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02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空调器中实现热量交换的主要设备。图1是现有一种空调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热交换器1包括有铜管11和翅片12,翅片12为多层,多层翅片12彼此间隔且并排排列,翅片与翅片间形成进风间隙,铜管11穿过翅片12并固定。空调运行时,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的风从室内机进风口吹向热交换器1的进风侧13,经翅片12上的裂隙及翅片与翅片间的进风间隙从热交换器1的出风侧14吹出。风在经过热交换器1时,会与翅片12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出风温度的调节。例如,如图2所示,在空调制冷运行时,温度为30℃的室内风从热交换器1的进风侧13进入热交换器1进行热交换,从热交换器1的出风侧14吹出19℃的热交换风。该热交换风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向室内,实现对室内风的温度调节。

在这种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1进风侧13的进风经过热交换器1时,均与翅片12进行热交换,因此,热交换器1出风侧14的出风在制冷模式下温度较低,而在制热模式下温度较高。温度较低或温度较高的出风从吹风口吹出后,会引起使用者感觉过冷或过热而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室内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的进风全部与翅片进行换热而导致热交换器的出风温度不适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翅片,在相邻的两翅片之间形成有隔离件,在所述隔离件上形成有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具有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侧的进风口和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侧的出风口;所述隔离件及所述贯通风道被配置为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侧进入、并从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侧吹出的风部分经过所述贯通风道而未与所述翅片进行热交换。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隔离件为多个,分散形成在相邻的两所述翅片之间。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隔离件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的位置被配置为在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空调器室内机中时所述隔离件上的所述贯通风道的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室内机的进风口。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在所述隔离件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贯通风道。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贯通风道被配置为中间具有节流口,所述节流口的内口径小于所述贯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的内口径。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贯通风道的所述节流口与该贯通风道的所述进风口的距离大于该节流口与该贯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贯通风道的中间具有节流部,所述节流口形成在所述节流部上,所述节流部被配置为从靠近该贯通风道的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向所述节流口内口径渐缩、从所述节流口向靠近该贯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内口径渐扩。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在室内机中配置有上述的热交换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通过在翅片之间形成具有贯通风道的隔离件,从热交换器的进风侧进入并从出风侧吹出的风部分经过贯通风道而不与翅片进行热交换,这部分未与翅片进行热交换的风将于其他经过翅片并与翅片作热交换的风在热交换器的出风侧即开始进行混合,形成温度适宜的混和风;在空调室内机中采用这种热交换器之后,温度适宜的混合风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出,达到制冷时出风凉而不冷、制热时出风热而不燥的舒适性体验,提高了空调使用者的舒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空调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的原理示意图。

上述各图中,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热交换器;11、铜管;12、翅片;13、进风侧;14、出风侧;

2、热交换器;21、铜管;22、翅片;23、进风侧;24、出风侧;25、隔离件;26、隔离件;27、隔离件;251、贯通风道;252、进风口;253、出风口;254、节流口;255、节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至图7示出的基于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3是该实施例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热交换器中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是图4中B-B’方向和C-C’方向的示意图,图7是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3至图6所示意,该实施例的热交换器2包括有铜管21和翅片22,翅片22为多层,彼此间隔且并排排列设置。热交换器2还包括有三个隔离件,分别为隔离件25、隔离件26和隔离件27,每个隔离件均形成在相邻的两翅片之间,且这三个隔离件分散形成在相邻的两翅片之间。也即,三个隔离件在整个热交换器2的左右宽度方向上分散开来。

三个隔离件的结构基本相同,下面以隔离件25为例,详细描述隔离件的具体结构。隔离件25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上形成有多个贯通风道251。每个贯通风道251具有位于热交换器2的进风侧23的进风口252和位于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的出风口253。而且,隔离件25和贯通风道251按照下述限定进行配置:从热交换器2的进风侧23进入、并从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吹出的风部分经过贯通风道251而不与翅片进行热交换。也即,隔离件25上的多个贯通风道251形成独立于翅片间的进风间隙的风道,且隔离件25本身具有较好的隔冷/隔热性能,从而,使得贯通风道251中的风不与翅片、尤其是隔离件25相邻的两翅片进行热交换。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个隔离件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不仅具有一定的隔冷/隔热性能,还具有一定的韧性,便于与铜管21相互进行固定。

因而,通过在热交换器2中设置具有贯通风道251的隔离件,使得从热交换器2的进风侧23进入到热交换器2中的风,部分经翅片22的裂隙及翅片与翅片间的进风间隙吹过,与翅片22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风从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吹出;还有部分直接经贯通风道251,然后从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吹出,且这部分风未发生热交换。并且,这些热交换后的风和未发生热交换的风在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处即开始进行混合,在向前继续吹出的时候继续进行混合,最终形成温度适宜、混合均匀的混合风。在空调室内机中采用这种热交换器之后,温度适宜的混合风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出,达到制冷时出风凉而不冷、制热时出风热而不燥的舒适性体验,即使在室内机出风口处也不会感觉忽冷忽热,提高了空调使用者的舒适性。

参见图7的原理示意图所示意,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热交换器2的进风侧23的进风温度为30℃。30℃的高温风从隔离件25、隔离件26及隔离件27的贯通风道中吹出后,温度仍为30℃。而从翅片22裂隙及翅片与翅片之间的进风间隙经过的30℃的高温风与翅片22进行热交换后,形成19℃的冷风,从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吹出。因此,在热交换器2的出风侧24处存在有19℃的低温风和30℃的高温风,这两部分风将在出风侧24处就开始进行混合,在室内机风扇的作用下向室内机出风口流动的过程中继续混合,最终,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出温度为23℃的适宜风。因此,在利用热交换器2实现对室内风的温度的舒适调节,提高了室内机的送风舒适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隔离件在热交换器2上的位置以在热交换器2配置到空调室内机中时、隔离件上的贯通风道的进风口正对室内机的进风口为宜,以提高贯通风道中风的顺畅流动性。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以贯通风道251为例,在贯通风道251的中间形成有节流部255,在节流部255上形成有节流口254。而且,节流部255从靠近贯通风道251的进风口252的一端向节流口254处呈现内口径渐缩、从节流口254向靠近贯通风道251的出风口253的一端呈现内口径渐扩。并且,节流口254与贯通风道251的进风口252的距离H1要大于节流口254与贯通风道251的出风口253的距离H2。也即,节流口254更靠近出风口252。从而,经过节流部255及节流口254的细孔节流,从贯通风道251的出风口253吹出的气流为发散气流,更有利于提高这部分分散气流与经翅片热交换后的气流的均匀混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