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机,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颗粒燃烧炉是以木肩、秸杆等生物质作为燃烧的燃烧装置。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一般包括料斗、进料管和炉膛。待燃烧的生物质固体颗粒直接经由进料管加入炉膛中。然而,当生物质质固体颗粒的湿度较大时,这种直接将生物质加入炉膛的方式难以进行快速且充分的燃烧,造成燃烧效率较低,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热量。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生物质固体颗粒进行预先干燥的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以实现充分且快速的燃烧。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其包括机体、料斗、炉膛、鼓风机、进料结构,所述料斗、鼓风机和进料结构设于所述机体,所述炉膛设于所述机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热箱、导热槽和通风管,所述进料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其中,
[0005]所述料斗设于所述机体的上部,所述料斗用于装载待进料的生物质固体颗粒,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进料口 ;
[0006]所述第一进料管连接于所述料斗的进料口,并与所述料斗相通,所述第一进料管还装设有第一输料盘;
[0007]所述第三进料管设于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三进料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进料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所述第一进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炉膛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管内还装设有第二输料盘,所述第一输料盘和第二输料盘均由一电机带动以将待进料的生物质固体颗粒送入炉膛;
[0008]所述储热箱靠近所述炉膛设置,并与所述炉膛相互间隔,所述储热箱具有一中空空间以储存由炉膛传递的热量;
[0009]所述导热槽设于所述第三进料管的下方,所述导热槽为具有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三进料管置于所述导热槽的槽状结构内,所述导热槽的一端与所述储热箱相连通;
[0010]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热箱,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鼓风机;
[0011]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机体的下部,所述鼓风机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向炉膛进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以形成依次流经通风管、储热箱、导热槽的气流;
[0012]所述炉膛用作燃烧场所。
[0013]其中,所述电机还设有链条,所述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盘及第二输料盘,所述第一输料盘和第二输料盘通过所述电机同步转动。
[0014]其中,所述导热槽为槽钢。
[0015]其中,所述第三进料管与所述导热槽相接触
[0016]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进料管为倾斜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炉膛附近设有储热箱,该储热箱将炉膛传递的热量收集并存储,所述第三进料管置于所述导热槽的槽状结构内,所述导热槽的一端与所述储热箱相连通,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热箱,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以形成依次流经通风管、储热箱、导热槽的气流,这样形成的气流可将所述储热箱中收集存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三进料管,从而使得第三进料管中的生物质固体颗粒进行充分的干燥,从而可保证充分且快速的燃烧,提高了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的燃烧效率。
[0018]由于所述第三进料管与所述导热槽相接触,以更快加速热量的传递,使得生物质固体颗粒更块的干燥。
[0019]由于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进料管为倾斜设置,此时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为“Z”或反“Z”形连接,因而节省了所述进料结构的使用空间,减少了所述燃烧炉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的剖面图。
[0022]图3为图1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中的导热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中的导热槽的剖面图。
[0024]在附图1至附图4中,I表示机体;2表示料斗;2a表示进料口 ;3表示电机;4表示链条;5表示鼓风机;6表示通风管;7a表示第一进料管;7b表示第二进料管;7c表示第三进料管;8表示炉膛;9a表示第一输料盘;9b表示第二输料盘;10表示储热箱;11表示导热槽。
[0025]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所述生物质固体颗粒燃烧炉包括机体1、料斗2、鼓风机5、通风管6、进料结构、炉膛8、储热箱10和导热槽11。所述料斗2、鼓风机5和进料结构设于所述机体I。所述炉膛8设于所述机体I的一侦U。所述进料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料管7a、第二进料管7b和第三进料管7c。所述料斗2设于所述机体I的上部。所述料斗2为内部空心且上下端均开口的结构。所述料斗2的底部的开口定义为进料口 2a。所述料斗I用于装载待进料的生物质固体颗粒。
[0028]所述第一进料管7a连接于所述料斗2的进料口 2a,并与所述料斗2相通。所述第一进料管7a和第三进料管7c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进料管7b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进料管7c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7a的下方。此时,相当于所述第一进料管7a、第二进料管7b和第三进料管7c为“Z”或反“Z”形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7a、第二进料管7b和第三进料管7c均为管状的空心结构。所述第三进料管7c设于所述第一进料管7a的下方。所述第三进料管7c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进料管7c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料管7b与所述第一进料管7a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