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01434发布日期:2019-07-31 10: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是涉及散热片与传热管接合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机之一,例如在汽车空调等中,使用组合扁平管和波纹散热片而成的热交换器。扁平管是供制冷剂流动的传热管的一种形态,是截面形状为扁平型的传热管,以便高效地进行热交换。波纹散热片是使板状的散热片弯曲成折皱状的散热片。

扁平管在扁平管的短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多个扁平管分别以扁平管的长径沿着空气的通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隔开间隔而相邻的一个扁平管与其他扁平管之间分别配置有波纹散热片。

与一个扁平管相对的折皱状的散热片的凸起的部分和一个扁平管接合。与其他扁平管相对的折皱状的散热片的凸起的部分和其他扁平管接合。以往,通过钎焊进行扁平管和折皱状的散热片的接合。钎焊例如在约600℃左右的比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0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73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0772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热交换器中,在露水附着于散热片的情况下,要求不使该露水飞散地使露水扩散并向热交换器的外部排出。特别是,对于室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而言,强烈要求不使露水飞散到室内。另外,还要求不污染散热片的表面。因此,包括波纹散热片在内的散热片的表面被至少具有亲水性和防污性的涂敷材料覆盖。

但是,覆盖散热片的表面的涂敷材料由于进行钎焊时的热(约600℃左右)而熔融。因此,提出了使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各种方法,以使涂敷材料不熔融(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

本发明是作为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开发的一环而完成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扁平管与散热片接合而不使覆盖散热片的涂敷材料熔融的热交换器,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扁平管和散热片。扁平管的截面形状为扁平型,扁平管被防腐蚀层覆盖。散热片在防腐蚀层的第一表面夹设接合剂而与扁平管接合,并且被涂敷材料覆盖。防腐蚀层的第一表面被表面粗糙化。接合剂固接于被表面粗糙化后的第一表面。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截面形状为扁平型并被防腐蚀层覆盖的扁平管。准备被涂敷材料覆盖的散热片。对扁平管的防腐蚀层的第一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在进行了表面粗糙化处理后的防腐蚀层的第一表面固接接合剂。将散热片与接合剂抵接。将散热片朝向扁平管侧按压,并将扁平管朝向散热片侧按压。在按压扁平管和散热片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是具备上述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散热片通过在防腐蚀层的第一表面夹设接合剂而与扁平管接合,由此能够得到覆盖在散热片上的涂敷材料不熔融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在覆盖在散热片上的涂敷材料不熔融的情况下,将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具备上述热交换器,能够抑制水滴或污垢等向室内飞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具备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截面线iv-iv处的波纹散热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侧视图。

图6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5所示的圆圈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7所示的圆圈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在图7所示的工序之后进行的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9所示的圆圈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在图9所示的工序之后进行的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11所示的圆圈内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在图11所示的工序之后进行的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在图13所示的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在图13所示的工序之后进行的工序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多个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8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侧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在相同实施方式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区域的局部俯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在相同实施方式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区域的局部俯视图。

图22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剪切应力与接合面积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变形例的热交换器的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中,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部分的、包括一部分截面的侧视图。

图26是在相同实施方式中,图25所示的截面线xxvi-xxvi处的波纹散热片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作为具备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对空调机(制冷剂回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空调机81具备压缩机83、四通阀91、室内机89、膨胀阀87以及室外机85。压缩机83、四通阀91、室内机89、膨胀阀87及室外机85通过制冷剂配管97连接。

在室外机85内配置有热交换器1。另外,在室外机85内,设置有将室外的空气强制地送入热交换器1的室外风扇93。在被强制地送入热交换器1并通过热交换器1的室外的空气与在热交换器1(扁平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室内机89内配置有热交换器1。另外,在室内机89内,设置有将室内空气强制地送入热交换器1的室内风扇95。在被强制地送入热交换器1并通过热交换器1的室内空气与在热交换器1(扁平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空调机81的运转有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制冷运转是冷却室内空气的运转。制热运转是加热室内空气的运转。除霜运转是使附着于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的霜等融化的运转。

