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属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全空气空调系统获得了大量的使用,目前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一般采用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两种空气处理方法。一次回风系统为了对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在处理空气时,新风和回风会先混合,再处理至空气露点,然后再热,故空气处理过程中存在冷热量的相互抵消,不节能。二次回风系统工作时,先将回风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回风与新风混合后,处理至空气露点,然后再与第二部份回风混合,因此空气处理过程中不存在冷热量的相互抵消,相对于一次回风系统更节能。但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流程复杂,给运行管理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当室内的湿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新风量不变时,要求的空气露点会发生变化,故用于再生的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也会要求随之发生变化,需要使用风阀调节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一方面造成系统运行管理复杂,另一方面使用风阀调节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时,改变了回风系统的管路特性系数,必然使回风总量发生变化,故新风比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空气处理过程中没有冷、热量的相互抵消,具有高、低温双蒸发温度(或双冷源温度),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再混合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且新风比稳定的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上述方案的一个变化方案是:一个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和第二蒸发器(8)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第二换热器(4)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相连。
2、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9)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上述方案的一个变化方案是:一个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或冷凝器(9)出口端的管道相连。
3、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4、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所述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5、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6、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和空气处理单元(100);
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9)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7、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和空气处理单元(100);
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9)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所述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8、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和空气处理单元(100);
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9)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9、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
所述第二制冷回路至少包括高温水生产单元(19)、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所述高温水生产单元(19)出口端、供水干管(41)、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出口端、回水干管(42)、高温水生产单元(19)入口端顺序连接,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设置于供水干管(41)或回水干管(42)上,构成第二制冷回路;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上述方案的一个变化方案是:一预冷换热器(21)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换热器(21)出口端与回水干管(42)相连,所述预冷换热器(21)入口端与供水干管(41)相连;一第三流量调节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预冷换热器(21)入口端或出口端管道上。
10、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
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高温水生产单元(19)出口端、供水干管(41)、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出口端、回水干管(42)、高温水生产单元(19)入口端顺序连接,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设置于供水干管(41)或回水干管(42)上,构成第二制冷回路;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1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
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高温水生产单元(19)出口端、供水干管(41)、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出口端、回水干管(42)、高温水生产单元(19)入口端顺序连接,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设置于供水干管(41)或回水干管(42)上,构成第二制冷回路;在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或出口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12、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
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高温水生产单元(19)出口端、供水干管(41)、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出口端、回水干管(42)、高温水生产单元(19)入口端顺序连接,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设置于供水干管(41)或回水干管(42)上,构成第二制冷回路;在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或出口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或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在夏季运行时,具有高、低温双蒸发温度(或双冷源温度),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且能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
2.在空气处理过程中,消除了一次回风系统的冷热量抵消问题,更节能;
3.与二次回风系统相比,空气系统的流程简单,且能保证新风比稳定;
4.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空气处理设备,特别适用于同时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变化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7变化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7变化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再使新风和回风混合,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且新风比稳定的空气处理设备,用于同时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场合。整个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
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该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
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如图1所示,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第二传感器32也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工作过程中,对于第一制冷回路,第一换热器3用于向环境散发第一制冷回路因为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第一蒸发器7在低温蒸发温度下工作,在新风通道11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新风冷却除湿;第一节流机构5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对来自第一换热器3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第一压缩机构1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是指送风通道13出口端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工作过程中,对于第二制冷回路,第二换热器4用于向环境散发第二制冷回路因为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第二蒸发器8在高温蒸发温度下工作,在回风通道12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回风进行冷却,消除室内显热;第二节流机构6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对来自第二换热器4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第二压缩机构2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是指送风通道13出口端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工作时,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上述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控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蒸发器7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的控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蒸发器8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工作过程中,第一制冷回路中的第一蒸发器7在新风通道11中实现了对新风的冷却除湿,承担空调系统的湿负荷;第二制冷回路中的第二蒸发器8在回风通道12中实现了对回风的冷却;这些被分开处理的新风和回风,分别通过新风通道11和回风通道12,进入空气混合箱10混合后,达到要求的空气干球温度、空气湿球温度后,经过风机14加压,通过送风通道13出口端,被送给用户。
