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9181发布日期:2023-07-27 20:2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液焚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含有复杂有机物的高含盐废液广泛存在于化工、制药和石化等行业,常规的蒸馏结晶方法难以达到环保要求,一般均是采用高温焚烧分解方法。

2、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6089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立式的焚烧炉和余热锅炉,焚烧炉顶部的烟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焚烧炉的底部设有熔盐池、燃烧机和含盐废液入口,燃烧机位于熔盐池上方并靠近熔盐池,含盐废液入口设有废液喷嘴,废液喷嘴的喷射位置位于燃烧机上方并靠近燃烧机。

3、工作时,将含盐废液从含盐废液入口通过废液喷嘴进入焚烧炉中,燃烧机对含盐废液进行燃烧,且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上升,并通过管路进入余热锅炉中,实现余热利用。而绝大部分熔融态盐依靠自身重力掉入熔盐池中,被高温熔盐分解,而高温熔盐分解后产生的挥发物质进一步被焚烧处理。但将含盐废液直接通过燃烧机进行高温焚烧,燃烧机需要焚烧尽含盐废液中杂质的压力较大,且烟气中仍会存有未能燃烧干净的有机物,导致含盐废液焚烧处理的精度较低。

4、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公开了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竖直设置的低温段炉10、重力沉降室150、高温段炉30和余热锅炉40,低温段炉10内设置低温燃烧器11和有若干喷枪12,若干喷枪12位于低温段炉10的顶端,低温段炉10的侧壁通过连接管50与重力沉降室150连通,连接管50位于低温段炉10的顶部,重力沉降室150的底部通过灰斗60与高温段炉30的底端连通,高温段炉30内设置有高温燃烧器31,高温段炉30通过排烟管与余热锅炉40连接。

5、工作时,利用低温燃烧器11将低温段炉10内温度升温至500℃左右,高含盐废液通过喷枪12进入低温段炉10内进行裂解。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盐灰渣沉淀在低温段炉10底部,而裂解后的烟气上移并通过连接管50进入重力沉降室150进行沉降,沉降后的烟气进入到高温段炉30。此时高温段炉30在高温燃烧器31的作用下温度达到1100℃以上,未完全裂解的烟气进入高温段炉30内进行完全燃烧降解有机物,并将低温状态下未裂解去除的盐进行去除,使得含盐废液得到充分处理,低温段炉10及重力沉降室150也减轻高温段炉30焚烧烟气中杂质的压力,最终将在高温段炉30中焚烧完成的烟气通过排烟管进入余热锅炉40中并排出。

6、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通过低温焚烧过后的烟气经过连接管进入重力沉降室时,烟气中的杂质易沉降附着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当连接管的内壁上堆积较多杂质后,使得连接管的空间减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连接管进入重力沉降室的烟气的量减少,从而降低处理含盐废液的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连接管内壁上易粘黏沉降较多的杂质,从而影响烟气的通过,进而降低处理含盐废液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含盐废液焚烧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低温段炉、沉降室、高温段炉和余热锅炉,所述低温段炉内设有低温燃烧器和若干喷枪,所述喷枪位于低温段炉的顶部,所述低温段炉的侧壁通过连接管与沉降室连通,所述沉降室的底部通过灰斗与高温段炉的底端连通,所述高温段炉内设置有高温燃烧器,所述高温段炉通过排烟管与余热锅炉连,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周向侧壁与连接管的内壁抵接,所述移动框可在连接管中移动,所述移动框远离低温段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水平设置且移动杆远离移动框的一端伸出沉降室的侧壁。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利用低温燃烧器使得低温段炉内温度升高,高含盐废液通过喷枪进入低温段炉内进行裂解。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盐灰渣沉淀在低温段炉底部,而裂解后的烟气上移并通过连接管进入沉降室进行沉降,烟气中的杂质沉降在沉降室底部的灰斗中,而沉降后的烟气进入到高温段炉。此时高温段炉在高温燃烧器的作用下温度升高,未完全裂解的烟气进入高温段炉内进行完全燃烧降解有机物,并将低温状态下未裂解去除的盐进行去除,使得含盐废液得到充分处理,最终将在高温段炉中焚烧完成的烟气通过排烟管进入余热锅炉中并排出。

