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3091发布日期:2022-07-19 22: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解炭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于生物料进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一般会先将生物料送入热解炉中进行热解,通常是采用回转窑进行加热后再进行后续的分类脱离、净化、收集等工序,回转窑一般采用外热式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都传递到空气中,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污染,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多是回收炉膛内产生的废热,将热解气经过处理转化为电能或将热能传递至介质加以利用,热能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且无法回收炉膛外的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回收利用热解炉外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设计了一种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中空结构;其一端顶部连通其内腔的进水管,另一端下端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水管;筒体底部设有支撑架及若干让位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装有燃烧嘴组件;筒体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后端板,所述前端板中心有让位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中心有让位于所述出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上部通过管道与出料机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连接热水装置。
4.较佳的,所述筒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环形挡板,每个环形挡板上设有水孔,所述水孔位于环形挡板的上部或下部且相邻两个环形挡板的水孔位置不同。
5.较佳的,所述前端板、后端板中心分别设有前端板密封圈和后端板密封圈,两者均包括环形的顶部,其内圈向轴向延伸为柱状,其中前端板密封圈内壁与进料机构外壁相匹配;后端板密封圈内壁与出料机构外壁相匹配。
6.较佳的,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热水池及其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热水池一侧底部设有热水出管。
7.较佳的,所述燃烧嘴组件包括燃烧嘴,所述燃烧嘴底部为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直径,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十字纹和两个气孔;所述气孔连通所述燃烧嘴;所述燃烧嘴内置点火器;所述燃烧嘴外壁有外螺纹、安装孔内壁有与之适配的内螺纹,燃烧嘴旋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为若干对,每对安装孔以所述筒体轴线为中轴呈轴对称分布。
8.较佳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加热装置。
9.较佳的,将筒体按轴向等距离分为三段,则所述环形挡板在筒体内前段、中段、后端的分布数量比为2:3:2。
10.较佳的,所述进水管、出水管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安装板的两个气孔分别连接燃气管线和助燃气管线,且其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气阀。
11.较佳的,所述让位孔让位于架设热解炉的齿轮架,让位孔与齿轮架间的缝隙采用
泡沫填料或其他堵料封口。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转窑外部设置中空的筒体,筒体内部可通冷却水,冷却水由余热加热后进入热水池进行二次加热至沸腾后,可进行装车售卖或提供至其他有热水供应需求之处,不仅最大程度的吸收了余热,并且避免了余热回收过程中热能转换所产生的消耗,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除去前、后端板的正视图。
15.图3为筒体仰视图。
16.图4为环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燃烧嘴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燃烧嘴组件仰视图。
19.图中1、回转窑;2、筒体;11、齿圈;12、齿轮架;13、进料机构;14、出料机构;21、筒体外壁;22、环形挡板;23、进水管;24、出水管;25、燃烧嘴;26、支撑架;27、热水池;28、前端板;29、后端板;211、让位孔;212、安装孔;221、水孔;251、安装板;252、气阀;253、十字纹;254、气孔;271、加热装置;272、热水出管;281、前端板密封圈;291、后端板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解炉回收装置设置于热解炉外侧,所述热解炉包括回转窑1,其外周设有若干齿圈11,齿圈11置于齿轮架12上,齿轮架12还包括驱动其上齿轮转动的动力源,回转窑1前端设有进料机构13,后端设有出料机构14,本实用新型所述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筒体2,所述筒体2为中空结构;其一端顶部连通其内腔的进水管23,另一端下端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水管24;筒体2底部设有支撑架26及若干让位孔211和安装孔212,所述安装孔212装有燃烧嘴组件;筒体2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28、后端板29,所述前端板28中心有让位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29中心有让位于所述出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29上部通过管道与出料机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24连接热水装置。
22.更具体的,所述筒体2的内腔设置有若干环形挡板22,每个环形挡板22上设有水孔221,所述水孔221位于环形挡板22的上部或下部且相邻两个环形挡板22的水孔221位置不同。
