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暖类取暖器,特别涉及一种风暖类取暖器上的风暖扇。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目前常规风暖类取暖器包括风暖扇,该风暖扇具有一壳体1,该壳体1的敞口处封盖有面板2。在壳体1内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风轮3,而风轮3的一侧留有风道4;在风道4的出气口处还设有发热模块5。但是,上述发热模块5是固定在风道4出气口处的,所以当上述风暖扇在实现冷风换气时,由于发热模块5的阻挡,从而增加了冷风的排气阻力,降低了冷风的换气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换气效率的风暖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提高换气效率的风暖扇,包括一壳体,壳体内留有风道,风道的出气口处设有发热模块。其中,对应发热模块在风道的出气口处的壳体上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可使发热模块在壳体内翻转,从而使风道的出气口敞开。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机构可使发热模块在壳体内实现翻转,即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发热模块是活动的,因此当风暖扇需要冷风换气时,发热模块实现翻转,从而实现风道的出气口完全敞开的状态,不但提高了通风效率,而且还降低了电机的负荷,延长了风暖扇的使用寿命。
作为转动机构结构的一种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以及一放置发热模块的安置架;安置架底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一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相互连接。作为此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通过两个齿轮互相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风暖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风暖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面板、3.风轮、4.风道、5.发热模块、6.转动机构、61.电机、62.安置架、63.转轴、6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可提高换气效率的风暖扇,和现有技术一样也具有一壳体1,在壳体1内留有风道4,在风道4的出气口处设有发热模块5。但本实用新型是对应发热模块5,在风道4的出气口处的壳体1上设有转动机构6,该转动机构6可使发热模块5在壳体1内翻转,从而使风道4的出气口敞开。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模块5是活动的,当风暖扇需要冷风换气时,发热模块5可以通过转动机构6实现翻转,从而达到风道4的出气口完全敞开的状态,不但提高了通风效率,而且还降低了电机61的负荷,延长了风暖扇的使用寿命。
上述转动机构6可以以多种结构形式存在,本实用新型将以以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作为上述转动机构6结构的一种优选,本实施方式的主要设计构思是通过电机61带动发热模块5翻转,进而实现风道4的出气口有无发热模块5的遮挡。具体的转动机构6的设计结构包括一固定在壳体1上的电机61,以及一放置发热模块5的安置架62。安置架62的内部可以固定发热模块5,安置架62底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一转轴63,该转轴63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1上。最后将电机61的输出端与其中的一个转轴63的端部相连接即可。
作为电机61的输出端与转轴6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两个齿轮64互相啮合连接。本实施方式采用的是齿轮64啮合连接,这样可以设定一定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发热模块5的完美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