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171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采用强制对流进行换热,出风口风速较高,湍流度高,造成空调器的舒适性差。以制冷工况为例,出风温度约为12℃,出风到达人体活动区域时仍有较高的速度,导致冷风直吹区域使用户仍然感受到较强的冷风吹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面板,各出风面板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出风面板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的出风口处,该出风面板具有遮挡出风口的出风位置以及避让出风口的避让位置,多个出风面板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的竖直方向具有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各出风面板具有遮挡相应出风口的出风位置以及避让相应出风口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各出风面板上的各出风区域的送风距离从出风面板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区域包括第一出风区域,第一出风区域开设于出风面板的下部上,第一出风区域包括出风孔。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区域还包括第二出风区域,第二出风区域位于第一出风区域的上方,第二出风区域包括出风格栅。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多个导风板,各导风板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各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出风口处并位于相应出风面板的外侧,各导风板具有封堵相应出风口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相应出风口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多个导风板与多个出风面板独立转动。

进一步地,各出风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各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二齿条,驱动装置包括与各出风面板相对应的第一驱动器和与各导风板相对应的第二驱动器,各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各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各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各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壳体具有出风风道,空调器还包括分流部,分流部设置于出风风道的出口处以将出风风道的出口分隔成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面板包括:第一出风面板,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第二出风面板,设置于第二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处并位于第一出风面板的外侧;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出风口处并位于第二出风面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扫风叶片,扫风叶片设置于壳体内以使空调器实现向上或向下导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模式,空调器为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或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和导风板与出风口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空调器的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当室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导风板处于避让位置、出风面板处于出风位置;当室内温度从第一预设温度降低至第三预设温度时,降低空调器的风机的转速至预设转速以使空调器实现无风感出风。

进一步地,当室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上转动第一角度。

进一步地,当室内温度达到第四预设温度,或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五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上转动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温度为T1,其中,T1>26°,第二预设温度为T2,其中,T2>15°,第三预设温度为T3,其中,T3≤23°。

进一步地,第四预设温度为T4,其中,T4≤26°,第五预设温度为T5,其中,T5≤15°。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多个出风面板。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各出风面板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出风面板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的出风口处,该出风面板具有遮挡出风口的出风位置以及避让出风口的避让位置,多个出风面板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的竖直方向具有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在出风口处设置沿竖直方向具有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面板,能够有效地改变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风模式,使得空调器的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出风面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出风面板与驱动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无风感出风模式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空调器的常规出风模式状态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3中空调器处于停机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出风口;12、出风风道;111、第一出风口;112、第二出风口;

20、出风面板;21、出风孔;22、出风格栅;23、第一齿条;24、第一出风面板;25、第二出风面板;

30、导风板;31、第二齿条;32、第一导风板;33、第二导风板;

40、驱动装置;41、第一驱动齿轮;42、第二驱动齿轮;

50、分流部;

60、换热器;

7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壳体10和多个出风面板20。壳体10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1。各出风面板20与多个出风口1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出风面板20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20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的出风口11处,该出风面板20具有遮挡出风口11的出风位置以及避让出风口11的避让位置,多个出风面板20中至少一个出风面板20的竖直方向具有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风口处设置沿竖直方向具有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面板,能够有效地改变出风口11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风模式,使得空调器的出风口11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室内环境需要,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式,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

其中,各出风面板20具有遮挡相应出风口11的出风位置以及避让相应出风口11的避让位置。这样设置能够实现各出风口11处的出风模式的切换,增加了空调器的出风模式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各出风面板20上的各出风区域的送风距离从出风面板20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这样设置使得空调在工作时,各出风面板20转动至出风口11处,出风面板20的下端部实现近距离送风,上端部实现远距离送风,由于各出风区域的送风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增加,所以,避免了出风面板20的下部的出风孔吹出的风直吹人使人感觉不舒服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

如图1所示,多个出风区域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第一出风区域开设于出风面板20的下部上,第一出风区域包括出风孔21。第二出风区域位于第一出风区域的上方,第二出风区域包括出风格栅22。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出风区域在空调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无风感送风,第二出风区域实现常规送风,即避免了空调器冷风直吹人造成人体不舒服的情况,还有效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循环对流,增加了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进一步地方式外界异物进入空调器内部,空调器设置了多个导风板30。各导风板30与多个出风口11一一对应设置,各导风板30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出风口11处并位于相应出风面板20的外侧,各导风板30具有封堵相应出风口11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相应出风口11的避让位置。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控制导风板30位于出风口11处的位置状态即封堵位置或避让位置,以使空调器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需求,增加了用户使用感受。

