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电梯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06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超薄型电梯新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超薄型电梯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背景技术下,电梯空调往往体积较大,安装上对定位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一旦出现定位或者稳定性相关的隐患,随着电梯的上下移动,电梯空调可能会发生松脱,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从电梯轿厢的顶端坠落,造成安全事故,并且带来财产损失,而且电梯空调质量较重,可能会对电梯的上下移动造成一定的阻碍。

所以电梯可以采用仅安装新风机的方式,由于新风机较空调机结构简单,体积和质量都得到了减小,降低了电梯的阻碍,不但如此,通过新风机的换风功能,将室外空气源源不断送入电梯轿厢内部,使得空气保持流通,使乘客不至于感到难受,并且新风机可以设置有加热功能,令冬天到来之时,可以进行一定的空气加热操作,节约安装成本。

然而大多数的新风机体积依旧存在相对偏大,且安装维护较为复杂的问题,与电梯空调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下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体积小,重量低的超薄型电梯新风机,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超薄型电梯新风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设置在电梯轿厢上方,所述的电梯轿厢上方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的机体包括机壳、底板和涡壳式离心风机,所述的机壳中部设置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的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的涡壳式离心风机包括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以及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所述吸风口对应设置有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该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通过螺钉连接在机壳内侧,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通过出风管道与出风口相连,所述的进风口对应设置有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该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通过螺钉连接在机壳内侧,所述的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出风方向通过排风管道与排风口相连,所述的吸风口与进风孔连接,所述的排风口与出风孔连接,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的吸风口和排风口上均设置有滤网,所述的底板通过螺钉合盖在机壳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涡壳式离心风机包括蜗壳、离心风机、端盖以及导风圈,所述的蜗壳为R字形,所述的离心风机通过转轴定位于蜗壳中心,所述的端盖为与蜗壳匹配的R字形板体,中心设置有开口,该端盖合盖于蜗壳,边缘以螺钉连接在蜗壳侧面,所述的导风圈嵌套于端盖的开口,并以螺钉连接在开口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层包括PET棉过滤层、HEPA过滤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的PET棉过滤层长度为10cm-15cm,所述的HEPA过滤层长度为8cm-12cm,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层长度为8cm-14cm,所述的过滤层以抽拉的方式从底板往吸风口和排风口的方向嵌套于出风管道内,所述的出风管道设置有用于上述过滤层出入的匹配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层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集污槽,所述的集污槽通过螺钉固定在出风管道的侧面,所述的出风管道的两侧设置有清洗液接口,所述的集污槽通过管路连通至电梯桥厢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风口和排风口设置有空气流量监测装置,所述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有空气成分监测装置以及温度感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出风方向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可以是电阻丝、陶瓷加热丝或者陶瓷加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体整体最大厚度为d,所述的d为吸风口或排风口外表面至底板的外表面的距离,大小为70-9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低的优势,并且设置在轿厢上方也不会不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稳定,安装维护方便,过滤层可过滤电梯内气体灰尘或气味,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加热装置适用于冬天对电梯内温度进行调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及结构示意图即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涡轮离心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风管道9及过滤层1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壳1、底板2、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吸风口5、排风口6、出风口7、进风口8、出风管道9、排风管道10、进风孔11、出风孔12、过滤层13、滤网14、集污槽15、清洗液接口16、加热装置17、蜗壳31、离心风机32、端盖33、导风圈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照附图1所示,图中有打断线的框体部分为电梯轿厢,超薄型电梯新风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设置在电梯轿厢上方,所述的电梯轿厢上方设置有进风孔11和出风孔12,所述的机体包括机壳1、底板2和涡壳式离心风机,所述的机壳1中部设置有吸风口5和排风口6,所述的底板2两侧分别设置有出风口7以及进风口8,所述的涡壳式离心风机包括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以及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所述吸风口5对应设置有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该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通过螺钉连接在机壳1内侧,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的出风方向通过出风管道9与出风口7相连,所述的进风口8对应设置有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该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通过螺钉连接在机壳1内侧,所述的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出风方向通过排风管道10与排风口6相连,所述的吸风口5与进风孔11连接,所述的排风口6与出风孔12连接,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与出风口7之间设置有过滤层13,所述的吸风口5和排风口6上均设置有滤网14,所述的底板2通过螺钉合盖在机壳1开口。

