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5223发布日期:2024-11-05 16:5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光伏面板行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品和特殊气体,生产环节持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工艺废气。工艺废气需要与生产工艺同步进行收集、治理和排放,废气处理系统及设备是客户生产工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产能利用率、产品良率、员工职业健康及生态环境。故在生产线上都已经用电子废气处理设备(local scrubber)来处理生产线中各个工艺产生的废气。有机废气的净化分为回收型技术和销毁型技术。回收型技术包括吸收、吸附、冷凝、分离等;而销毁型技术包括燃烧、生物降解、光催化、等离子、臭氧等。

2、反应釜在废弃处理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段工艺气体进入反应装置后,气体混合物在反应腔内经过加热元件产生高温等离子火焰发生化学反应,由于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粉尘、碳化硅颗粒、氢气等,会产生大量硅类化合物结晶体以及杂质堆积在反应腔,不利于大粉尘量的工艺处理,而且腔体内硅类化合物结晶体及杂质容易与水形成淤泥,进一步粉尘累积结晶成块状然后堆积,造成堵管,从而导致设备处理效率不够理想。所以对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能够使得废气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反应效率和除废效率,与此同时,有利于粉尘的沉积排废,减少反应腔内壁堆积。

2、本技术可以这样实现: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有废气入口和点火器;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连接于所述端盖的下方,所述反应釜包括多级反应腔体,所述多级反应腔体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且与所述废气入口连通的多级反应腔;每级所述反应腔体包括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上端部分伸入所述外腔体内,以在所述外腔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形成溢流槽;级所述反应腔体均设有与对应所述反应腔连通的空气入口、进水口和排废口,所述空气入口朝向所述内腔体内吹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废口均与所述溢流槽连通。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多级反应腔,废气可在多级反应腔内反应,通过设置多级反应腔相对单一反应腔能够增大反应腔总体容量,为反应提供反应空间,以使得反应更加充分,有利于大粉尘量的工艺处理。

5、而且每级反应腔均设有对应的空气入口,这样每级反应腔均能够通入空气以促进燃烧和进行吹扫,从而能够增加废气与空气的接触空间和时间,使得废气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反应效率,同时每级反应腔均形成有溢流槽以及与溢流槽连通的进水口和排废口,从而能够对每级反应腔反应的粉尘进行溶解并排出,防止粉尘累积结晶然后沉积造成堵塞,而且溢流槽内水溢流也能够对多级反应腔的内壁进行冲刷,从而进一步防止反应腔内壁堆积而导致堵塞,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反应釜的降温,以提高废气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釜包括形成第一反应腔的第一反应腔体和形成第二反应腔的第二反应腔体,所述第一反应腔设在所述第二反应腔上方且与所述废气入口连通。废气能够在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充分反应燃烧,从而使得废气能够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应腔体包括第一外腔体和第一内腔体,所述第一内腔体的上端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外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外腔体之间形成第一溢流槽,所述第一反应腔体设有第一空气入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废口,所述第一空气入口设在所述第一内腔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水口设在所述第一外腔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排废口设在所述第一外腔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空气入口设在所述第一内腔体伸出所述第一外腔体的部分侧壁上,并倾斜向下吹气。

8、这样废气能够在第一外腔体内扩散开并进行充分反应,也使得反应后产生的粉尘能够更多地下落溶解在第一溢流槽内,防止粉尘随气体流动而造成下游管道堵塞。通过第一空气入口能够实现对第一内腔体的吹扫,防止堆积,也能够增加空气量,使得反应更加充分,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废口能够实现侧部进水和底部排废,提高除废效率。不仅能够实现吹扫第一内腔体的内壁的作用,防止粉尘堆积,也能够延长火焰长度,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腔体形成为直管,且所述第一内腔体与所述点火器的火焰喷出口同轴设置。从而有助于增加火焰长度,使得反应更充分,提高除废效率。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反应腔体包括第二外腔体和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的上端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外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外腔体之间形成第二溢流槽,所述第二反应腔体设有第二空气入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废口,所述第二空气入口设在所述第二外腔体的顶壁上以朝向所述第二内腔体内吹气,所述第二进水口设在所述第二外腔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废口设在所述第二外腔体的底壁上。通过第二空气入口能够实现对第二内腔体的吹扫,防止堆积,也能够增加空气量,使得反应更加充分,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废口能够实现侧部进水和底部排废,提高除废效率。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体的进口内。这样能够保证废气从第一内腔体更多地顺利流向第二内腔体,保证第二反应腔进口的气压以及第二反应腔内废气的流速。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内腔体包括反应部和喷淋部,所述反应部连接于所述喷淋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外腔体内,所述反应部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倒锥形结构能够减小粉尘附着,而且当大块粉尘沉积在倒锥形结构时,也能够沿着内壁滑落,防止直接砸落向水箱而造成损坏。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部设有多个所述喷淋管,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喷淋管呈对立设置,每个所述喷淋管相对所述喷淋部的延伸方向呈第一角度倾斜向下喷淋,所述第一角度不小于45度。不仅能够对喷淋部进行冲刷和降温,防止其内壁大量粉尘堆积和形成结构,而且能够在两个喷淋管喷淋的对夹角处能够形成水膜,可防止回流,也能够进一步地对废气进行溶解。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溢流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溢流槽的高度。在进行点火时需确保第一溢流槽和第二溢流槽处于满水状态,而上述设置能够确保第二溢流槽蓄满水时第一溢流槽已蓄满水,由此在两个溢流槽均蓄满水时可进行点火,以对进入的废气进行高温分解和溶解有害物质和粉尘,而且第一反应腔内液柱的高度低于第二反应腔内液柱的高度,使得第一反应腔内位于第一溢流槽上方的留存空间较大,对刚通入的废气有缓冲作用,能够为点火以及反应提供足够空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而且能够使得刚反应产生的较多的灰尘溶解在第二溢流槽内,减少粉尘在腔体内壁的堆积,同时第二反应腔内位于第二溢流槽上方的留存空间减小,以能够保证第二反应腔进口处的气压和气体流速,保证气体顺利流通。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级所述反应腔体均设有所述外腔体的周向间分布的多个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邻近所述外腔体的底壁设置。不仅能够增加进水速率,也能够从溢流槽的多个位置进水,有利于对溢流槽内不同位置沉积的淤泥冲刷,提高冲刷效果,防止堆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