料仓挡板的设计配合使得保证投料口的截面尺寸情况下,减少斗高,落料口形状利于推料装置运行,有利于减少推料死角位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中:1第一料仓挡板、2第二料仓挡板、3第一固定板、4第一液压推料杆、5第一推料孔、6第二固定板、7第二液压推料杆、8第二推料孔、9第三料仓挡板、10第一料仓滑板、11第二料仓滑板、12第四料仓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推料装置的异形进料斗,包括第一料仓挡板1和第二料仓挡板2,第一料仓挡板1与第二料仓挡板2为对称布置,并且第一料仓挡板1和第二料仓挡板2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7~63度,第一料仓挡板1与第二料仓挡板2相对一侧的前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料仓挡板9,第三料仓挡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料仓滑板10,第一料仓挡板1与第二料仓挡板2相对一侧的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料仓滑板11,第二料仓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料仓挡板12,第三料仓挡板9垂直水平面,并且第三料仓挡板9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1垂直高度的70%,第一料仓滑板1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5~235度,第四料仓挡板12垂直水平面,并且第四料仓挡板12的垂直高度为第一料仓挡板1垂直高度的35%,第二料仓滑板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2~140度,利用第二料仓滑板11的设计使得落料堆积位置处于推料杆推料起始端,第三料仓挡板9处于推料远端,采用垂直板,更利于落料,第一料仓滑板10、第三料仓挡板9、第二料仓滑板11和第四料仓挡板12的设计配合使得保证投料口的截面尺寸情况下,减少斗高,落料口形状利于推料装置运行,有利于减少推料死角位置,第一料仓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推料杆4,第一料仓挡板1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一料仓挡板1右侧的第一推料孔5,第一液压推料杆4的右端贯穿第一推料孔5并延伸至第一推料孔5的右侧,第一液压推料杆4的表面与第一推料孔5之间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液压推料杆4与第一推料孔5之间的缝隙微小,第二料仓挡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料杆7,第二料仓挡板2右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第二料仓挡板2左侧的第二推料孔8,第二液压推料杆7的左端贯穿第二推料孔8并延伸至第二推料孔8的左侧,第二液压推料杆7的表面与第二推料孔8之间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液压推料杆7与第二推料孔8之间的缝隙微小,第一液压推料杆4与第二液压推料杆7为对称布置,并且第一液压推料杆4与第一料仓挡板1之间的夹角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与第二料仓挡板2之间的夹角均为15~20度,第一液压推料杆4与第二液压推料杆7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水平线均成45度角,利用在第一料仓挡板1的左侧通过第一固定板3设置第一液压推料杆4,在第二料仓挡板2的右侧通过第二固定板6设置第二液压推料杆7,通过第一液压推料杆4、第二液压推料杆7、第一推料孔5和第二推料孔8的配合实现了对料斗中的物料进行推料,避免进料斗发生堵塞,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实用性更强。
22.使用时,首先控制第一液压推料杆4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向上运动,之后将物料加入到进料斗中,由于第一料仓挡板1和第二料仓挡板2均与水平面倾斜一定的角度,以及第一料仓滑板10、第三料仓挡板9、第二料仓滑板11和第四料仓挡板12的设计配合,从而使物料滑落到进料斗的底部,通过第二料仓滑板11的设计使得落料堆积位置处于推料杆推料起始端,第三料仓挡板9处于推料远端,采用垂直板设计,更利于落料,之后控制第一液压推料杆4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运动,第一液压推料杆4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的推料运动方向朝向第三料仓挡板9并朝下运动,第一液压推料杆4与第一推料孔5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二液压推料杆7与第二推料孔8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一液压推料杆4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的底端带动落料由进料斗下方的出口进入后续的加工工序中,之后通过控制第一液压推料杆4和第二液压推料杆7进行往复运动,从而防止进料斗堵塞,使得进料斗中的物料向回转窑进行稳定
的进料。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