在空调机81中,根据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及除霜运转,通过四通阀91切换制冷剂流路。在制冷运转及除霜运转中,从压缩机83排出的制冷剂被送入室外机85(热交换器1),在室内机89(热交换器1)中流动的制冷剂向压缩机83返回(参照虚线箭头)。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中,从压缩机83排出的制冷剂被送入室内机89(热交换器1),在室外机85(热交换器1)中流动的制冷剂向压缩机83返回(参照实线箭头)。

关于各运转,再稍作详细说明。首先,在制冷运转中,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内机89的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通过驱动压缩机83,从压缩机83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阀91流入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在该热交换器1中,流入的制冷剂与被送入室外机85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

从室外机85(热交换器1)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87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内机89的热交换器1。在该热交换器1中,在流入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被送入室内机89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液体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冷却。从室内机89(热交换器1)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流入压缩机83。流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83排出。以下,反复进行该循环。

接着,在制热运转中,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内机89的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通过驱动压缩机83,从压缩机83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阀91流入室内机89的热交换器1。在该热交换器1中,在流入的气体制冷剂与被送入室内机89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制热。

从室内机89(热交换器1)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87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在该热交换器1中,在流入的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被送入室外机85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中,液体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从室外机85(热交换器1)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流入压缩机83。流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83排出。以下,反复进行该循环。

在该制热运转中,由于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所以室外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有时会成为霜而附着于热交换器1。如果霜附着于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则会阻碍要通过该热交换器1的室外的空气的流动,室外的空气和在热交换器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热交换不能良好地进行,空调机81的制热效率降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空调机81中,当在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附着一定以上的霜时,暂时停止制热运转,进行使附着于热交换器1的霜融化的除霜运转。

在除霜运转中,室外风扇93及室内风扇95中的每一个的动作停止。另外,除霜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与制冷运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相同的流动。当除霜运转开始时,从压缩机8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91被送入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在该热交换器1中,气体状的制冷剂的热被散热,附着于热交换器1的霜融化。然后,制冷剂从室外机85流过膨胀阀87、室内机89而向压缩机83返回。以下,反复进行该循环,直至附着于热交换器1的霜被除去。

接着,对分别配置于室内机89和室外机85的热交换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热交换器1具备多个扁平管3(传热管)、多个波纹散热片21(散热片)、入口侧集管51及出口侧集管53。多个扁平管3分别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扁平管3设置有外壁平面部7和外壁曲面部9。在扁平管3的内部,相互隔开距离地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制冷剂流路5。

在多个扁平管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配置有入口侧集管51,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配置有出口侧集管53。在入口侧集管51形成有制冷剂出入口55。在出口侧集管53形成有制冷剂出入口55。例如,从入口侧集管51的制冷剂出入口55流入的制冷剂在扁平管3中流动并向出口侧集管53输送。另一方面,从出口侧集管53的制冷剂出入口55流入的制冷剂在扁平管3中流动并向入口侧集管51输送。

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一个扁平管3和另一个扁平管3之间,配置有波纹散热片21。波纹散热片21是使板状的散热片弯曲成折皱状的散热片。在此,波纹散热片21具有曲面部25和平面部23。此外,如图4所示,波纹散热片21的表面被至少具有亲水性和防污性的涂敷材料27覆盖。

如图3和图5所示,与一个扁平管3相对的波纹散热片21的凸起的部分(曲面部25)和一个扁平管3的外壁平面部7通过粘接剂41接合。与另一个扁平管3相对的波纹散热片21的凸起的部分(曲面部25)和另一个扁平管3的外壁平面部7通过粘接剂41接合。在此,作为粘接剂41,例如应用环氧类的粘接剂。

如图6所示,扁平管3例如被由铝和锌的合金层构成的防腐蚀层11覆盖。在防腐蚀层11的表面实施有表面粗糙化处理。被表面粗糙化后的防腐蚀层11的算术平均的粗糙度为0.7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在算术平均的粗糙度低于0.7μm的情况下,不能得到粘接剂41和扁平管3(防腐蚀层11)的充分的接合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防腐蚀层11的最初的厚度约为100μm左右,所以如果算术平均的粗糙度超过100μm,则会贯通防腐蚀层11,腐蚀扁平管3的可能性变高。