请参照附图4所示,所述的涡壳式离心风机包括蜗壳31、离心风机32、端盖33以及导风圈34,所述的蜗壳31为R字形,所述的离心风机32通过转轴定位于蜗壳31中心,所述的端盖33为与蜗壳31匹配的R字形板体,中心设置有开口,该端盖33合盖于蜗壳31,边缘以螺钉连接在蜗壳31侧面,所述的导风圈34嵌套于端盖33的开口,并以螺钉连接在开口的边缘。

请参照附图2所示,图中的“阴影-空白-阴影”部分为所述的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13包括PET棉过滤层、HEPA过滤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分别在图中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所述的PET棉过滤层为10cm-15cm,所述的HEPA过滤层长度为8cm-12cm,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层长度为8cm-14cm,所述的过滤层13以抽拉的方式从底板2往吸风口5和排风口6的方向嵌套于出风管道9内,所述的出风管道9设置有用于上述过滤层13出入的匹配的出口。

所述的过滤层13与底板2之间设置有集污槽15,所述的集污槽15通过螺钉固定在出风管道9的侧面,所述的出风管道9的两侧设置有清洗液接口16,所述的集污槽15通过管路连通至电梯桥厢外部。

所述的吸风口5和排风口6设置有空气流量监测装置,所述的出风口7和进风口8设置有空气成分监测装置以及温度感应装置。

所述的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出风方向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的加热装置17可以是电阻丝、陶瓷加热丝或者陶瓷加热片。

所述的机体整体最大厚度为d,所述的d为吸风口5或排风口6外表面至底板2的外表面的距离,大小为70-90mm。

以下是优选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箭头方向即空气流向,室外空气通过在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1吸入电梯新风机,透过滤网14进入吸风口5,由于滤网的作用,使得大颗粒的空气悬浮物被滤除,通过吸风涡壳式离心风机3的离心和涡流效应,从出风管道9中流出,在过滤层14的三重过滤效应下,去除掉空气中绝大多数悬浮物、异味和PM2.5颗粒,最后净化完毕的空气会从出风口8送进电梯轿厢,使得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能够保持新鲜,而废气会在排风涡壳式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从进风口8吸入电梯新风机,通过排风管道10,最终穿过滤网14、排风口6和出风孔12,送出电梯轿厢,由于滤网14的作用,使得外部空气的杂质不会回流至电梯轿厢内。

在空气流量监控装置的作用下,可以通过流量变化状况实时监测滤网14是否发生堵塞,并及时排除问题,而在空气成分检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实时监测电梯轿厢内部空气流通和氧气浓度,从而做出对应的调整。

以下是优选实例2:

本实用新型可在电梯轿厢顶部另行设置清洗液装置,并通过管路与超薄电梯新风机的清洗液接口15连接并形成回路,在清洗液的作用下,可在不卸除底板2的情况下对过滤层13进行清洗,把灰尘杂物去除,清洗后的废液会流入集污槽14,并从集污槽14的管路流出电梯轿厢,另外,也可以在滤网14外部设置有自来水清洗器,对滤网进行定期喷洒,从而不必人工进行滤网14的清洁工作。

以下是优选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5可使用陶瓷加热丝做未加热方式,通过温度检测装置的作用,判断电梯轿厢内部温度是否偏低,从而启动加热装置15对送入电梯轿厢内部的空气进行预加热,使得电梯轿厢内部气温保持在比较温暖的水平。

以下是优选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整体厚度不超过10cm,在本实施例中,最大厚度处为80cm,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维护,体积小,质量轻,并且涡轮离心式风机动力足,能够满足电梯轿厢内部空气流通的需要,也不会造成电梯移动的负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