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特种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制冷辅助冷却的热管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对内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通讯、电子设备常年都需要使用温度控制设备对其进行制冷控温。现有使用的机械压缩式机房空调系统存在耗能高、冷却效率低、空调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此外,现有机房空调使用新风冷却,容易造成服务器相关部件发生腐蚀,增加故障,降低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制冷,可以部分替代机械制冷,能效比高,使用中内外环境分别独立,因此受到广泛重视。但热管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其蒸发侧和冷凝侧冷热源进口温度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差,因此在夏季当室外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到小于室内控制温度一定差值后,热管就不能工作,此时就要转换到机械制冷方式,虽然现如今市场上推出了大量的一体机,但是其结构较为臃肿,且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智能化程度高的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机械制冷辅助冷却的热管制冷系统,包括外循环子系统与内循环子系统,所述的内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外壳,在第一外壳上设置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在第一外壳靠近第一出风口的内部位置设置热管蒸发器;所述的外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上设置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在第二外壳靠近第二进风口的内部位置上设置热管冷凝器,所述的热管冷凝器通过连接管与热管蒸发器连接,在第二外壳内还设置机械制冷装置,所述的机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机械制冷蒸发器及附件,机械制冷冷凝器与机械制冷蒸发器分别设置在热管冷凝器的两侧,且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与机械制冷蒸发器及其它制冷部件按机械制冷原理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连接管包括上升气管和下降液管,所述的热管冷凝器垂直或倾斜地设置在第二外壳中,热管蒸发器垂直或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热管冷凝器的下降液管与热管蒸发器的上端连接,热管冷凝器的上端与热管蒸发器的上升气管连接。
所述的机械制冷蒸发器设置在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
在第一出风口附近设置内循环风机,在第二出风口附近设置冷却风机。
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上设置空气滤网。
在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进风口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一定值时,仅热管制冷分系统根据需要工作;当夏季室外环境温度升高,与室内环境温差过小时,为保证室内发热设备正常工作,开启机械制冷冷却分系统对热管冷凝器辅助冷却,以保证热管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该系统时间最大化开启热管冷却系统,保证了热管制冷系统全年的正常工作,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确切的说,是一种利用机械冷却系统作为辅助手段的热管制冷系统。其包括一个内循环子系统与外循环子系统。内循环子系统与外循环子系统可以为一体化设计,也可以是分体设计,所述的所述的内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一外壳,在第一外壳上设置第一进风口1与第一出风口11,在第一外壳靠近第一出风口11的内部位置设置热管蒸发器9;所述的外循环子系统包括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上设置第二进风口8与第二出风口4,在第二外壳靠近第二进风口1的内部位置上设置热管冷凝器6,所述的热管冷凝器6通过连接管与热管蒸发器9连接,在第二外壳内还设置机械制冷装置,所述的机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2、机械制冷冷凝器3及机械制冷蒸发器7,机械制冷冷凝器3设置在热管冷凝器6和第二进风口8之间,机械制冷蒸发器7设置在热管冷凝器6的出风侧,且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与机械制冷蒸发器及其它制冷部件按机械制冷原理通过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管包括上升气管和下降液管,所述的热管冷凝器6垂直或倾斜地设置在第二外壳中,热管蒸发器9垂直或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热管冷凝器6的下降液管与热管蒸发器9的下端连接,热管冷凝器6的上端与热管蒸发器9的上升气管连接。热管是重力流动式,热管制冷剂在热管蒸发器9受热气化,经上升气管气化工作升到热管冷凝器6,在热管冷凝器6中受室外环境风冷却,气态工质冷凝成液体,经下降液管流回,再在热管蒸发器9吸热气化,以此循环,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环境释放。
所述的机械制冷蒸发器7设置在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这样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从第二进风口8中吸入的气体首先经过机械制冷蒸发器7进行冷却,这样便产生了较大的温差,令热管蒸发器9可以正常工作。
在第一出风口11附近设置内循环风机10,在第二出风口4附近设置冷却风机5。循环风机10用于将经热管蒸发器9冷却后的空气吹入室内,冷却风机5用于将热管冷凝器6换热后的热空气排出第二外壳,实现热交换循环,冷却风机5同时承担机械制冷循环的空气循环动力。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进风口1与第二进风口8上设置空气滤网,从而保证空气的清洁。在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感知室内外温度差,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机械冷却系统介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