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6730发布日期:2022-05-26 12: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锅炉水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


背景技术:

2.cfb(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被市场高度认可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以其高效,低污染,对煤种适应性强,负荷可控调节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如何防止cfb锅炉炉膛水冷壁磨损爆管是其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3.对于水冷壁管的磨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水冷壁管的磨损、炉膛下部卫燃带与水冷壁管过渡区域管壁的磨损以及炉膛四个角落区域的管壁磨损,具体形成的原因是由锅炉中煤灰、未反应的石灰石、石灰石脱硫反应产物等杂质颗粒,在锅炉送入风力的作用下,这些颗粒被烟气夹带在炉膛内向上运动,形成高速的粒子流,在炉膛的不同高度部分大颗粒将沿着炉膛边壁下落,形成物料的内循环,这些贴壁下落的物料形成贴壁流,是锅炉水冷壁管磨损的最主要的原因。
4.目前对水冷壁管磨损的处理多在水冷壁管上进行热喷漆、浇注料等方法,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杂质颗粒的下落会对水冷壁管造成磨损,导致水冷壁管使用寿命不高,但是需要在短期内进行检查修复;同时水冷壁管在长期使用后会有大量的杂质颗粒落粘附在水冷壁管的管壁上,杂质颗粒的堆积会阻碍水冷壁管的热转换,无法进行有效的能量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杂质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对水冷壁管造成的磨损,减少杂质颗粒在水冷壁管外壁的堆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所述锅炉本体内壁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若干水冷管、设置于每根所述水冷管的防磨组件,所述防磨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水冷管上下两侧的上防磨挡板和下防磨挡板,所述上防磨挡板和所述下防磨挡板一侧均铰接于所述锅炉本体内壁,所述上防磨挡板和所述下防磨挡板远离所述锅炉本体内壁的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且所述上防磨挡板和下防磨挡板之间呈弹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防磨挡板远离锅炉本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防磨挡板远离锅炉本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另一侧相互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铰接的一侧朝向所述水冷管方向倾斜。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水冷管的表面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且绕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铰接线呈圆弧状延伸的固定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且滑动插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插接杆、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壁且抵接于所述插接杆端部的支撑弹簧,所述插接
杆绕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铰接线呈圆弧状延伸且与所述固定套筒相配合。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内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插接杆位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环。
11.优选的,所述上防磨挡板和下防磨挡板远离所述水冷管的表面均设置若干凸棱,所述凸棱沿所述上防磨挡板和下防磨挡板宽度方向延伸。
12.优选的,所述上防磨挡板和下防磨挡板远离所述水冷管的表面均涂覆有耐磨涂层。
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在锅炉本体和防磨组件的配合下,通过上防磨挡板、下防磨挡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水冷管外侧围合形成腔体,以减少杂质颗粒在下落过程中直接撞击水冷管,导致水冷管磨损严重的情况,也减少了杂质颗粒在水冷管上堆积的情况;
15.2.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相对角度,当杂质颗粒在下落过程中撞击上防磨挡板时,通过弹性支撑件的弹性作用力,对杂质颗粒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也避免了上放膜挡板磨损过快的情况;
16.3.在固定套筒、插接杆和支撑弹簧的配合下,以使支撑弹簧处于固定套筒内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进行弹性支撑,减少与锅炉本体内直接接触的情况;
17.4.在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配合下,以对固定套筒和插接杆之间进行限定,减少插接杆脱离固定套筒的情况,使得弹性支撑件整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本体;2、水冷管;3、防磨组件;4、上防磨挡板;5、下防磨挡板;6、凸棱;7、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弹性支撑件;10、固定套筒;11、插接杆;12、支撑弹簧;13、第一限位环;14、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包括锅炉本体1、设置于锅炉本体1内壁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若干水冷管2、设置于每根水冷管2的防磨组件3。
23.防磨组件3包括分别位于水冷管2上下两侧的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一侧均铰接于锅炉本体1内壁,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远离水冷管2的表面均设置若干凸棱6,且凸棱6沿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各自宽度方向延伸,且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远离水冷管2的表面均涂覆有耐磨涂层(图中未示出)。
24.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远离锅炉本体1内壁的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上防磨挡板4远离锅炉本体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板7,下防磨挡板5远离锅炉本体1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另一侧相互铰接,且第一连接板7和
第二连接板8相铰接的一侧朝向水冷管2方向倾斜,使上防磨挡板4、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和下防磨挡板5之间首尾相互铰接并形成m型。
25.为减缓杂质颗粒对上防磨挡板4的冲击力,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远离水冷管2的表面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9,即上防磨挡板4和下防磨挡板5之间呈弹性连接,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9,以使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之间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相对角度,当杂质颗粒在下落过程中撞击上防磨挡板4时,通过弹性支撑件9的弹性作用力,对杂质颗粒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也避免了上放膜挡板磨损过快的情况。
26.弹性支撑件9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7且绕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之间铰接线呈圆弧状延伸的固定套筒10、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8且滑动插接于固定套筒10内的插接杆11、设置于固定套筒10内壁且抵接于插接杆11端部的支撑弹簧12,插接杆11绕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之间铰接线呈圆弧状延伸且与固定套筒10相配合,在固定套筒10、插接杆11和支撑弹簧12的配合下,以使支撑弹簧12处于固定套筒10内对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之间进行弹性支撑,减少与锅炉本体1内直接接触的情况。
27.固定套筒10内壁远离第一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3,插接杆11位于固定套筒1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4,第二限位环14移动抵接于第一限位环13,在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14的配合下,以对固定套筒10和插接杆11之间进行限定,减少插接杆11脱离固定套筒10的情况,使得弹性支撑件9整体更加稳定。
2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锅炉的水冷壁的防磨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29.通过上防磨挡板4、下防磨挡板5、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在水冷管2外侧围合形成腔体,以减少杂质颗粒在下落过程中直接撞击水冷管2,导致水冷管2磨损严重的情况,也减少了杂质颗粒在水冷管2上堆积的情况,且当杂质颗粒在下落过程中撞击上防磨挡板4时,通过弹性支撑件9的弹性作用力,对杂质颗粒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也避免了上放膜挡板磨损过快的情况。
3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