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片以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074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室内调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片以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在居室中,适宜的的温度是提高人们生活感受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冬季采取供暖的方式使室内达到舒适的温度,夏季采用空调制冷的方式使室内达到舒适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普通供暖的换热片包括换热片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三部分组成,换热片采用普通的金属材质,这样的换热片如果在夏季进行制冷,会在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而对换热片的表面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片以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片在夏季制冷时表面产生结露现象从而损害换热片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片,包括:疏水层和中空结构的换热片本体;换热片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疏水层,疏水层用于阻止凝结的水滴与换热片本体接触。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片还包括冷凝水盘,冷凝水盘位于换热片的下方,用于收集换热片上的水滴。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冷凝水盘的表面也设置有疏水层。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片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换热结构用于增大换热片本体的散热面积;换热片本体的外表面以及换热结构的表面均设置有疏水层。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片本体呈矩形片状体;换热片本体的两个矩形面的上端均设置有进口,两个矩形面的下端均设置有出口。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结构包括沟槽;沟槽设置在换热片本体的矩形面上,且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换热片本体长度方向一致。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沟槽为多个,多个沟槽平行间隔的设置在换热片本体上。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上述第一至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片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于换热片本体的下部,支架用于支撑换热片本体。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也设置有疏水层。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疏水层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度。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疏水层为双疏材料层。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双疏材料层对油的滚动角小于10度。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冷水供应机构以及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上述第一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换热片;多个换热片依次连通形成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换热片组,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与进口连通,冷水供应机构的进水口与出口连通。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换热片组为多个,多个换热片组通过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依次与冷水供应机构连通;供水主管的外表面和回水主管的外表面也均设置有疏水层。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加热机构;供水主管通过三通阀与加热机构的出水口和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连通,回水主管通过三通阀与加热机构的进水口和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连通。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加热机构和冷水供应机构均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供水主管或者回水主管连通,用于带动所述供水主管或者回水主管内的水流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片,其在换热片本体上设置有疏水层,由于疏水层对水滴能够产生疏远的作用,潮湿空气中的小水分子团在冷的超疏水表面无法聚集成为大的水分子团,从而不会形成水滴,进而在制冷的情况下,换热片表面不会出现结露现象,解决了换热片在制冷时可能出现的结露现象对换热片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片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片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的换热片本体和疏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疏水层;2-换热片本体3-冷凝水盘4-沟槽;5-进口;6-出口;7-支架;8-冷水供应机构9-供水主管;10-回水主管;11-加热机构;12-动力机构;13-三通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片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片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的换热片本体和疏水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片,包括:疏水层1和中空结构的换热片本体2;换热片本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疏水层1。其中,换热片本体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换热片的本体可以为多个中空结构的圆柱体组成,圆柱体的上部相对的设置有上开口,圆柱体的下部相对的设置有下开口;多个圆柱体串联,下开口端串联,水源从上开口端进入,从下开口端流出;又如:换热片本体可以是两侧面从上端到下端呈现圆弧形,即换热片本体的中部的内部空间最大,从中部到两端空间逐渐变小,这样的结构可以让换热片内部存储的热源或冷源比较大,增加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其中,换热片本体2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凸棱结构,凸棱的延伸方向可以沿着换热片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凸棱有多个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换热片本体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导热性好的铸铁的材料、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材料,通常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疏水层的种类可以为多种,例如:透明的疏水材料涂层,可以为纳米材料涂层,涂抹在换热片本体2的外侧,用于阻止潮湿空气在换热器表面结露。其中,疏水层1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度。所谓接触角,是指气、液、固三项交点处所做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是润湿程度的量度。若接触角<90°,则固体表面是亲水性的,即液体较易润湿固体,其角越小,表示润湿性越好;若接触角>90°,则固体表面是疏水性的,即液体不容易润湿固体,容易在表面上移动。