因此,与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没有再热,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冷热量抵消问题,更节能。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不需要调节回风的分配比例来满足再热要求,所以本发明的风系统简单,新风比稳定。
在本实施例图1所示方案中,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是设置于送风通道13的出口端,但在实际应用时,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在空气处理单元100中,还有以下三种设置方式:
1)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送风通道13的出口端,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回风通道12的入口端。在这种方式中,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就是回风通道12入口端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是室内回风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2)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都设置于回风通道12的入口端。在这种方式中,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所分别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和湿球温度就是回风通道12入口端的空气实际干球和湿球温度,也是室内回风的空气实际干球和湿球温度。
3)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回风通道12的入口端,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送风通道13的出口端。在这种方式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就是回风通道12入口端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也是室内回风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32在空气处理单元100中的四种设置方式也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其它实施例所述方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图2所示方案与实施例1图1所示方案的区别是:在图2所示方案中至少有两组空气处理单元100,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建筑区域或用户;另外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不同。
在本实施例图2所示方案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如下: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第一节流机构5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
在第二节流机构6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
工作时,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都输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用该最小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都输送给控制器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通过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使该最小过热度值等于期望的过热度值。给定的温差通常不低于3.5℃。
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都输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用该最小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都输送给控制器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通过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使该最小过热度值等于期望的过热度值。给定的温差通常的取值范围是:送风温差±3.5℃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图3所示方案与实施例1图1所示方案的区别是:在图3所示方案中增加了一组预冷蒸发器15和一个第三节流机构16。它们在图3所示方案中的连接方式是: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和第二蒸发器8之间的管道相连,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第二换热器4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相连。
工作过程中,预冷蒸发器15利用高温蒸发温度下的制冷剂对新风进行预冷,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节流机构16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用于制冷剂节流。
图3所示方案工作过程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有两个。
方案一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三节流机构16用于控制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或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
方案二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三节流机构16用于控制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
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其具体方法如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输送给控制器50,用该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检测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当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超过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期望值时,则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使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与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给定的温差通常的取值范围是:送风温差±3.5℃。
本实施例图3所示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2图2所示方案。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也是一种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再使新风和回风混合,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且新风比稳定的空气处理设备,用于同时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场合。
整个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制冷系统和空气处理单元100。
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制冷系统由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组成。
制冷系统的连接方式是: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冷凝器9出口端与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
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如图4所示,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回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第二传感器32也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风通道12入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工作过程中,冷凝器9用于向环境散发制冷系统因为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第一蒸发器7在低温蒸发温度下工作,在新风通道11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新风冷却除湿,承担空调系统的湿负荷;第一节流机构5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对来自冷凝器9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使制冷剂液体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混合物;第二蒸发器8在高温蒸发温度下工作,在回风通道12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回风进行冷却;第二节流机构6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对来自冷凝器9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使制冷剂液体节流成中温中压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混合物。
第一压缩机构1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是指回风通道12入口端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压缩机构2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是指回风通道12入口端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工作时,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上述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控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蒸发器7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的控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蒸发器8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工作过程中,第一蒸发器7在新风通道11中实现了对新风的冷却除湿;第二蒸发器8在回风通道12中实现了对回风的冷却;这些被分开处理的新风和回风,分别通过新风通道11和回风通道12,进入空气混合箱10混合后,达到要求的空气干球温度、空气湿球温度后,经过风机14加压,通过送风通道13出口端,被送给用户。
