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及燃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34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及燃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燃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和燃气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灶系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又称炉盘,其工作过程为: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进行一次引射,该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此为二次引射,此次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所产生的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燃气从进入燃气灶至形成火焰对炊具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燃气可依次进行两次引射,分别为一次引射和二次引射,然而,尽管燃气灶在形成火焰之前已进行两次引射,但该过程依然存在大面积区域由于供氧不足而导致燃气引射不充分、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存在,并且,燃气灶的火焰对炊具进行加热时,该火焰是附着在分火器的金属表面上进行燃烧的,火焰燃烧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消耗在分火器上,导致燃气的有效利用率大幅降低,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气。因此,现有燃气灶的节能减排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的节能减排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灶,包括灶体和装设在所述灶体上方的分火器;所述灶体上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的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的上端口与所述分火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灶体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且用于燃气进行三次引射的第三引射空间;

所述燃气通道的下端口为扩口,所述扩口的根部区域为用于燃气进行二次引射的第二引射空间;所述扩口内设置有一次引射构件,所述一次引射构件远离所述根部区域且与所述扩口的至少部分内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根部区域与外界相通;

所述一次引射构件包括用于燃气进行一次引射的第一引射空间和引射孔,所述一次引射空间与外界通过所述引射孔相通,所述第一引射空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空间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空间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燃气通道通入燃气的燃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引射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引射部;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根部区域且与所述扩口的至少部分内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根部区域与外界相通;

所述引射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引射空间、所述引射孔和所述燃气孔,所述引射部和所述根部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扩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宽度两侧与所述扩口的内壁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射部为多边形柱状结构,所述引射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引射孔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引射部的多个侧面上;

所述引射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空间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引射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燃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灶体的顶端上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分火器包括由同一中心向外发散的至少两个分火条,相邻两个所述分火条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分火条的末端由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灶体、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分火器共同形成所述第三引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燃气通道的外周间隔设置;

所述分火条的数目与所述支撑柱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分火条的末端与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一对应插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燃气通道的外周间隔设置;

所述分火条包括沿同一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分火条和第二分火条,并且所述第一分火条和所述第二分火条由同一中心向外发散,相邻所述第一分火条与所述第二分火条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一分火条的数目与所述支撑柱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分火条的末端与多个所述支撑住的顶端一一对应插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火器的上方且用于聚拢被所述分火器分散的火焰的聚火环,所述聚火环的中心与所述分火器的中心重合且所述聚火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分火器的径向尺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主体和座体,所述燃气通道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座体,所述座体上的所述燃气通道的上端口与所述主体上的所述燃气通道的下端口插接,所述扩口形成在所述座体上。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时,使燃气系统的燃气管道与该燃气灶中的燃气孔连接以向该燃气灶的燃气通道提供燃气,燃气通过燃气孔进入第一引射空间,由于燃气到达第一引射空间时具有一定的压力,燃气由第一引射空间向第二引射空间运动时带走第一引射空间的空气,第一引射空间周围形成负压,外界空气顺利进入第一引射空间,如此空气与燃气不断混合引射进而完成一次引射;同理,燃气经过第二引射空间时使第二引射空间周围形成负压,外界空气顺利进入第二引射空间,如此空气与燃气不断混合引射进而完成二次引射;当燃气由扩口的根部区域到达燃气通道的上端口处,由于燃气通道的上端口与分火器相对间隔设置使得分火器与灶体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第三引射空间,燃气在该第三引射空间与空气不断混合进而完成三次引射。如此,燃气由燃气孔到达分火器的过程中连续进行了三次的燃气引射,并且,该过程中,第二引射空间由扩口的根部区域构成,外界空气由扩口进入该根部区域,亦即,空气向第二引射空间流动的流量大,可保证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第三引射空间由分火器与灶体间隔设置构成,空气很容易进入第三引射空间,燃气能够与空气进一步混合,连续三次的燃气引射使得燃气整体引射更加地充分、燃烧更加地充分,进而使得燃气的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燃气燃烧产生的废气减少,即该燃气灶的节能减排性能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系统,该燃气系统包括燃气管道及如上所述的燃气灶,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燃气灶的燃气孔连接。

所述燃气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燃气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5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灶体,2-分火器,3-聚火环,4-一次引射构件;

11-燃气通道,12-扩口,13-支撑柱;

101-主体,102-座体;

21-分火条;21a-第一分火条,21b-第二分火条;

41-固定部,42-引射部,43-引射孔,44-燃气孔;

a-第一引射空间,b-第二引射空间,c-第三引射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5的纵向剖视图,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灶体1和装设在所述灶体1上方的分火器2;所述灶体1上形成有由上至下贯穿的燃气通道11,所述燃气通道11的上端口与所述分火器2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分火器2与所述灶体1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且用于燃气进行三次引射的第三引射空间c;

