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54472发布日期:2019-06-19 00:2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以及控制该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器已经成为家庭和办公场所改善环境的必备电器之一。

空调器出现故障时,需售后人员进行维护,但售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时无法快速确定故障所在,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维修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解决了无法快速定位故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空调器和控制终端,所述空调器和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空调器进行自身故障检测,并在检测出故障时发送故障码给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故障码,获得故障器件,并查询预设的器件-物料号对照表,获得故障器件对应的物料号,并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终端发送控制信息至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控制命令,并执行相应操作。

又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终端发送查询信息至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信息,生成查询命令,查询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并将查询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显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空调器开机运行设定时间后,根据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对空调器划分类别,并将该类别发送给控制终端显示。

再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对空调器划分类别具体包括: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均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一类别;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三个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二类别; 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两个及以下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三类别。

优选的,所述器件-物料号对照表预设在控制终端或远程服务器上。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器和控制终端,所述空调器和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空调器用于进行自身故障检测,并在检测出故障时发送故障码给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故障码,获得故障器件,并查询预设的器件-物料号对照表,获得故障器件对应的物料号,并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和查询信息;所述空调器还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控制命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还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信息,生成查询命令,查询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并将查询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

又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还用于开机运行设定时间后,根据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对空调器划分类别,并将该类别发送给控制终端显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在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均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时,判定自身为第一类别;在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三个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时,判定自身为第二类别;在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两个及以下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时,判定自身为第三类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在空调器检测出故障时,可以快速获知故障码、故障器件、物料号,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并将故障快速定位到物料号,进而便于快速向厂家申请替换器件,实现故障的快速维修/更换,提高维修/更换效率;而且,由于直接将故障定位到物料号,降低了对空调器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降低了维护难度。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在空调器出现问题时,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及时进行维修,提高了维修效率。下面,对空调系统以及该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空调系统主要包括空调器和控制终端,空调器和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参见图1所示。在空调器内部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控制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当然,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独立设置在空调器外部,空调器的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从而实现空调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为能够与空调器进行无线通信的手机、PAD、PC等,用户通过手机、PAD、PC上的APP与空调器进行交互。

当控制终端对空调器进行远程控制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2所示。

步骤S11:控制终端发送控制信息至空调器。

步骤S12:空调器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控制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实现了控制终端对空调器的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终端上安装的APP方便、快速地控制空调器开关以及进行参数调整。例如,用户通过控制终端APP更改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温度、风速、压缩机频率等。

当控制终端对空调器进行远程监控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3所示。

步骤S21:控制终端发送查询信息至空调器。

步骤S22:空调器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查询信息,生成查询命令,查询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并将查询结果发送给控制终端。

步骤S23:控制终端显示接收到的查询结果。

因此,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实现了控制终端对空调器的远程监控。例如,控制终端显示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室内外风机的风速等,便于用户获知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以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更改空调器的参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当空调器需要进行故障检测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4所示。

步骤S31:空调器进行自身故障检测,在检测出故障时发送故障码给控制终端。

步骤S32:控制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故障码,获得故障器件。

控制终端查询预设的故障码-故障器件对照表,获得故障码对应的故障器件。在对照表里,每个故障码对应唯一的一个故障器件。

故障码-故障器件对照表预设在控制终端内,以提高查表速度,便于快速获知故障器件。当然,故障码-故障器件对照表也可以预设在远程服务器上,当需要查表时,控制终端登录远程服务器查表,以减轻控制终端的存储负担。

步骤S33:控制终端查询预设的器件-物料号对照表,获得故障器件对应的物料号,并显示。

控制终端根据故障器件查询器件-物料号对照表,获得该故障器件对应的物料号,并显示故障码、故障器件及物料号。

例如,控制终端上显示:故障码:0010,故障器件:室内温度传感器,物料号:15000210。

器件-物料号对照表预设在控制终端内,以提高查表速度,便于快速获知物料号。当然,器件-物料号对照表也可以预设在远程服务器上,当需要查表时,控制终端登录远程服务器查表,以减轻控制终端的存储负担。在对照表里,每个故障器件对应唯一的一个物料号。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在空调器检测出故障时,可以快速获知故障码、故障器件、物料号,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将故障快速定位到物料号。由于实现了故障快速定位,并定位到物料号,从而便于快速向厂家申请替换器件,实现故障的快速维修/更换,提高维修/更换效率;而且,由于直接将故障定位到物料号,降低了对空调器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降低了维护难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以及空调器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厂家在物料进库时,会对每种物料设置唯一的物料号,便于后期库存管理,通过物料号即可查询到对应物料的详细信息,此为厂家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可参照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空调器的故障检测可以在空调器开机时进行。或者,用户通过控制终端向空调器发送故障检测命令,空调器在接收到控制终端的故障检测命令时开始进行故障检测。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在空调器运行设定时间后,空调器根据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对自身划分类别,并将该类别发送给控制终端显示,便于用户获知该空调器的类别,实现快速、简单的获知空调器的性能。

空调器运行设定时间,是为了在空调器运行稳定后再划分类别,以提高划分类别的准确性。设定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来说,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均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一类别。第一类别的空调器可以认为是性能优秀的空调器。

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三个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二类别。第二类别的空调器可以认为是性能良好的空调器。

若排气温度、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中的两个及两个以下位于对应的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该空调器为第三类别。第三类别的空调器可以认为是性能不及格的空调器。

当然,排气温度对应于排气温度设定范围,压缩机频率对应于压缩机频率设定范围,蒸发器温度对应于蒸发器温度设定范围,冷凝器温度对应于冷凝器温度设定范围。设定范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通过将空调器划分类别并将该类别显示在控制终端,使得非专业人员可以简单、快速、直接地获知空调器的性能。

例如,非制冷专业的用户在购买空调器时,可以直观的了解空调性能,避免因广告误导造成错误的消费认知。

例如,在出货前的性能测试时,非制冷专业的出货员可以快速获知空调器的性能,提高测试速度,从而提高了出货速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