5、而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沉降室时,烟气易在连接管中沉降并将灰尘中的杂质附着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拉动移动杆,使得移动框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框的外壁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抵贴滑移,进而将连接管上附着的杂质刮取下来,实现对连接管内壁的清理,使得连接管上不会附着过多杂质而影响烟气的通过,进而使得处理含盐废液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6、可选的,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起到限制作用,使得移动杆不会完全进入沉降室中,即始终能够在沉降室的外部实现移动框的移动,操作便捷。

8、可选的,所述沉降室远离低温段炉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供移动杆穿设的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与移动杆的侧壁抵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杆移动时,移动杆在移动孔中移动,移动杆的侧壁与防护垫发生抵贴滑移,相较于移动杆的侧壁直接在移动孔的内壁上抵贴滑移,防护垫起到防护作用,使得移动杆的侧壁上不易发生磨损,延长了移动杆的使用寿命。

10、可选的,所述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沉降室的外侧壁固定,另一端与限位块靠近沉降室的一侧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移动杆,带动移动框向靠近沉降室的方向移动时,使得弹簧被拉伸发生形变,接着撤销拉动移动杆的力,弹簧恢复形变,使得移动框迅速复位,操作便捷。当弹簧带动限位块向靠近沉降室的方向移动时,弹簧也起到缓冲限制的作用,即使得限位块不会与沉降室的外壁发生撞击,从而使得沉降室不易被破坏。

12、可选的,所述移动框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块插设在移动槽中并可在移动槽中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框移动时,移动块在移动槽中移动,移动槽的内壁对移动块起到限制导向的作用,使得移动框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即移动框的外侧壁始终保持与连接管的内壁抵接的状态,增加了移动框移动的稳固性。

14、可选的,所述移动框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与连接管的内壁抵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框移动时,毛刷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抵贴滑移,毛刷不仅到防护作用,使得移动框的外侧壁不直接与连接管的内壁抵贴滑移,从而使得移动框的外侧壁与连接管的内壁不易发生磨损,延长了移动框的使用寿命,也使得清理连接管内壁更加干净。

16、可选的,所述沉降室的顶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连接管的下方且与沉降室靠近低温段炉的一侧内壁抵接,所述移动框远离低温段炉的一侧设置有抵推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抵推杆的移动轨迹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移动杆,当抵推杆与连接杆抵接时,移动杆继续向远离低温段炉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抵推杆推动连接杆带动配重块向靠近沉降室中心的方向转动。当撤销拉动移动杆的力,弹簧带动移动杆迅速复位后,连接杆在短时间内失去支撑,使得配重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复位,从而撞击沉降室的内壁,从而使得沉降室发生振动,便于将沉降室内壁上附着的杂质的抖落下来,实现对沉降室内壁的清理。

18、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连接管的内顶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沉降室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伸至低温段炉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含盐废液通过喷枪进入低温段炉时,导向板起到遮挡导向的作用,使得部分向连接管的方向喷洒的含盐废液会喷洒在导向板的顶壁上,并沿着导向板的倾斜方向下流,便于含盐废液进入低温段炉中,同时也使得未能经过低温处理的含盐废液不会通过连接管进入沉降室内,不会影响处理含盐废液的精度。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沉降室时,烟气易在连接管中沉降并将灰尘中的杂质附着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拉动移动杆,使得移动框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框的外壁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抵贴滑移,进而将连接管上附着的杂质刮取下来,实现对连接管内壁的清理,使得连接管上不会附着过多杂质而影响烟气的通过,进而使得处理含盐废液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22、2、拉动移动杆,带动移动框向靠近沉降室的方向移动时,使得弹簧被拉伸发生形变,接着撤销拉动移动杆的力,弹簧恢复形变,使得移动框迅速复位,操作便捷。当弹簧带动限位块向靠近沉降室的方向移动时,弹簧也起到缓冲限制的作用,即使得限位块不会与沉降室的外壁发生撞击,从而使得沉降室不易被破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