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工业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5919发布日期:2021-07-16 19: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工业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工业锅炉。


背景技术:

2.节能锅炉也称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工段使用。
3.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节能工业锅炉工作时,需要往锅炉中不断添加废料,所以废料会堆积在进料口,同时由于堆积废料所以会出现燃烧不彻底就被倒进积灰盒中被清理,浪费燃料;当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不彻底时,未燃尽的残渣会随烟囱排出,此时未燃尽的残渣会在锅炉外遇到空气再次燃烧,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4.为此,提出一种节能工业锅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工业锅炉,该装置可以防止废料在进料道上堆积,能够均匀分散废料进行燃烧,对排出的残灰与烟气中的未燃尽残渣进行过滤,进行二次燃烧,避免废料燃烧不充分就被清理,造成浪费,也防止未燃尽的残渣被吸出锅炉外,对外界环境造成伤害,同时也能对滤网进行清理,防止滤网堵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工业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进料道,所述炉体的后端外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烟囱,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锅筒,所述炉膛的内部下端位于锅筒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进料道的下端紧贴传送带,所述炉体的后端外表面下端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的的上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前端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外表面下端位于滤网的下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积灰盒。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节能工业锅炉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料口往锅炉中不断添加废料,此时废料会堆积在进料道上,首先通过传送带的移动,使得传送带上的移动板随着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移动板转动到进料道的下端外表面后端时,通过移动板对进料道下端进行挤压,使得进料道的下端向上移动,当移动板转动到进料道的后方时,移动板离开进料道的下端外表面,使得进料道向下移动回到原来位置,通过移动板不断的对进料道的挤压产生震动,使得原本堆积在进料道上废料震动分散到传送带上,此时通过传送带的运动,将废料落入过滤网,通过滤网送至积灰盒中,废料中未燃尽的残渣被过滤在滤网上,燃
尽的烟灰经过滤网落入积灰盒中,此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吸入烟囱中,在通过烟囱将烟气排出,由于烟气进入烟囱中时会掺杂着为完全燃尽的残渣,残渣被排出锅炉外后会被再次点燃,此时当烟气和残渣被吸到滤网的上端,通过滤网对烟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残渣也落入到滤网上,防止残渣被吸进烟囱中。
8.优选的,所述滤网与排烟口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炉体后端内表面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板转动至传送带的后端,通过移动板对滤网进行挤压,使得滤网弯曲至紧贴积灰盒,当移动板移动至传送带的下端外表面时,移动板离开滤网,此时通过弹簧对滤网的拉力,加上固定板和固定块对滤网的限制,使得滤网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移动板对滤网进行挤压,使得滤网产生震动,使得滤网上未燃尽的残渣抖动落入炉膛中使其继续燃尽,对滤网进行了清洁,防止残渣对滤网堵塞,并且使得未燃尽的残渣重新燃尽提高了燃烧效率;炉膛中未燃尽的残渣燃尽成烟灰后,通过移动板带动烟灰经过进料道和从进料口进入的废料一起进入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的移动再落入滤网上,使得烟灰通过滤网进入积灰盒,实现烟灰的清理。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为扇形,并且在传送带上下对称设有两个,且移动板的高度大于滤网与传送带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滤网呈弧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移动板为扇形,并且在传送带上下对称设有两个,且移动板的高度大于滤网与传送带之间的最短距离,扇形移动板可以更好的保证移动板在转动到传送带的后端时挤压滤网,使得对滤网产生震动,方便烟灰的清理;移动板设为扇形也可带动炉膛内的未燃尽的残渣燃尽后产生的烟灰再次落入传送带上,实现烟灰的清理。
12.优选的,所述锅筒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最外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拉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筒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涡卷弹簧最外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拉动,实现锅筒下方锅灰的清理,提高了锅筒的加热效率。
14.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排烟口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可以转动打开。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积灰盒上的烟灰堆积满了时,可通过转动清灰口将其打开,使得积灰盒通过清灰口被抽取进行清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在节能工业锅炉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料口往锅炉中不断添加废料,此时废料会堆积在进料道上,通过移动板对进料道的挤压产生震动,使得原本堆积在进料道上废料震动分散到传送带上使其燃烧,燃烧后的烟灰和未燃尽的残渣随着传送带的移动落入滤网上,当烟气和残渣被吸到滤网的上端,通过滤网对烟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残渣也落入到滤网上,防止残渣被吸进烟囱中,此时堆积的残渣残留在滤网上,通过移动板对滤网进行挤压,使得滤网产生震动,使得滤网上未燃尽的残渣被刮入炉膛内进行二次燃烧,防止废料燃烧不彻底,造成浪费,滤网上的烟灰也通过滤网的震动进入积灰盒中,对滤网进行了清洁,防止残渣对滤网堵塞,二次燃烧后产生的烟灰通过扇形的移动板带动烟灰经过进料道和从进料口进入的废料一起进入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的移动再落入滤网上,使得烟灰通过滤网进入积灰盒,实现烟灰的清理;锅筒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涡卷弹簧最外
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拉动,实现锅筒下方锅灰的清理,提高了锅筒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20.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滤网与清灰盒的结合视图。