作为改进,疏水层1为双疏材料层,双疏材料层即既疏水又疏油,油滴滴落到双疏材料层上,也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滑落。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双疏材料层对油的滚动角小于10度,即双疏材料层为超双疏材料层。滚动角,是表征一个特定表面润湿性的重要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测量材料表面湿润性的方法,滚动角是指液滴在倾斜表面上刚好发生滚动时,倾斜表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临界角度。当一滴水放置在固体倾斜表面而达到的一种滚动前的临街状态时,固体表面倾斜的角度就是滚动角。疏水层与换热片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通过粘连的方式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疏水层1由于对水能够产生疏远的作用,致使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在疏水层1的表面聚集成水珠附着在换热片的表面,进而在制冷的情况下,换热片表面不会出现结露现象,减少了由于换热片表面结露产生大量的冷凝水,需要专门设置冷凝水管道的步骤,也解决了冷凝水长期浸润换热片使得换热片生锈、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延长了换热片的使用寿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换热片还包括冷凝水盘3,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盘的设置,为从换热片本体2上滴落的水滴提供存放的地方,冷凝水盘3位于换热片的下方,用于收集由于疏水层损坏导致的表面结露形成的水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泠凝水盘的表面也设置有疏水层。由于冷凝水盘3与散热片本体2的距离非常近,所以散热片本体2的温度会传给冷凝水盘3。在散热片本体2制冷的情况下,冷凝水盘3的外表面也会由于温度低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冷凝水盘3的表面,当冷凝水盘3为金属材质时,会受到水滴的影响而生锈氧化。所以冷凝水盘3的疏水层1很好的阻隔了水珠与冷凝水盘3的接触,保护了冷凝水盘3;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冷凝水盘3的内侧壁上设置疏水层,当冷凝水盘3内的水积满时,需要倒掉,内部的疏水层可以使得冷凝水盘3水倒走后不留水珠,保持冷凝水盘3内部的清洁,并且也保护了冷凝水盘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换热片本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换热结构用于增大换热片本体2的散热面积。其中,换热结构可以是竖直的凸棱,还可以是三角形的凸块,还可以是从上到下延伸的S型的凸棱;换热片本体2的外表面以及换热结构的表面均设置有疏水层1,作为优先,换热结构的凸棱从上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片进行换热时,通过的是换热片本体2的固体向空气传热,换热片本体2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换热的效率越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换热片本体2呈矩形片状体;换热片本体2的两个矩形面的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进口4,两个矩形面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出口5。其中,进口4和出口5的形状可以为多种,较佳地,进口4和出口5均为圆形;在进口4和出口5分别与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较佳地为螺纹连接。由于进口4和出口5能够分别与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连接,使得换热介质能够进入、流出换热体,达到换热的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换热结构包括沟槽4;沟槽4设置在换热片本体2的矩形面上,且沟槽4的延伸方向与换热片本体2长度方向一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沟槽4上的水珠顺利地向下滑落。其中,沟槽4为多个,多个沟槽4平行间隔的设置在换热片本体2上。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换热片还包括支架7,支架7用于支撑换热片本体2。由于换热片本体2需要放置在地面或者平面上,并且换热片具有一定的温度,直接与地面或者平面接触可能会造成地面或者平面的损坏,所以需要具有间隔,设置支架7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并且可以使得换热片的放置更加稳定,在地面和散热片本体之间的空间还可以放置冷凝水盘3。其中,支架7为凹形,倒着的支架7设置于换热片本体2的下部,可以与换热片本体2焊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架7的外表面也设置有疏水层1,由于支架7与散热片接触,散热片的温度和支架的温度是一样的,支架7的表面也会凝结水珠,造成支架7的氧化,在支架7的表面涂有疏水层1,用于防止支架7上产生结露现象。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架7可以采用的防结露且导热系数低尼龙塑料材料,通过注塑制作成型,可以避免冷热传输导致表面结露的现象,也可以采用表面敷设有超疏水材料的金属材料替代。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凝水盘的材质可以采用导热系数小的尼龙塑料,或者ABS塑料制成。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冷水供应机构8以及的换热片;多个换热片依次连通形成具有一个进口4和一个出口5的换热片组,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与进口4连通,冷水供应机构5的进水口与出口5连通;冷水供应机构8包括冷水储槽,冷水储槽的外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充满保温材料,例如:液氮,液氮可以保持冷水储槽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通常需要制冷处理来获得冷水,制冷处理需要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和冷水储槽连接,地下水通过制冷装置制冷后进入冷水储槽,然后进入换热片组内。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片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在焊接的过程中可能有断点,影响密封性,在焊接处还要涂有密封胶,以保证换热片之间的密封性,在这样的密封性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供水的不泄露。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换热片组为多个,多个换热片组通过供水主管9和回水主管10依次与冷水供应机构连通;供水主管的外表面和回水主管的外表面也均设置有疏水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加热机构11;供水主管通过三通阀与加热机构的出水口和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连通,回水主管通过三通阀与加热机构的进水口和冷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连通,当需要冷水制冷时,连接冷水的三通阀门打开,冷水进入换热片组;当需要制热时,连接热水的三通阀门打开,这样可以使得热水进入换热片组。通过设置三通阀门13,能够将整个冷水和热水的供应系统连通,使得整个系统能够顺利畅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加热机构和冷水供应机构均还包括动力机构12,动力机构与供水主管或者回水主管连通,用于带动供水主管或者回水主管内的水流动。通常情况下,在水循环时,为了使得水快速的流动,顺利地畅通,需要动力机构来提供动力,提供动力的机构可以是真空泵。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主管、回水主管、换热片的材料可以为导热性好的铸铁的材料、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材料,通常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主管、回水主管、换热片之间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和温度调节系统的换热片组,由于表面具有疏水层,保证了换热片和换热片组长期在空气中放置仍然能够保持气疏水性,并且疏水性能长期稳定,在机械弯曲、变形后仍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