因此,与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没有再热,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冷热量抵消问题,更节能。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不需要调节回风的分配比例来满足再热要求,所以本发明的风系统简单,新风比稳定。
图4所示方案的制冷剂系统在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的工作流程如下: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器9出口端排出后,被分成两路;第一路依次经过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进入冷凝器9入口端管道;第二路依次经过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也进入冷凝器9入口端管道;两路在冷凝器9入口端管道混合后,进入冷凝器9被冷凝成制冷剂液体,从而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图5所示方案与实施例4图4所示方案的区别是:在图5所示方案中至少有两组空气处理单元100,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建筑区域或用户;另外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不同。
在本实施例图5所示方案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如下:工作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也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第一节流机构5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
在第二节流机构6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
工作时,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工作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都输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用该最小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都输送给控制器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通过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使该最小过热度值为期望的过热度值。给定的温差通常不低于3.5℃。
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的具体方法如下:工作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都输送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用该最小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所有空气处理单元100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都输送给控制器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通过控制器50找到其中的最小值,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使该最小过热度值为期望的过热度值。给定的温差通常的取值范围是:送风温差±3.5℃。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图6所示方案与实施例4图4所示方案的区别是:在图6所示方案中增加了一组预冷蒸发器15和一个第三节流机构16。它们在图6所示方案中的连接方式是: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或冷凝器9出口端的管道相连。
工作过程中,预冷蒸发器15利用高温蒸发温度下的制冷剂对新风进行预冷,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节流机构16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用于制冷剂节流。
图6所示方案工作过程中,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控制方法有两个。
方案一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压缩机构2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三节流机构16用于控制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或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
方案二
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二节流机构6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第三节流机构16用于控制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
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其具体方法如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输送给控制器50,用该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减去一个给定的温差,所获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制冷剂饱和压力,就认定是工作过程中,开机阶段的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开机阶段工作时,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进行调节,使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实际吸气压力与第二压缩机构2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检测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当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超过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期望值时,则第二压缩机构2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使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实际过热度与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给定的温差通常的取值范围是:送风温差±3.5℃。
本实施例图6所示方案也适用于实施例5图5所示方案。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也是一种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再使新风和回风混合,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且新风比稳定的空气处理设备,用于同时对温湿度有要求的场合。整个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空气处理单元100。
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该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
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第二制冷回路至少包括高温水生产单元19、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工作时,高温水生产单元19出口端、供水干管41、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入口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出口端、回水干管42、高温水生产单元19入口端顺序连接,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设置于回水干管42上,构成第二制冷回路;
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如图7所示,第一传感器31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第二传感器32也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送风通道13出口端,用于检测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
工作过程中,对于第一制冷回路,第一换热器3用于向环境散发第一制冷回路因为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第一蒸发器7在低温蒸发温度下工作,在新风通道11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新风冷却除湿;第一节流机构5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对来自第一换热器3的制冷剂液体进行节流;第一压缩机构1通常采用变频压缩机,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是指送风通道13出口端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工作过程中,对于第二制冷回路,高温水生产单元19用于生产高温冷冻水,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利用高温水生产单元19所生产的高温冷冻水进行工作,在回风通道12中,对将流入空气混合箱10的回风冷却降温;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用于输送高温冷冻水,在图7所示方案中为变频水泵,通过改变水泵电机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是指送风通道13出口端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工作时,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上述的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控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蒸发器7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的控制;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通过改变工作频率的方法,对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输出的制冷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工作过程中,第一制冷回路中的第一蒸发器7在新风通道11中实现了对新风的冷却除湿,承担空调系统的湿负荷;第二制冷回路中的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在回风通道12中实现了对回风的冷却;这些被分开处理的新风和回风,分别通过新风通道11和回风通道12,进入空气混合箱10混合后,达到要求的空气干球温度、空气湿球温度后,经过风机14加压,通过送风通道13出口端,被送给用户。
因此,与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没有再热,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冷热量抵消问题,更节能。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相比,不需要调节回风的分配比例来满足再热要求,所以本发明的风系统简单,新风比稳定。
