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4209发布日期:2022-10-22 02:1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2.化燃烧设备可以使燃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完全燃烧,对改善燃烧过程、降低反应温度、促进完全燃烧、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环境友好的过程,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已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催化燃烧设备存在不足之处,排放气体中的将热量不能高效的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环境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存在不足之处,排放气体中的将热量不能高效的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增加了环境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基座、催化燃烧设备、蓄水箱、冷却罐和换热机构,所述催化燃烧设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右侧,所述蓄水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左侧,所述冷却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催化燃烧设备的顶部,所述换热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罐的内腔顶部。
6.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前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右后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前侧壁上侧镶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所述蓄水箱贯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冷却罐的内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且沿所述冷却罐的内侧壁一周依次排列,所述冷却罐的内侧壁下侧一体成型有分流板,且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下方,所述冷却罐的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与催化燃烧设备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罐的外侧壁右上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8.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顶部开有通孔,且均匀分布。
9.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出水管、基体、螺旋杆和进水管,所述基体位于分流板的上方,所述基体的外侧壁左上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延伸至冷却罐的外部,所述基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基体的外侧壁左下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延伸至冷却罐的外部,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且沿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一周依次排列,且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
10.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回水管的末端通过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末端与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联接头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环保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设备
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罐的内腔,使其与换热机构的基体外侧壁相接触,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蓄水箱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输送到基体的内腔,使冷水在基体的内腔流动,将废气中的热量通过基体传递到冷水中,进行热传导,使冷水加热成热水,通过出水管,将热水传输到回水管中,通过回水管引入蓄水箱中,与冷水接触进行热传导,冷却,再进行运输,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到蓄水箱中,便于后期使用,通过基体内的水流,带动螺旋杆旋转,对水体进行搅拌,便于热量的传递,通过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能够降低废气的流动速度和打乱运动轨迹,延长了与基体的接触的时间,使热传导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热量回收的效率,进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且降低了环境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很好的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00、基座;200、催化燃烧设备;300、蓄水箱;310、水泵;320、回水管;330、控制面板;400、冷却罐;410、第一缓冲板;420、分流板;421、通孔;430、进气管;440、排气管;500、换热机构;510、出水管;520、基体;521、第二缓冲板;530、螺旋杆;54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催化燃烧装置,能够高效的回收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且降低了环境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很好的保护了环境,请参阅图1-3,包括基座100、催化燃烧设备200、蓄水箱300、冷却罐400和换热机构500;
18.请参阅图1,基座100用于催化燃烧设备200和蓄水箱300的安装;
19.请再次参阅图1,催化燃烧设备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右侧,催化燃烧设备200用于冷却罐400的安装;
20.请再次参阅图1,蓄水箱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100的顶部左侧,蓄水箱300用于水体的储存;
21.请参阅图1-2,冷却罐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催化燃烧设备200的顶部,冷却罐400用于换热机构500的安装;
22.请参阅图3,换热机构500固定连接在冷却罐400的内腔顶部,换热机构500用于热传导。
23.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提高动力,蓄水箱300的顶部前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310,蓄水箱300的顶部右后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回水管320,蓄水箱300的前侧壁上侧镶嵌有控制面板330,水泵310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蓄水箱300贯穿固定连接。
24.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便于废气热量的回收,冷却罐400的内侧壁上下两侧均固
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410,且沿冷却罐400的内侧壁一周依次排列,冷却罐400的内侧壁下侧一体成型有分流板420,且位于第一缓冲板410的下方,冷却罐400的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气管430,且进气管430的末端与催化燃烧设备200的出气口固定连接,冷却罐400的外侧壁右上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40。
25.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分散废气,便于与基体520相接触,分流板420的顶部开有通孔421,且均匀分布。
26.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便于对废气中的热量回收收集,换热机构500包括出水管510、基体520、螺旋杆530和进水管540,基体520位于分流板420的上方,基体520的外侧壁左上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10,且延伸至冷却罐400的外部,基体52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旋杆530,基体520的外侧壁左下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40,且延伸至冷却罐400的外部,基体520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521,且沿基体520的外侧壁一周依次排列,且位于进水管540和出水管510之间。
27.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水体能够循环流动,出水管510的末端与回水管320的末端通过联接头固定连接,进水管540的末端与水泵310的输出端通过联接头固定连接。
28.在具体的使用时,催化燃烧设备200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进气管430进入冷却罐400的内腔,使其与换热机构500的基体520外侧壁相接触,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330,启动水泵310运行,通过水泵310提供动力,将蓄水箱300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540输送到基体520的内腔,使冷水在基体520的内腔流动,将废气中的热量通过基体520传递到冷水中,进行热传导,使冷水加热成热水,通过出水管510,将热水传输到回水管320中,通过回水管320引入蓄水箱300中,与冷水接触进行热传导,冷却,再进行运输,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到蓄水箱300中,便于后期使用,通过基体520内的水体流动,带动螺旋杆530旋转,对水体进行搅拌,便于水体均匀受热,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通过第一缓冲板410和第二缓冲板521,能够降低废气的流动速度和打乱运动轨迹,延长了与基体520的接触的时间,使热传导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热量回收的效率,进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且降低了环境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