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986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机房空调上出风的送风风帽结构不够合理,风道阻力大,机组出风不畅,会产生送风紊流和涡旋环流,当机组送风量过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噪声;机组风帽的送风方式简单固化,送风角度无法调整,对机组的安装位置有较高的要求和规定,否则机组运行时很难针对外界环境高密度的热负荷区域进行降温,机组使用效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噪的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包括壳体和进风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所述进风部包括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包括向所述壳体内部凸出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上设置有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整流罩呈半球壳形。

优选地,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上设置有消音结构。

优选地,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上的通孔及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至少覆盖设置有所述通孔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导流部的背风面。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风道的拐角处并且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曲面板。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到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弧形侧边处。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导流板经平滑曲面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出风部设置有能够调节出风角度的导风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空调出风装置,所述空调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到空调风道的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出风装置,在进风口处设置有整流罩,高速气流通过整流罩上的通风孔流出,气流均匀稳定的流出,减小气流对出风装置的撞击力,降低或消除高速气流撞击引起相关零件振动而产生噪音;设置形状为圆弧形曲面的导流部,并在导流部上设置消音结构,圆弧形曲面使气流通过出风装置时的阻力减小,气流流通更顺畅,消音结构的设置减小了气流通过出风装置时产生的噪音,使设备运行更加安静。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导风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导风部仰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装置内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5示出图4中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出风装置,主要设置在机房空调出风口处,用于降低出风噪音。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0、进风部200、导流部300和出风部400。所述壳体100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例如,如图1中所示,所述夹角呈90°,所述进风部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进风口处,用于对进入所述空调出风装置的气流进行整流,使气流均匀稳定;所述出风部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出风口处,用于控制出风方向;所述导流部3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所述导流部3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形成连接所述壳体100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导流部300使气流由所述进风口流向出风口。

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和第三面板130,所述第二面板120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和第三面板130相互连接形成包括两个缺口的矩形壳体,并在所述矩形壳体上与所述第一面板110相对一侧形成进风口,在与所述第三面板130相对的一侧形成出风口。

所述进风部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进风口处,且所述进风部200的主体与所述第一面板110形状相同,所述进风部200的边缘连接到所述壳体100的第二面板120及第三面板130上。所述进风部200上设置有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使通过所述进风部200的气流能够均匀的进入所述壳体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结构为整流罩210,所述整流罩210为曲面壳体,优选为半球形壳体。所述整流罩210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优选地,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高速气流通过所述整流罩210上的通风孔流出,气流均匀稳定的流出,减小气流对出风装置的撞击力,降低或消除高速气流撞击引起相关零件振动而产生噪音。所述进风部200安装到所述壳体100上时,所述整流罩21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侧。

如图2、3所示,所述导流部300包括导流板310,所述导流板310为弧形曲面板,所述导流板310位于所述导流部300与壳体100形成风道的拐角处,对气流起导向作用,并减小对气流的阻力。所述导流板310沿曲面的曲线延伸方向上的两端边缘分别连接至位于所述壳体100进风口处的所述第三面板130的边缘处,和位于所述壳体100出风口处的所述第一面板110的边缘处。所述整流罩210内流出的气流在所述导流板310的作用下流动,所述导流板310的曲面降低气流的流动阻力,不存在气流通道的死区,减小气流与所述导流板310接触引起的噪音。

所述导流板310上设置有通孔311,所述通孔311均匀分布在所述导流板310上。所述导流板310的背风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图中未示出),所述吸音材料至少覆盖在所述导流板310上设置有所述通孔311的区域,即,只在设置有所述通孔311的区域覆盖所述吸音材料,或者,在所述导流板310的背风面上全部覆盖所述吸音材料。工作过程中,气流与所述导流部300接触产生的噪音的一部分声波会穿过所述通孔311被所述吸音材料吸收,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叠加效应,从而降低噪音。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聚酯纤维材料或高分子开孔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300还包括侧板320,所述侧板320为平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导流板310的弧形边缘形状相同的曲线侧边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侧边。所述侧板320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320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10的两个弧形端部,所述侧板320的曲线侧边与所述导流板310的弧形边缘连接。且,所述侧板320与所述导流板310经平滑曲面过渡连接,以避免气流会受到较大的局部阻力,使气流能够顺利的通过。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导流部300的消音降噪性能,在所述侧板320上也设置所述通孔311,并在所述侧板320上设置所述吸音材料。

如图1、4所示,所述出风部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出风口处。所述出风部400上设置有能够调节出风角度的导风结构,例如,导风结构为角度可以调节的导风板,通过调节所述导风板的角度可以控制送风方向。优选地,所述出风部400可以通过导风板角度的调节朝一个方向送风,或者,通过导风板角度的调节使所述出风部400朝多个方向送风。所述出风部400可以使送风更加集中,提高送风效率。

如图4、5所示,气流经过所述进风部200的整流罩210后均匀的进入所述壳体100,气流进入所述壳体100后在所述导流部300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流向所述出风部400,通过所述出风部400后流出所述壳体100。气流在通过所述出风部400的时候在所述出风部400上的导风结构的作用下流向指定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设置有上述空调出风装置,所述空调出风装置的壳体100的进风口连接到所述空调的风道出口处。如图4、5所示,空调风道内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部200的整流罩210分散的进入所述壳体100内,并在所述导流部300的作用下流向所述壳体100的出风口处。并且,所述出风部400上的导风板角度可以调节,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导风板角度,使出风口可以集中对着一个方向送风,或者,可以调节导风板的角度,使出风口朝多个方向送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整流罩,使进风装置进风更加均匀稳定,减小气流与出风装置内部的撞击力。在出风装置内部设置曲面结构导流部,并在导流部上设置通孔及消音结构,减小气流流通的阻力,并降低噪音。在出风部上设置导风板,使送风方向可以调节,能够实现朝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集中送风,提高送风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