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热水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2.真空锅炉是一种热水锅炉,也叫真空热水机,真空锅炉主要用于民用供热,具体可应用于酒店宾馆、住宅小区、商业场所等场合进行采暖、卫生热水供暖,而真空热水锅炉在燃烧后排出的气体中依旧含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利用的话则会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因而对于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则有着一定的需求;
3.现有的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大多都是直接将燃烧后的气体送入换热结构的管路中进行换热,而锅炉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中会掺杂一些粉尘,从而容易在管路内堆积,不仅影响结构的正常换热,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箱与储液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且过滤箱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过滤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卡接有过滤架,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贯穿过滤架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扫刷,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过滤腔的底端设置有排渣口,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排渣口对应位置设置有闸板,且过滤箱内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过滤腔与进气腔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进气腔连通,且换热管的另一端且位于储液箱外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嵌套在换热管外侧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与换热管相接位置设置有清洁层,且移动架上设置有刮铲,所述储液腔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块,所述储液箱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输出端与丝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电机。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固定座与过滤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过滤架上的滤网由上而下分别为细滤网与粗滤网。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转动杆贯穿过滤架的中心位置,且转动杆与过滤架相接位置设置定位套筒。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清扫刷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过滤架的顶部与底部,两组所述清扫刷的刷毛均与过滤架的顶部底部表面相贴合,所述清扫刷上设置有磁铁,且清扫刷通过磁铁吸附
固定在转动杆外表面。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换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步设置在储液腔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清洁层以及刮铲均与换热管的表面为贴合设置,且清洁层的材质为金属丝。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储液箱的外表面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接头与排水管接头。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过滤箱的外表面一侧与过滤腔对应位置设置有密封门。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进气口、进气腔、换热管、储液箱、储液腔等结构的配合,可以稳定的将锅炉燃烧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将燃烧后的气体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可以实现稳定的余热再利用的目的,通过设置的过滤箱结构,既能稳定对将燃烧后气体进行过滤工作,将一些粉尘过滤下来,避免对换热管路结构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便捷的对过滤架进行清理工作,保证过滤架的过滤下效率,而且也可以保证排放出去的气体不会造成空气粉尘污染,通过设置的电机、丝杆、螺块、移动架、清洁层、刮铲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对换热管表面进行便捷的清理工作,能够将一些粘附的水垢清理掉,从而保证了换热管稳定的换热效率,延长设备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正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过滤架结构俯视图。
25.图例说明:
26.1、过滤箱;2、储液箱;3、过滤腔;4、进气口;5、固定座;6、过滤架;7、转动杆;8、清扫刷;9、转盘;10、把手;11、排渣口;12、闸板;13、进气腔;14、连通管;15、储液腔;16、换热管;17、排气管;18、移动架;19、清洁层;20、刮铲;21、凹槽;22、丝杆;23、螺块;24、电机;25、进水管接头;26、排水管接头;27、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箱1与储液箱2,过滤箱1内设置有过滤腔3,且过滤箱1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3连通的进气口4,过滤腔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上卡接有过滤架6,过滤箱1内设置有贯穿过滤架6的转动杆7,转动杆7的外表面设置设置有清扫刷8,转动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9,转盘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过滤腔3的底端设置有排渣口11,过滤箱1的底部与排渣口11对应位置设置有闸板12,且过滤箱1内设置有进气腔13,过滤腔3与进气腔13之间通过连通管14相连通,储液箱2内设置有储液腔15,储液腔15内设置有换热管16,换热管16的一端与进气腔13连通,且换热管16的另一端且位于储液箱2外侧设置有排气管17,储液腔15内设置有嵌套在换热管16外侧的移动架18,移动架18上与换热管16相接位置设置有清洁层19,且移动架18上设置有刮铲20,储液腔15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22,丝杆22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块23,储液箱2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输出端与丝杆22一端固定连接的电机24。
30.进一步方案中,固定座5与过滤架6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过滤架6上的滤网由上而下分别为细滤网与粗滤网,两组过滤架6上分别设置成粗滤网与细滤网可以很好的对锅炉燃烧后排放出来的气体进行过滤工作,保证了后续预热利用的结构内不易出现粉尘堆积,从而导致结构无法稳定换热的情况出现,保证了结构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1.进一步方案中,转动杆7贯穿过滤架6的中心位置,且转动杆7与过滤架6相接位置设置定位套筒,定位套筒固定安装在过滤架6的中心处,转动杆7穿过定位套筒可以稳定定位同时也可以便捷抽取,方便定期对过滤架6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操作。
32.进一步方案中,清扫刷8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过滤架6的顶部与底部,两组清扫刷8的刷毛均与过滤架6的顶部底部表面相贴合,清扫刷8上设置有磁铁,且清扫刷8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转动杆7外表面,两组清扫刷8的设置可以同时对过滤架6上的滤网进行清扫工作,可以将过滤下来的粉尘进行清洁工作,同时清扫刷8的刷架设置为磁铁,磁铁可以吸附在金属材质的转动杆7上,可以保证转动杆7能够带动清扫刷8转动的同时,可以可以便捷拆卸,从而能够进行过滤架6的定期维护或者更换操作。
33.进一步方案中,换热管16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步设置在储液腔15内,通过多个换热管16的设置,可以使锅炉排出来的气体可以更加均匀分散进行换热工作,从而可以提升换热效率。
34.进一步方案中,清洁层19以及刮铲20均与换热管16的表面为贴合设置,且清洁层19的材质为金属丝,刮铲20的设置可以配合移动架18将粘附在换热管16外表面的水垢铲掉,同时清洁层19可以进行二次擦拭,金属丝材质的清洁层19除垢更加有效。
35.进一步方案中,储液箱2的外表面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接头25与排水管接头26,通过结构的设置可方便进行进水以及换热后的热水排出。
36.进一步方案中,过滤箱1的外表面一侧与过滤腔3对应位置设置有密封门27,密封门27的设置既能保证过滤腔3的密封性,同时也可以便捷打开,方便对过滤架6进行维护或
者更换。
37.工作原理:在使用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时,锅炉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排放出去,气体中依旧含有大量的热量,将进气口4与锅炉的排气结构对接,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过滤腔3内,通过过滤架6过滤掉燃烧后产生的粉尘,过滤后的气体通过连通管14进入进气腔13内,并进入多个换热管16中与储液腔15内的水进行换热,最后换热完成后的气体从排气管17排放出去,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带动清扫刷8对过滤架6表面的滤网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灰尘掉落到排渣口11处,打开闸板12即可将粉尘排出,启动电机24,电机24驱动丝杆22转动,丝杆22通过螺块23带动移动架18移动,移动架18带动刮铲20将沉积在换热管16表面的水垢铲除,同时清洁层19对换热管16表面进行二次清洁工作,避免水垢堆积影响换热管16的正常换热性能。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