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31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铁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高效节能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年来在国内主要城市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站的出入口的设计主要采用三种模式:一、下沉式广场入口式,经由下沉广场进入地铁建筑;二、垂直入口上部的敞开式结构,直接经由露天开敞楼梯或自动扶梯进入地下结构;三、通过地上建筑的入口式,当地下空间与商城、大型建筑毗邻时,就可以通过建筑的地面地面部分进入地铁站。针对于前两种出入口的设计模式,地铁口的外观设计又可分为玻璃外墙式和非玻璃外墙式,无论是哪种模式,都存在以下问题:即不能地铁内部环境的需要调节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情况,在空调季节应尽量减少自然风的引入,从而降低能耗;在过渡季节应该尽量加大自然风的引入,降低通风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可根据地铁内部环境需要调节自然风进出量和改变通风道内温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铁出入口的通风口,其特征是:所述通风道内横向间隔设置竖立的主轴,各主轴上固定安装对通风口形成遮挡的吸热板,通风口外设置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各主轴同步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改变吸热板对通风道的遮挡面积调节自然通风风量,且通过改变吸热板的太阳光照射角度调节改变通风道内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节地铁口外部的通风模式,改变通风道内温度,能较为精细地达到不同的通风效果,既有利于站台公共候车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要求,且有利于降低通风能耗,又使地铁口外观设计更为美观、新颖。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通风道10,吸热板11,夹板12,同步带20、齿轮21,主轴22,动力装置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铁出入口的通风道10。所述通风道10内横向间隔设置竖立的主轴22,各主轴22上固定安装对通风道10形成遮挡的吸热板11,通风道10外设置动力装置23。该动力装置23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各主轴22同步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改变吸热板11对通风道10的遮挡面积调节自然通风风量,且通过改变吸热板11的太阳光照射角度调节改变通风道10内温度,从而灵活地调节地铁口外部的通风模式,能较为精细地达到不同的通风效果,有利于地铁公共候车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参照图1,所述吸热板11的竖向两端通过夹板12与主轴22固定连接。吸热板11采用金属板等吸热材料制成,同时可使地铁口外观设计更为美观、新颖。

参照图1和图2,能较为精细地达到不同的通风效果,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轴22上侧、下侧的齿轮21,以及与同侧各齿轮21相啮合的同步带20。所述动力装置23包括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伺服电机的转出轴与任意一根主轴22传动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和同步带20、齿轮21能精确地控制各主轴22和吸热板11的偏转角度。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地铁出入口自然通风风量调节装置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