在本实施例图7所示方案中,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是设置于回水干管42上,但在实际应用时,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还可以设置在供水干管41上。高温水生产单元19可以是冷冻水制冷机组,也可以是生产高温冷冻水的蒸发冷却设备。
对于实施例7图7所示方案,在实际应用时有以下三个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一
通过在图7所示方案中,增加一个第一流量调节机构,还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第一流量调节机构在系统中的设置位置是: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入口端管道或出口端管道上。第一流量调节机构可以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或三通电动调节阀。
当第一流量调节机构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被一个第一二通电动调节阀20所替代,且第一二通电动调节阀20是安装在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入口端管道上时,如图8所示。
当第一流量调节机构采用三通电动调节阀,被一个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所替代,且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是安装在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入口端管道上时,如图9所示;此时,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是: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入口端与供水干管41相连,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出口端与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入口端相连,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旁通连接口与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出口端管道相连。
当第一流量调节机构采用三通电动调节阀,被一个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所替代,且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是安装在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出口端管道上时,如图10所示;此时,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是: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入口端与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出口端相连,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出口端与回水干管42相连,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的旁通连接口与高温冷冻水换热器18的入口端管道相连。
改进方案一的高温冷冻水循环水泵17是定速泵,第一压缩机构1是变频压缩机,工作时,改进方案一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具体的两个控制方法如下。
方法一: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压缩机构1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流量调节机构(即:第一二通电动调节阀20或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方法二:第二传感器32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湿球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第一传感器31所检测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一流量调节机构(即:第一二通电动调节阀20或第一三通电动调节阀22)开度的方法;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空气实际干球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在第一节流机构5对空气处理单元100的空气实际湿球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一压缩机构1通过调节工作频率的方法对第一压缩机构1的制冷剂吸气压力或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的制冷剂过热度进行控制。
实施例8
对于实施例7中图8所示方案,通过在其系统中增加一组预冷换热器21和一个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预冷换热器21和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在图8所示方案中的连接方式是:预冷换热器21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换热器21出口端与回水干管42相连,所述预冷换热器21入口端与供水干管41相连;第二流量调节机构被设置于所述预冷换热器21的入口端或出口端管道上。
工作过程中,预冷换热器21利用高温冷冻水对新风进行预冷,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二流量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通过预冷换热器21的高温冷冻水流量。
工作过程中,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对预冷换热器21输出冷量的控制方法如下:一个第四传感器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预冷换热器21的下风侧,用于检测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工作时,第四传感器所检测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开度的方法;对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通常处于以下范围:上限为室内空气干球温度,下限等于室内空气干球温度减去送风温差。
在图11所示方案中,第二流量调节机构被一个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所替代,此时,该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是安装在所述预冷换热器21的入口端管道上;因此,图11所示方案工作过程中,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对预冷换热器21输出冷量的控制方法如下:一个第四传感器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预冷换热器21的下风侧,用于检测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工作时,第四传感器所检测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即: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开度的方法;对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也可以安装在所述预冷换热器21的出口端管道上,此时,第二二通电动调节阀23也可以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在图11所示方案中,第二流量调节机构也可以被一个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所替代,此时,该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可以安装在所述预冷换热器21的入口端管道或出口端管道上,当安装在预冷换热器21的入口端管道上时,具体的连接方法是: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入口端与供水干管41相连,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出口端与预冷换热器21入口端相连,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的旁通连接口与预冷换热器21出口端管道相连。
工作过程中,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对预冷换热器21输出冷量的控制方法如下:一个第四传感器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预冷换热器21的下风侧,用于检测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工作时,第四传感器所检测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被输送给控制器50,在控制器50中,与预先设定的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进行比较,当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超过要求值时,则通过改变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开度的方法;对预冷换热器21下风侧的新风实际干球温度进行调节,使新风实际干球温度与新风干球温度期望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当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是安装在所述预冷换热器21的出口端管道上,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也可以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
此时,该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在系统中的具体连接方法是: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入口端与预冷换热器21出口端相连,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出口端与回水干管42相连,第二三通电动调节阀的旁通连接口与预冷换热器21入口端管道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流量调节机构对预冷换热器21输出冷量的控制方法也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所述方案。
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压缩机构1、第二压缩机构2中的任意一个或二个同时,都可以采用以下压缩机中的任意一种:涡旋压缩机、螺杆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滑片式压缩机、旋叶式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压缩机构1、第二压缩机构2还可以是由至少二台变容量压缩机组成的压缩机组。
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一蒸发器7、第二蒸发器8或冷凝器9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制冷剂-空气换热器时,通常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一般为铝或铝合金材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使用铜材质。
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节流机构5、第二节流机构6、第三节流机构16中的的一个、甚至所有节流机构都能够采用具有关断功能的节流机构(例如:电子膨胀阀)所替代。
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的所有管道都是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