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换气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49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取暖换气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换气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1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2的框架3,设有马达与扇叶的送风单元4,收纳电路板的电路板盒5,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

送风单元4、电路板盒5与加热器6水平并排设置于框架内,当取暖换气扇设置于窗户上时,送风单元4、电路板盒5与加热器6都处于室外侧。由于重心处于所安装的玻璃的一侧,为防止因重心偏向导致本体向外倾斜,必须加装安装框架才能安装到窗户上。

并且,由于加热器6设置于框架内,框架3的任何一边都必须长于加热器设置,为了确保加热性能,框架难以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又可以在确保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的取暖换气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本体,将空气加热的加热单元,形成所述本体外廓的框架,设于所述框架内的送风单元,以及电路板盒,设于所述框架内,用于容纳控制所述送风单元的电路板,所述框架包括吸入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送风单元将空气从所述吸入口吸入所述框架内,将吸入到所述框架内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所述框架外,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框架外,且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本体,设于所述本体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盒设于比送风单元更靠近室外侧的位置,且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距离大于所述送风单元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送风单元包括,形成风路的蜗牛壳,设于所述蜗牛壳内的扇叶,以及设于所述蜗牛壳上的使所述扇叶转动的马达,所述蜗牛壳包括,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蜗牛壳上与所述吸入口相对的一面上,将空气吸入蜗牛壳,以及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蜗牛壳上设有所述马达的一面上,将空气吸入蜗牛壳内,所述电路板盒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形成一吸风空间,空气可以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被吸入蜗牛壳内。

(三)有益效果

(1)加热单元的与电路板盒分别处于送风单元的两侧,使本体的重量分布得到平衡,本体安装后能保持平衡状态,不容易向外倾斜,避免所安装的玻璃或墙面变形甚至损坏;

(2)无需在玻璃或墙面上加装安装支架,可以直接安装,节省成本;

(3)蜗牛壳具有第二进风口,且电路板盒与第二进风口之间保持足够的吸风空间,不仅增加了风量,提高了效率,还提高了电路板盒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取暖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立体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截面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送风单元和电路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送风单元和电路盒板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的送风单元和电路盒板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1-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框架;4-送风单元;5-电路盒板;6-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10-本体;11-框架;12-吸入口;13-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法兰;

20-送风单元;21-马达;22-扇叶;23-蜗牛壳;231-第一卷板;232-第二卷板;233-侧板;24-第一进风口;25-蜗牛壳出风口;26-第二进风口;27-吸风空间;

30-加热单元;40-电路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3、4、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用于安装在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包括:本体10、加热单元30、送风单元20和电路板盒40,其中,

本体10由框架11围成,框架11形成本体10的外廓,框架1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其开口端朝向室内。

电路板盒40设置于框架11内,用于容纳送风单元20的电路板。

送风单元20设置于框架11内,用于将空气吸入和吹出框架11。

送风单元20包括形成风路的蜗牛壳23、设于蜗牛壳23内的扇叶22、设于蜗牛壳23上的使扇叶22转动的马达21。蜗牛壳23包括平行的第一卷板231和第二卷板232,以及连接第一卷板231与第二卷板232的侧板233。

设置在第一卷板231上的将空气吸入蜗牛壳23内的开口为第一进风口24,使扇叶22转动的马达21设置在第二卷板232上,第一进风口24面向室内设置。

蜗牛壳的第一卷板231与第二卷板232与侧板233围成蜗牛壳出风口25,蜗牛壳出风口25位于蜗牛壳23舌部,将蜗牛壳23内的空气吹出蜗牛壳23外。

加热单元30是具有将空气加热功能的加热器,其设于框架11外侧,即设置于框架11的朝向室内的一侧。

框架11开口端的与第一进风口24对应的部分形成吸入口12,吸入口12与第一卷板231和第一进风口24平行设置,送风单元20通过吸入口12向框架11内吸入空气,即吸入口12是由框架11的侧壁围成的面向室内的开口,室内的空气由此开口向框架11内吸入。

框架11开口端的与加热单元30对应的部分形成第一出风口13,即加热单元30设于第一出风口13的下游侧,送风单元20通过第一出风口13向框架11外吹出空气,即第一出风口13是由框架11的侧壁围成的面向室内的开口,送风单元20吹出的空气从第一出风口13吹向室内。

框架11上还设有将框架11内的空气吹向室外的第二出风口14,框架1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3的开口端的边缘向框架11外翻折形成法兰15。

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30、送风单元20与电路板盒40在从框架的第一出风口13向框架11内的方向上依序排列,也就是说,加热单元30处于室内,送风单元20与电路板盒40处于室外,且送风单元20到加热单元30的距离小于电路板盒40到加热单元30的距离。

当本取暖换气扇运转时,室内空气从框架的吸入口12被吸入蜗牛壳的第一进风口24,再依次从蜗牛壳出风口25、第一出风口13被吹出,从第一出风口13吹出室内的空气将会经由加热单元30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吹向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本实施例中,取暖换气扇为窗用,圆筒型的框架11被垂直安装于玻璃上,框架的法兰15与吸入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处于室内,框架11的圆筒型框体突出于室外,框架11的外表面与玻璃的接触面即为安装的受力面。

