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5963发布日期:2022-03-23 16:0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且外火盖装配于外火盖座上,内火盖装配于内火盖座上,实现整个燃烧器的装配,但是现有的外火盖座由于包含了外环火分火腔,因此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额外加工外环火分火腔的部分,增加了模具的制造难度,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气槽设于炉头上,可以省去外环火盖座,直接将出气槽输出的燃气进入外环火盖,提高了燃气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清洁,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和中心火盖座,其特征在于:中心火盖座通过连接板体连接炉头,炉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气槽,连接板体内设有外环火引射孔,燃气经外环火引射孔由出气槽输出,实现燃气的稳定输送;通过将出气槽设于炉头上,可以省去外环火盖座,直接将出气槽输出的燃气进入外环火盖,提高了燃气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清洁,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6.进一步,外环火引射孔相向设置,出气槽与外环火引射孔一一对应,便于燃气达到出气槽后快速扩散,提高燃气的输送效率。
7.进一步,连接板体上设有中心火引射孔,中心火引射孔连通中心火盖座,通过中心火引射孔便于将燃气输送至中心火盖座,实现对中心火盖的供气。
8.进一步,连接板体与炉头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通道,空气进气通道便于空气进入挡圈与中心火盖座之间的空间内,提高中心火盖处燃气的燃烧效率。
9.进一步,连接板体上设置有通槽,通槽的设计便于在进行底座与炉头装配时,将底座上的定位柱限位于通槽内,提高了炉头与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炉头上设置有挡圈,挡圈的设计可以对外环火盖进行限位,使出气槽输出的气体全部进入外环火盖内,同时便于外环火盖的装配。
11.进一步,燃烧器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喷嘴座、进气板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座,进气板体设有中心火进气通道和外环火进气通道,中心火进气通道连通第一喷嘴座,外环火进气通道通过输气管连通第二喷嘴座,进气板体上的中心火进气通道和外环火进气通道可以将燃气分别输送至第一喷嘴座和第二喷嘴座上,经第一喷嘴座和第二喷嘴座上的喷嘴将燃气分别输入中心火引射孔和外环火引射孔内。
12.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和热电偶的通孔,通过将定位柱插入通槽内,不仅可以实现炉头与底座之间的定位,而且可以将点火针和热电
偶安装于通孔内,不需要沿着底座或炉头额外开设用于安装点火针和热电偶的通孔,便于炉头与底座的加工制造。
13.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脚和定位杆,用于燃烧器的固定安装,支撑脚和定位杆提高了燃烧器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将出气槽设于炉头上,可以省去外环火盖座,直接将出气槽输出的燃气进入外环火盖,提高了燃气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清洁,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16.2、通槽的设计便于在进行底座与炉头装配时,将底座上的定位柱限位于通槽内,提高了炉头与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7.3、挡圈的设计可以对外环火盖进行限位,使出气槽输出的气体全部进入外环火盖内,同时便于外环火盖的装配。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的效果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头的效果图;
21.图3为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效果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炉头;101-中心火盖座;102-挡圈;104-出气槽;105-通槽;106-空气进气通道;107-连接板体;108-中心火引射孔;109-外环火引射孔;
26.2-底座;201-定位柱;202-第一喷嘴座;203-第二喷嘴座;204-进气板体;205-中心火进气通道;206-外环火进气通道;207-输气管;208-支撑脚;209-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1、中心火盖座101和底座2,中心火盖座101通过连接板体107连接炉头1,并装配于底座2上。
31.如图2至图4所示,炉头1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气槽104,出气槽104贯穿炉头1的顶面。
出气槽104可以沿中心火盖座101的一侧对称设置两个,也可以沿中心火盖座1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本技术中优先采用四个出气槽104,且两两一组分别对称设于中心火盖座101的两侧。
32.连接板体107内设有外环火引射孔109,燃气经外环火引射孔109由出气槽104输出,实现燃气的稳定输送;通过将出气槽104设于炉头1上,可以省去外环火盖座,直接将出气槽104输出的燃气进入外环火盖,提高了燃气输送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清洁。外环火引射孔109相向设置,出气槽104与外环火引射孔109一一对应,便于燃气达到出气槽104后快速扩散,提高燃气的输送效率。外环火引射孔109的数量与出气槽104的数量一致。
33.连接板体107上设有中心火引射孔108,中心火引射孔108连通中心火盖座101,通过中心火引射孔108便于将燃气输送至中心火盖座101,实现对中心火盖的供气。本技术中的中心火引射孔108数量为1个。连接板体107上设置有通槽105,通槽105的设计便于在进行底座2与炉头1装配时,将底座2上的定位柱201限位于通槽105内,提高了炉头1与底座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板体107与炉头1之间形成空气进气通道106,空气进气通道106便于空气进入挡圈102与中心火盖座101之间的空间内,提高中心火盖处燃气的燃烧效率。
34.炉头1上设置有挡圈102,挡圈102的设计可以对外环火盖进行限位,使出气槽104输出的气体全部进入外环火盖内,同时便于外环火盖的装配。
35.如图5和图6所示,燃烧器还包括底座2,底座2上设有第一喷嘴座202、进气板体204和至少一个第二喷嘴座203,进气板体204设有中心火进气通道205和外环火进气通道206,中心火进气通道205连通第一喷嘴座202,外环火进气通道206通过输气管207连通第二喷嘴座203,进气板体204上的中心火进气通道205和外环火进气通道206可以将燃气分别输送至第一喷嘴座202和第二喷嘴座203上,经第一喷嘴座202和第二喷嘴座203上的喷嘴将燃气分别输入中心火引射孔108和外环火引射孔109内。本技术中的第一喷嘴座202数量为1个,与中心火引射孔108相对应,第二喷嘴座203为4个,分别与外环火引射孔109对应,本技术中将第一喷嘴座202和其中的两个第二喷嘴座203设于靠近进气板体204的一侧,另一侧设置两个第二喷嘴座203,各个第二喷嘴座203之间通过输气管207连通,实现外环火进气通道206同时将燃气分配至各个第二喷嘴座203。
36.底座2上设置有定位柱201,定位柱201上设有用于安装点火针和热电偶的通孔,通过将定位柱201插入通槽105内,不仅可以实现炉头1与底座2之间的定位,而且可以将点火针和热电偶安装于通孔内,不需要沿着底座2或炉头1额外开设用于安装点火针和热电偶的通孔,便于炉头1与底座2的加工制造。
37.底座2上设置有支撑脚208和定位杆209,用于燃烧器的固定安装,支撑脚208和定位杆209提高了燃烧器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