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285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的排入到大气中;在人们生活的房间内,还有一些装修材料会不断散发出污染物,这导致空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我们呼吸的空气已经不再安全。为了呼吸更洁净的空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安装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是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过敏原、室内的PM2.5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采用吸盘吸附在窗户玻璃上,通过光伏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提供动力,环保节能,同时采用“滤网+活性炭+光催化+等离子发生器”多层净化,净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壳体、太阳能板和吸盘,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侧面,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侧面的四个角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循环风机、进气滤网、加湿装置、活性炭过滤层、光催化钛滤网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后端,所述进气滤网设置在所述循环风机的后端,所述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滤网的后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加湿装置的后端,所述光催化钛滤网设置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后端,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光催化钛滤网的后端,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光催化钛滤网的后端,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均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器,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均电连接到所述蓄电池。

所述壳体的上侧面通过所述吸盘吸在玻璃上。

所述壳体的上侧面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通过光伏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提供动力,环保节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采用“滤网+活性炭+光催化+等离子发生器”多层净化,净化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通过吸盘吸附在窗户玻璃上,装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的流程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太阳能板,3为吸盘,4为进气口,5为出气口,6为循环风机,7为进气滤网,8为加湿装置,9为活性炭过滤层,10为光催化钛滤网,11为等离子发生器,12为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壳体1、太阳能板2和吸盘3,太阳能板2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面,吸盘3设置在壳体1上侧面的四个角处,壳体1的上侧面通过吸盘3吸在玻璃上,壳体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图中未标出)和蓄电池(图中未标出),太阳能板2电连接到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到控制器,壳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进气口4,壳体1的后侧面上设有出气口5,壳体1的内部设有循环风机6、进气滤网7、加湿装置8、活性炭过滤层9、光催化钛滤网10和等离子发生器11,循环风机6设置在进气口4的后端,进气滤网7设置在循环风机6的后端,加湿装置8设置在进气滤网7的后端,活性炭过滤层9设置在加湿装置8的后端,光催化钛滤网10设置在活性炭过滤层9的后端,等离子发生器11设置在光催化钛滤网10的后端,出气口5设置在光催化钛滤网10的后端,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均电连接到控制器,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均电连接到蓄电池,壳体1的上侧面上设有控制开关12,控制开关12电连接到控制器。

工作时,将壳体1的上侧面通过吸盘3吸附玻璃上,太阳能板2朝外,将太阳能转动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蓄电池对控制器、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进行供电,循环风机6运行,将空气从进气口4吸入,依次经过进气滤网7、加湿装置8、活性炭过滤层9、光催化钛滤网10和等离子发生器11后从出气口5排出。

控制器对控制开关12、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的控制属于现有公知技术,控制器、控制开关12、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太阳能板2如何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如何存储到蓄电池中,蓄电池如何对控制器、循环风机6、加湿装置8和等离子发生器11进行供电均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