另外,从被表面粗糙化后的防腐蚀层11的表面的顶部到粘接剂41的上表面的距离th(粘接剂41的厚度)为0.1μm以上且5.0μm以下。如果粘接剂41的厚度比0.1μm薄,则涂敷于扁平管3的粘接剂41的分布(厚度)的管理变难,接合后的接合状态有可能产生偏差。另一方面,当粘接剂41的厚度超过5.0μm时,阻碍扁平管3和波纹散热片21之间的热传导的可能性变高。另外,在接合时,粘接剂有可能流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如上述那样构成。

接着,对上述热交换器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如图7和图8所示,准备扁平管3。扁平管3的表面被防腐蚀层11覆盖。防腐蚀层11的厚度约为100μm左右。此时,防腐蚀层表面12的基于算术平均的表面粗糙度为0.2μm~0.5μm左右。

接着,对扁平管3进行喷砂处理。如图9和图10所示,通过向扁平管3吹送细砂,使位于外壁平面部7的防腐蚀层表面12表面粗糙化。此时,防腐蚀层表面12以基于算术平均的表面粗糙度为0.7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方式被表面粗糙化。

接着,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进行了喷砂处理的扁平管3的表面(外壁平面部7)上涂敷粘接剂41(包覆化)。此时,以从被表面粗糙化后的防腐蚀层表面12的顶部到粘接剂41的上表面的距离(粘接剂41的厚度)约为5μm左右的方式进行涂敷。粘接剂例如通过向扁平管3吹送粘接剂41而被涂敷。另外,也可以通过辊(未图示)将粘接剂41涂敷于扁平管3。

接着,将扁平管3与波纹散热片21接合。如图13和图14所示,多个扁平管3和多个波纹散热片21以将波纹散热片21夹入隔开间隔而相邻的一个扁平管3和另一个扁平管3之间的形态配置。接着,在这种状态下,例如通过线材(未图示)对多个扁平管3和多个波纹散热片21的周围进行束缚,从而在波纹散热片21被夹入一个扁平管3和另一个扁平管3之间的方向(参照箭头)上加压。

接着,在对多个扁平管3和多个波纹散热片21加压的状态下,在约2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参照波浪线箭头)。这样,一边使波纹散热片21和扁平管3贴合,一边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通过粘接剂41接合。此时,由于热处理的温度约为200℃左右,所以覆盖波纹散热片21的涂敷材料27不会熔融,能够保持波纹散热片21的亲水性和防污性等。

然后,解开线材(未图示),完成通过粘接剂41将扁平管3与波纹散热片21接合而成的热交换器1(参照图2)。

在上述热交换器1中,首先,在对扁平管3的防腐蚀层11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后,通过向该被表面粗糙化后的防腐蚀层11的表面吹送粘接剂41或涂敷粘接剂41,粘接剂41固接于扁平管3(包覆化)。此时,粘接剂41的厚度(从被表面粗糙化后的防腐蚀层11的表面的顶部到粘接剂41的上表面的距离th)即使薄也在0.1μm以上。由此,能使涂敷于扁平管3的粘接剂41的分布(厚度)均匀化。

接着,通过一边以利用一个扁平管3和另一个扁平管3将波纹散热片21夹入的方式加压,一边进行热处理,从而在波纹散热片21与粘接剂41可靠地接触的状态下,扁平管3与波纹散热片21接合。由此,能够提高扁平管3与波纹散热片21的接合率。另外,接合率是指实际的接合部的数量相对于全部接合部的数量之比。

粘接剂41的熔点比扁平管3和波纹散热片21中的每一个的母材的熔点低。另外,粘接剂41不向上述母材扩散而不产生金属键,因此与一般的钎焊相比,接合力有变弱的倾向。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使粘接剂41可靠地固接于被表面粗糙化后的扁平管3的表面,并提高与可靠地固接于扁平管3的粘接剂41接合的波纹散热片21的接合率,能够提高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的接合强度。另外,通过抑制制造热交换器1时的接合不良,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改善,能够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另外,如上所述,一般地,对空调机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要求亲水性和防污性。波纹散热片21的表面被具有亲水性和防污性等的涂敷材料27覆盖。在通过钎焊将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时的温度条件(约600℃)下,涂敷材料27会熔融。