为了使得各导风板30和各出风面板20能够顺利的实现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空调器还设置了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分别驱动多个导风板30与多个出风面板20独立转动。即每一个导风板30相互独立转动,每一个出风面板20独立转动,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加空调器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示出了驱动器设置于空调器顶部即出风面板20顶部的驱动方式,当然,驱动器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空调器的顶部和底部上,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出风面板与导风板在转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各出风面板20上设置有第一齿条23,各导风板30上设置有第二齿条31,驱动装置40包括与各出风面板20相对应的第一驱动器和与各导风板30相对应的第二驱动器,各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各第一齿条23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41,各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各第二齿条31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42。即为了增加导风板30与出风面板20的可靠性,分别在各导风板30和各出风面板20上设置齿条,在各驱动器上设置与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如图3至图5所示,多个出风口11包括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壳体10具有出风风道12,空调器还包括分流部50,分流部50设置于出风风道12的出口处以将出风风道12的出口分隔成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

多个出风面板20包括第一出风面板24和第二出风面板25,第一出风面板24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1处。第二出风面板25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12处。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出风口11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处能够实现出风面板的下端无风感出风模式,上端常规模式出风,增加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

空调器包括多个导风板30,多个导风板30包括第一导风板32和第二导风板33。第一导风板3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1处并位于第一出风面板24的外侧。第二导风板3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12处并位于第二出风面板25的外侧。这样设置使得空调器处于停机状态时,第一导风板32将第一出风口111进行密封,第二导风板33将第二出风口112进行密封,有效避免了外界异物进入空调器内部而影响空调器寿命,增加了空调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当然,在保证空调器出风口处的美观性的前提下,也可以将第一导风板32设置于第一出风面板24的内侧,第二导风板33设置于第二出风面板25的内侧,此时,当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一出风面板24、第二出风面板25处于避让位置,第一导风板32、第二导风板33分别将出风口封堵住。

为了避免出风面板20的上端部吹出的冷风直吹人,在空调器内部设置了扫风叶片,扫风叶片设置于壳体10内以使空调器实现向上或向下导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模式,空调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空调器的出风面板20和导风板30与出风口11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空调器的出风模式。

具体地,空调器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当室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导风板30处于避让位置、出风面板20处于出风位置,当室内温度从第一预设温度降低至第三预设温度时,降低空调器的风机的转速至预设转速以使空调器实现无风感出风。

当室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上转动第一角度。当室内温度达到第四预设温度,或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五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上转动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记第一预设温度为T1,其中,T1>26°,第二预设温度为T2,其中,T2>15°,第三预设温度为T3,其中,T3≤23°。第四预设温度为T4,其中,T4≤26°,第五预设温度为T5,其中,T5≤15°。

该出风面板20为无风感的出风面板,采用该出风面板20的空调器,包含无风感出风模式,使得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包含无风感制冷运行,从而提高了空调器在制冷运行过程中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增加了用户体验感受。空调器包括进风口、换热器60、风机70包括贯流风叶,导流壁、出风口、分流锥即分流部50、电机即驱动装置40、孔板即出风面板20和挡风板即导风板30。贯流风机旋转带动气流由进风口通过换热器60进行热交换后,贯穿叶轮经导流壁出流,在分流锥的作用下从左右两个出风口出流,第一驱动器控制挡风板运动,第二驱动器控制孔板运动。挡风板和孔板同时开启时即均处于避让位置,空调为常规送风模式(如图4中的第二出风口112)。闭合孔板,风道出风经过孔板整流形成层流送风,达到无风感。进一步地使得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保持较好的制冷效果,孔板上端为常规空调竖条的出风格栅设计,使得空调上端送风保持一定速度达到远距离送风,有利于房间空气对流循环,从而起到较好的制冷循环效果,由于该出风格栅开设段处于风口上端,送风有一定高度,从而避免制冷模式下冷风直吹人的情况,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空调器在制冷运行中,当用户选择无风感送风时,挡风板保持打开、孔板闭合,并且将空调上下导风板即扫风叶片导至向上角度即第一角度,此时空调上端为竖条出风格栅,使得空调上层保持一定速度送风,保持房间空气对流循环。下端因孔板起到整流形成层流送风,达到无风感。此后开始判断室内环境温度及蒸发器温度,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26℃且换热器即蒸发器的温度大于15℃时,优选的保持上述运行状态。当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6℃时,或是换热器温度小于或等于15℃时,空调上下导风板导至上下导风最上角度即第二角度。当室内环境温度或等于23℃时,或是室内环境温度达到用户设定温度(T+N)℃,如(23+1)°时,将风机转速降至无风感模式的预设转速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