22.图中:1、炉体;2、进料口;3、进料道;4、烟囱;5、炉膛;6、锅筒;7、涡卷弹簧;8、传送带;9、移动板;10、滤网;11、固定板;12、积灰盒;13、排烟口;14、清灰口;15、固定块;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一种节能工业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进料道3,所述炉体1的后端外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烟囱4,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有炉膛5,所述炉膛5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锅筒6,所述炉膛5的内部下端位于锅筒6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9,所述进料道3的下端紧贴传送带8,所述炉体1的后端外表面下端设有排烟口13,所述排烟口13的的上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滤网10,所述滤网10的前端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后端外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板
11的后端外表面下端位于滤网10的下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积灰盒12。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节能工业锅炉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料口2往锅炉中不断添加废料,此时废料会堆积在进料道3上,首先通过传送带8的移动,使得传送带8上的移动板9随着传送带8顺时针转动,当移动板9转动到进料道3的下端外表面后端时,通过移动板9对进料道3下端进行挤压,使得进料道3的下端向上移动,当移动板9转动到进料道3的后方时,移动板9离开进料道3的下端外表面,使得进料道3向下移动回到原来位置,通过移动板9不断的对进料道3的挤压产生震动,使得原本堆积在进料道3上废料震动分散到传送带8上,此时通过传送带8的运动,将废料落入过滤网10,通过滤网10送至积灰盒12中,废料中未燃尽的残渣被过滤在滤网10上,燃尽的烟灰经过滤网10落入积灰盒12中,此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13吸入烟囱4中,在通过烟囱4将烟气排出,由于烟气进入烟囱4中时会掺杂着为完全燃尽的残渣,残渣被排出锅炉外后会被再次点燃,此时当烟气和残渣被吸到滤网10的上端,通过滤网10对烟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残渣也落入到滤网10上,防止残渣被吸进烟囱4中。
29.具体的,所述滤网10与排烟口13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0与炉体1后端内表面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6。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板9转动至传送带8的后端,通过移动板9对滤网10进行挤压,使得滤网10弯曲至紧贴积灰盒12,当移动板9移动至传送带8的下端外表面时,移动板9离开滤网10,此时通过弹簧16对滤网10的拉力,加上固定板11和固定块15对滤网10的限制,使得滤网10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移动板9对滤网10进行挤压,使得滤网10产生震动,使得滤网10上未燃尽的残渣抖动落入炉膛5中使其继续燃尽,对滤网10进行了清洁,防止残渣对滤网10堵塞,并且使得未燃尽的残渣重新燃尽提高了燃烧效率;炉膛5中未燃尽的残渣燃尽成烟灰后,通过移动板9带动烟灰经过进料道3和从进料口2进入的废料一起进入传送带8上,随着传送带8的移动再落入滤网10上,使得烟灰通过滤网10进入积灰盒12,实现烟灰的清理。
31.具体的,所述移动板9为扇形,并且在传送带8上下对称设有两个,且移动板9的高度大于滤网10与传送带8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滤网10呈弧形;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移动板9为扇形,并且在传送带8上下对称设有两个,且移动板9的高度大于滤网10与传送带8之间的最短距离,扇形移动板9可以更好的保证移动板9在转动到传送带8的后端时挤压滤网10,使得对滤网10产生震动,方便烟灰的清理;移动板9设为扇形也可带动炉膛5内的未燃尽的残渣燃尽后产生的烟灰再次落入传送带8上,实现烟灰的清理。
33.具体的,所述锅筒6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7,所述涡卷弹簧7最外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9拉动。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筒6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7,涡卷弹簧7最外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9拉动,实现锅筒6下方锅灰的清理,提高了锅筒6的加热效率。
35.具体的,所述炉体1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排烟口13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清灰口14,所述清灰口14可以转动打开。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积灰盒12上的烟灰堆积满了时,可通过转动清灰口14将其打开,使得积灰盒12通过清灰口14被抽取进行清理。
37.使用方法:在节能工业锅炉工作时,需要通过进料口2往锅炉中不断添加废料,此时废料会堆积在进料道3上,首先通过传送带8的转动,使得传送带8上的移动板9随着传送带8顺时针转动,当移动板9转动到进料道3的下端外表面后端时,通过移动板9对进料道3下端进行挤压,使得进料道3的下端向上移动,当移动板9转动到进料道3的后方时,移动板9离开进料道3的下端外表面,使得进料道3向下移动回到原来位置,通过移动板9对进料道3的挤压产生震动,使得原本堆积在进料道3上废料震动分散到传送带8上,此时通过传送带8的运动,将废料落入过滤网10,通过滤网10送至积灰盒12中,废料中未燃尽的残渣被过滤在滤网10上,燃尽的烟灰经过滤网10落入积灰盒12中,此时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13吸入烟囱4中,再通过烟囱4将烟气排出,由于烟气进入烟囱4中时会掺杂着未完全燃尽的残渣,残渣被排出锅炉外后会被再次点燃,此时当烟气和残渣被吸到滤网10的上端,通过滤网10对烟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残渣也落入到滤网10上,防止残渣被吸进烟囱4中,当移动板9转动至传送带8的后端,通过移动板9对滤网10进行挤压,使得滤网10弯曲至紧贴积灰盒12,当移动板9移动至传送带8的下端外表面时,移动板9离开滤网10,此时通过弹簧16对滤网10的拉力,加上固定板11和固定块15对滤网10的限制,使得滤网10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移动板9对滤网10进行挤压,使得滤网10产生震动,使得滤网10上未燃尽的残渣抖动落入炉膛5中使其继续燃尽,对滤网10进行了清洁,防止残渣对滤网10堵塞,并且使得未燃尽的残渣重新燃尽提高了燃烧效率;炉膛5中未燃尽的残渣燃尽成烟灰后,通过移动板9带动烟灰经过进料道3和从进料口进入的废料一起进入传送带8上,随着传送带8的移动再落入滤网10上,使得烟灰通过滤网10进入积灰盒12,实现烟灰的清理,锅筒6下方左侧设有一个涡卷弹簧7,涡卷弹簧7最外侧一卷可以通过移动板9拉动,实现锅筒6下方锅灰的清理,提高了锅筒6的加热效率,当积灰盒12上的烟灰堆积满了时,可通过转动清灰口14将其打开,使得积灰盒12通过清灰口14被抽取进行清理。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