取暖换气扇中最重的送风单元20设于框架11内,处于加热单元30与电路板盒40中间。本实施例中,送风单元20有一部分向室内突出于框架11设置,其突出部分少于设在框架11内的部分。当取暖换气扇安装到玻璃上之后,位于框架内的送风单元20贯穿玻璃所在的平面,由于送风单元20大部分处于室外,此时本体10的重心落在室外。

将加热单元30设于框架11外,且设于第一出风口13的下游侧时,即设于室内侧时,加热单元30的重心与电路板盒40的重心分别处于送风单元20的两侧,使本体10的重量分布得到平衡,本体10的重心从室外侧向所安装的玻璃所在的平面靠近。

在受力面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靠近受力面,本体10越不容易倾斜。本体10能够保持安装后与玻璃垂直,不会向外或向内倾斜。即使是安装在玻璃上,或者较薄的墙面上,所安装的平面也不会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变形甚至损坏。

也不需要再在玻璃或墙面上加装安装支架,可以直接安装,节省成本。且由于加热单元30设于第一出风口13的下游侧,能够有效利用加热单加热从框架11中被吹出的空气。

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30设于框架11外,可让框架11不受加热器尺寸的限制,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框架11的尺寸。在无法改变加热单元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同样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实施例的取暖换气扇,本体10安装后能保持平衡状态,不会向外倾斜导致所安装的玻璃或墙面变形甚至损坏,还可以省去安装支架的成本,实现小型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取暖换气扇的加热单元30相对于本体10设于本体10的下部。下部指相对于地面的上下方向上,处于本体10的下半部。即在取暖换气扇安装完毕之后,在相对于地面的上下方向上,加热单元30所处的高度不超过本体10的高度的一半。

此时,加热单元30的重心处于本体10的下半部分,使本体10的重心变低。在受力面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越不容易发生倾斜。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3与加热单元30同样设置于本体10的下部,使本体10的重心变低,提高本体10安装后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利用加热单元30加热从框架11被吹出的空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体10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路板盒40中容纳有用于控制送风单元20的电路板。电路板盒40设于框架11内,且设于送风单元20的后方。后方均指以送风单元20为基准,比送风单元20更靠近室外侧的位置。即从第一出风口13向框架11内,加热单元30、送风单元20与电路板盒40依序成排成一列,电路板盒40到第一出风口13的距离大于送风单元20到第一出风口13的距离。

在取暖换气扇不运转,即送风单元20不运转时,室内的水蒸气从吸入口12进入框架11。由于电路板盒40设于送风单元20的后方,即使水蒸气进入框架11后经过送风单元20到框架11的后部,但也只会经过电路板盒40的表面,不会进入电路板盒40内部。

同时,由于电路板盒40设于送风单元20后方,送风单元20可以向所安装的平面移动,即向室内侧移动,使本体10的重心更靠近所安装的平面,甚至落在所安装的平面上。使本体10在安装后保持平衡,不会向室内或向室外倾斜,使本体10安装后更加稳定。由此可见,本体10在安装后可以保持更为稳定的平衡状态,不会向一边倾斜而导致所安装的平面变形或损坏,同时还提高了电路板盒40的防水性。

请进一步参照图5、图6、图7,在第二卷板232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6,第二进风口26为设置在马达21四周的开口,第二进风口26可以为一个环形开口,也可以为多个环绕马达21的开口。

第二进风口26与第一进风口24相反,面向电路板盒40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26设于马达21四周,为多个环绕马达21的开口。第一进风口24与第二进风口26构成送风单元20的双面进风口。

电路板盒40与第二进风口26相对设于蜗牛壳23的后方。电路板盒40与第二进风口26之间保持有一定的吸风空间27,即电路板盒40的朝向第二进风口26的一面与第二进风口26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盒40为长方体,其中面积最大的一面面向第二进风口26设置,且所述面积最大的一面到第二进风口26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马达21朝向电路板盒40的一端到第二进风口26的距离。

此时,由于蜗牛壳的第二卷板232上设有第二进风口26,且电路板盒40与第二进风口26之间保持足够的吸风空间27,电路板盒40与蜗牛壳23之间的空气会从第二进风口26被吸入蜗牛壳23。送风单元20除了从第一进风口24吸风以外,还可以从第二进风口26吸风,增大了进风量,从而提高了效率。

另外,当取暖换气扇运转时,框架11中处于蜗牛壳23后方的空气会被吸向第二进风口26。框架11内的水蒸气,包括电路板盒40表面的水蒸气都会通过第二进风口26被吸入蜗牛壳23,进而被排出框架11之外,防止水蒸气进入电路板盒40内,不仅增加了风量,提高了效率,还提高了电路板盒40的防水性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的取暖换气扇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