所述燃气通道11的下端口为扩口12,所述扩口12的根部区域为用于燃气进行二次引射的第二引射空间b;所述扩口12内设置有一次引射构件4,所述一次引射构件4远离所述根部区域且与所述扩口12的至少部分内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根部区域与外界相通;

所述一次引射构件4包括用于燃气进行一次引射的第一引射空间a和引射孔43,所述一次引射空间a与外界通过所述引射孔43相通,所述第一引射空间a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空间b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空间a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燃气通道11通入燃气的燃气孔44。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时,使燃气系统的燃气管道与该燃气灶中的燃气孔连接以向该燃气灶的燃气通道提供燃气,燃气通过燃气孔进入第一引射空间,由于燃气到达第一引射空间时具有一定的压力,燃气由第一引射空间向第二引射空间运动时带走第一引射空间的空气,第一引射空间周围形成负压,外界空气顺利进入第一引射空间,如此空气与燃气不断混合引射进而完成一次引射;同理,燃气经过第二引射空间时使第二引射空间周围形成负压,外界空气顺利进入第二引射空间,如此空气与燃气不断混合引射进而完成二次引射;当燃气由扩口的根部区域到达燃气通道的上端口处,由于燃气通道的上端口与分火器相对间隔设置使得分火器与灶体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第三引射空间,燃气在该第三引射空间与空气不断混合进而完成三次引射。如此,燃气由燃气孔到达分火器的过程中连续进行了三次的燃气引射,并且,该过程中,第二引射空间由扩口的根部区域构成,外界空气由扩口进入该根部区域,亦即,空气向第二引射空间流动的流量大,可保证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第三引射空间由分火器与灶体间隔设置构成,空气很容易进入第三引射空间,燃气能够与空气进一步混合,连续三次的燃气引射使得燃气整体引射更加地充分、燃烧更加地充分,进而使得燃气的有效利用率大幅提高,燃气燃烧产生的废气减少,即该燃气灶的节能减排性能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引射构件1包括固定部4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41上的引射部42;所述固定部41远离所述根部区域且与所述扩口12的至少部分内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根部区域与外界相通;所述引射部42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引射空间a、所述引射孔43和所述燃气孔44,所述引射部42和所述根部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41的两侧,如此设置,引射部位于扩口的敞口处,第一引射空间通过引射孔获取空气更加顺利,同时,可增大第二引射空间的容积,燃气与空气在第二引射空间中的混合更加均匀,进而进一步提高该燃气灶的节能减排性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41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部4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扩口12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部41的宽度两侧与所述扩口12的内壁间隔设置,以使一次引射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

优选地,所述引射部42为多边形柱状结构,所述引射孔43为多个,多个所述引射孔43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引射部42的多个侧面上,以使燃气的一次引射更加充分;所述引射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空间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引射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燃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灶体1的顶端上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分火器2包括由同一中心向外发散的至少两个分火条21,相邻两个所述分火条21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分火条21的末端由所述支撑柱13支撑,所述灶体1、所述支撑柱13和所述分火器21共同形成所述第三引射空间c,该分火器能够使火焰由燃气通道的上端口通过相邻分火条之间的间隙直接向上喷射,火焰与厨具的底部直接对撞,火焰已出火的最高温度直接作用在厨具的底部,厨具表面接受来自火焰的最高温度,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火焰附着在分火器的金属表面上进行燃烧导致火焰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消耗在分火器上、进而导致燃气的有效利用率大幅降低的问题出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3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13沿所述燃气通道11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分火条21的数目与所述支撑柱13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分火条21的末端与多个所述支撑柱13的顶端一一对应插接,优选地,分火条为4个,此种分火器可使火焰向上直喷、均匀且火焰较集中,火力较高,适用于炒菜、爆炒等厨房作业,并且,可提高分火器的安装强度。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请参阅图6至图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3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13沿所述燃气通道11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分火条21包括沿同一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分火条21a和第二分火条21b,并且所述第一分火条21a和所述第二分火条21b由同一中心向外发散,相邻所述第一分火条21a与所述第二分火条21b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一分火条21a的数目与所述支撑柱13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分火条21a的末端与多个所述支撑住13的顶端一一对应插接。优选地,第一分火器和第二分火器的数目均为4个,此种燃气的火焰面积大且火焰均匀,火力较低,适用于烹煮、熬粥、炖汤等厨房作业。

上述燃气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火器2的上方且用于聚拢被所述分火器2分散的火焰的聚火环3,所述聚火环3的中心与所述分火器2的中心重合且所述聚火环3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分火器2的径向尺寸,聚火环可聚拢被分火器均匀分散的火焰,可使燃气的火力处于始终状态。

优选地,所述灶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主体101和座体102,所述燃气通道11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主体101和所述座体102,所述座体102上的所述燃气通道11的上端口与所述主体101上的所述燃气通道11的下端口插接,所述扩口12形成在所述座体102上,插接以便于灶体的安装和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系统,该燃气系统包括燃气管道及如上所述的燃气灶,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燃气灶的燃气孔连接。

所述燃气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燃气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