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437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信息产业和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机房、基站的数量,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机房、基站空调的能耗占其总能耗的40%~50%。机房、基站的显热负荷比大,一年四季需连续运行,在室内侧设定温度低于室外侧温度的季节,常规的空调系统仍需继续运行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工作效率低而且易发生故障,若能利用室内外温差低成本输送热量或为室内侧提供冷量,将大大减小空调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在夏季等高温季节通过利用地冷可实现制冷系统高效运行,大幅度提升系统能效。利用室外低温空气为室内侧提供冷量的方法已得到业内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并以不同的形式展开工程技术研究,如目前采用的新风系统,此外还有不同形式的气-气、气-水热交换系统,以及应用热管技术的复合型空调。

实用新型专利201310410064.4公开了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蒸气压缩单元和回路热管单元冷却相互耦合,实用新型专利201410046876.X公开了一种多联热管机房空调系统,可以实现蒸气压缩制冷与回路热管冷却独立运行或同时运行,实现了机房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但系统比较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专利201410549491.5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室外侧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室外复合式制冷模块构成多联空调,室内侧由直接蒸发冷风机模块构成,在制冷剂泵作用下输送冷量,但该系统是由热管系统与制冷系统复叠复合而成,成本较高;实用新型专利200610011335.9公开了一种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该系统通过一个低压储液罐将制冷系统制取的低温低压冷媒储存在低压储液罐并在制冷剂泵作用下输送至各末端蒸发器,制冷剂泵成本较高;实用新型专利200910235429.8公开了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通过不同阀启停实现机组进行制冷模式以及自然冷却模式,系统仍需要制冷剂泵驱动循环。

发明专利CN201610174000.2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将压缩机作为气泵使用,并且与制冷系统共用一个回路,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是未曾提到多联技术,多联技术具有非常好的部分末端部分负荷特性,对于全年供冷的机房空调,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侧时,相当于利用多联技术部分负荷特性实现机房内部热量低成本转移,当室、内外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即可直接利用压缩机作为气体增压泵运行气体动力型分离式循环,并配合多联技术,大幅度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简单,可靠性高的多联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所述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外模块和一个或多个室内模块,通过供液管和回气管在室外模块与室内模块之间构成闭式循环系统;

所述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由一个或多个变频压缩机或一个变频压缩机与多个定频并联组成,

所述油分离器的入口与压缩机组排气口相连通;

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油分离器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节流装置出口与蒸发器入口相联通;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与电磁阀并联、或电动流量调节阀与电子膨胀阀并联构成;

所述室外模块由冷凝器独立构成,或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构成,所述室内模块由蒸发器和位于蒸发器入口的节流装置构成;

所述多联式复合型空调系统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安装单向阀、毛细管、气液分离器、储液器、视液镜或干燥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或蒸发式冷凝器。

进一步,当系统运用在室外高环温或长配管工况时,空调系统可采用过冷回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过冷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或带回热储液罐。

进一步,所述多联式复合型空调系统针对实际使用工况还可以采用压缩机并联、热气旁通回路、快速回油装置、压力平衡装置或喷液冷却装置系统结构。

进一步,当室外环境温度T小于等于预设温度T0,所述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构成多联式热管循环系统,当室外环境温度T大于预设温度T0,所述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构成多联式制冷循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冷系统与热管系统共用一个制冷剂回路,多联式结构,不仅可以降低运行能耗,还可以降低机组成本,具有优异的节能减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模式运行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电磁阀单体完成热管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热管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冷凝器,4、节流装置,5、蒸发器,6、单向阀,7、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联式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包括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和控制单元,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空调室外模块和一个或多个室内模块,通过供液管和回气管在室外模块与室内模块之间构成闭式循环系统;

多联式机房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节流装置4和蒸发器5,压缩机1由一个或多个变频压缩机或一个变频压缩机与多个定频并联组成,

油分离器2的入口与压缩机1排气口相连通;

冷凝器3的入口与油分离器2的出口相连通;

节流装置4出口与蒸发器5入口相联通;节流装置4为电子膨胀阀与电磁阀并联、或电动流量调节阀与电子膨胀阀并联构成;

空调系统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安装单向阀6、毛细管7、气液分离器、储液器、视液镜或干燥过滤器。

当室外环境温度T0小于等于预设温度T,空调系统运行热管循环模式,打开节流装置4中电磁阀或电动流量阀,或电子膨胀阀全开,或电子膨胀阀与电磁阀、电动流量阀共同作用;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室内负荷大小调节压缩机1的转速和冷凝器3的风机转速,实现冷量精确调节。

若室外环境温度T0大于预设温度T,空调系统运行制冷循环模式;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室内负荷大小调节节流装置4的开度、压缩机1的转速以及冷凝器3的风机转速,实现冷量精确调节。

冷凝器3为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或蒸发式冷凝器。

当系统运用在室外高环温或长配管工况时,空调系统可采用过冷回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空调系统针对实际使用工况还可以采用压缩机并联、热气旁通回路、快速回油装置、压力平衡装置或喷液冷却装置,不限制使用以上几种系统的组合或部分组合形式。

如使用在室内37.8℃机房空调中,兼顾显热比需求,控制空调系统压缩机蒸发温度17±1℃,过热度2-8℃,冷凝风机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机组采用变频一拖多结构,即一个室外模块和多个室内模块,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8℃时,机组运行在多联式热管模式;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18℃时,机组运行在制冷模式。机组多个室内模块膨胀阀控制原则满足:大负荷小过热度,若其中一个室内模块此时负荷最大,制冷需求最大,则该室内模块膨胀阀控制过热度最小2℃,其他室内模块中复合需求最小,则控制过热度最大8℃,介于最大、最小负荷之间的室内模块过热度只要在目标过热度范围内2-8℃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