23.更具体的,所述前端板28、后端板29中心分别设有前端板密封圈281和后端板密封圈291,两者均包括环形的顶部,其内圈向轴向延伸为柱状,其中前端板密封圈281内壁与进料机构外壁相匹配;后端板密封圈291内壁与出料机构外壁相匹配,这里所述的匹配是指前、后端板密封圈内壁形状与进、出料机构外壁互补,密封圈内壁可以是光滑的圆柱状、方柱状,也可以包括凸起或凹陷的轴向导向轨,此时进、出料机构外壁则相应地包括凹陷或凸起的导向轨。
24.更具体的,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热水池27及其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热水池27一侧
底部设有热水出管。
25.更具体的,所述燃烧嘴组件包括燃烧嘴25,所述燃烧嘴25底部为安装板251,所述安装板251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212直径,所述安装板251底部设有十字纹253和两个气孔254;所述气孔254连通所述燃烧嘴25;所述燃烧嘴25内置点火器;所述燃烧嘴25外壁有外螺纹、安装孔212内壁有与之适配的内螺纹,燃烧嘴25旋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2;所述安装孔212分为若干对,每对安装孔212以所述筒体2轴线为中轴呈轴对称分布。
26.更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加热装置。
27.更具体的,将筒体2按轴向等距离分为三段,则所述环形挡板22在筒体2内前段、中段、后端的分布数量比为2:3:2。
28.更具体的,所述进水管23露出筒体外壁21表面,进水管23、出水管24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安装板251的两个气孔254分别连接燃气管线和助燃气管线,且其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气阀252。
29.更具体的,所述让位孔211让位于架设回转窑1的齿轮架12,让位孔211与齿轮架12间的缝隙采用泡沫填料封口。
30.更具体的,所述后端板29上部与出料机构内部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31.实施例2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热解炉回收装置设置于热解炉外侧,所述热解炉包括回转窑1,其外周设有若干齿圈11,齿圈11置于齿轮架12上,齿轮架12还包括驱动其上齿轮转动的动力源,回转窑1前端设有进料机构13,后端设有出料机构14,本实用新型所述热解炉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筒体2,所述筒体2为中空结构;其一端顶部连通其内腔的进水管23,另一端下端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水管24;筒体2底部设有支撑架26及若干让位孔211和安装孔212,所述安装孔212装有燃烧嘴组件;筒体2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28、后端板29,所述前端板28中心有让位于所述进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29中心有让位于所述出料机构的孔,所述后端板29上部通过管道与出料机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24连接热水装置。
33.更具体的,所述筒体2的内腔设置有若干环形挡板22,每个环形挡板22上设有水孔221,所述水孔221位于环形挡板22的上部或下部且相邻两个环形挡板22的水孔221位置不同。
34.更具体的,所述前端板28、后端板29中心分别设有前端板密封圈281和后端板密封圈291,两者均包括环形的顶部,其内圈向轴向延伸为柱状,其中前端板密封圈281内壁与进料机构外壁相匹配;后端板密封圈291内壁与出料机构外壁相匹配。
35.更具体的,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热水池27及其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热水池27一侧底部设有热水出管。
36.更具体的,所述燃烧嘴组件包括燃烧嘴25,所述燃烧嘴25底部为安装板251,所述安装板251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212直径,所述安装板251底部设有十字纹253和两个气孔254;所述气孔254连通所述燃烧嘴25;所述燃烧嘴25内置点火器;所述燃烧嘴25外壁有外螺纹、安装孔212内壁有与之适配的内螺纹,燃烧嘴25旋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12;所述安装孔212分为若干对,每对安装孔212以所述筒体2轴线为中轴呈轴对称分布。
37.更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加热装置。
38.更具体的,将筒体2按轴向等距离分为三段,则所述环形挡板22在筒体2内前段、中
段、后端的分布数量比为2:3:2,以适配回转窑1内不同区段的不同加热温度。
39.更具体的,所述进水管23、出水管24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安装板251的两个气孔254分别连接燃气管线和助燃气管线,且其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气阀252。
40.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1、于回转窑外设置中空的筒体,该筒体两端设有端板并有让位于进、出料机构的孔及密封圈,筒体内腔通冷却水带走余热;2、筒体底部设有让位于回转窑齿轮架的让位孔和安装燃烧嘴的安装孔,并将让位孔与齿轮架的缝隙采用填料封口,以防止热气逸散;3、热气通过后端板上部的管道与出料机构内部连通,避免热量损失;4、将经余热加热后的冷却水导入热水池进行二次加热以便装车销售或用于其他生产设备,整个余热回收装置只存在热能的转移而非能量转化,避免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热能损耗。
41.此外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是设置在完整的回转窑结构基础上,以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容实施的装置是采用人工控制,若要实现自动化控制,则需于进水管、筒体内腔、出水管、筒体至回转窑间、热水池设置温度传感器并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各流量控制阀、气阀、点火器、加热装置进行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构成更为完善的技术方案。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