另一方面,通过粘接剂41将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接合时的热处理温度约为200℃左右。由此,涂敷材料27不会熔融,能够保持波纹散热片21的亲水性和防污性等。

此外,在通过钎焊将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情况下,在钎焊后,有将涂敷材料覆盖于波纹散热片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在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接合的状态下,需要将涂敷材料均匀地涂敷于波纹散热片,但是,由于涂敷材料的粘性受到限制,所以难以将涂敷材料均匀地涂敷于波纹散热片,与在接合前覆盖有涂敷材料的波纹散热片的情况相比,亲水性和防污性等功能会变差。

特别是在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果波纹散热片的表面的亲水性变差,则进行除湿时产生的水滴从波纹散热片剥离,有时水滴会滴落到室内。特别是在波纹散热片的情况下,在热交换器中,散热片呈折皱状高密度地排列,所以,由于表面张力的增大而水滴的保持量增加。因此,附着于波纹散热片的水滴容易滴落到室内。

另一方面,在室外机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如果波纹散热片的表面的亲水性变差,则有时在进行除霜运转时排水性恶化。因此,有时即使从除霜运转切换到制热运转,也不能充分发挥制热性能。另外,有时残留于波纹散热片的水滴冻结而成长为冰,在这种情况下,热交换器有时会受到损伤。在实施方式1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热交换器1中,表示了配置有一列热交换器1的情况,但如图16所示,也可以是配置有包括热交换器1a、1b、1c等在内的两列以上的多列的热交换器1。在这样的热交换器1中,也能够制造热交换器1而不变更各热交换器1a、1b、1c等的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2.

在此,对热交换器的波纹散热片的变形例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7和图18所示,热交换器1的折皱状的散热片21以平面部23和平面部26交替形成的方式弯折。波纹散热片21的平面部26通过粘接剂41与扁平管3接合。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3~图6所示的热交换器相同,因此对同一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除了需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在上述热交换器的波纹散热片21中,平面部26与扁平管3接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对此进行说明。

图19表示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在此,对于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将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长度a1,将与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长度b1。这样,在平面部26与扁平管3接合的区域,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与长度a1相同的长度a1。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扁平管3的外壁曲面部,所以与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比长度b1短的长度b2。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中,波纹散热片21的曲面部25与扁平管3接合(参照图3)。因此,在曲面部25与扁平管3接合的区域,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比长度a1短的长度a2。另一方面,与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与长度b2相同的长度b2。

这样,在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中,波纹散热片21和扁平管3的接合面积s1为a1×b2。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中,波纹散热片21和扁平管3的接合面积s2为a2×b2(a2<a1)。其结果,接合面积s1大于接合面积s2,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实施方式3.

在此,作为热交换器的波纹散热片的变形例的另一例,对能够提高波纹散热片与扁平管的接合强度的波纹散热片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热交换器的折皱状的波纹散热片21以平面部23和平面部26交替形成的方式弯折。特别是,在使波纹散热片21中的相邻的平面部26最接近的形态下,平面部26通过粘接剂41与扁平管3接合。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3~图6所示的热交换器相同,因此对同一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除了需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接着,对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的接合强度进行说明。图21表示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在此,对于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将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长度a1,将与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长度b1。

这样,在平面部26与扁平管3接合的区域,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a2成为与长度a1相同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扁平管3的外壁曲面部,所以与扁平管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比长度b1短的长度b2。

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的面积为a1×b1。平面部26与扁平管3接合的区域的接合面积是a1×b2。如果将平面部26与扁平管3接合的区域的接合面积相对于平面部26与扁平管3相对的区域的面积之比设为接合面积比,则接合面积比为(a1×b2)/(a1×b1)=b2/b1。

在此,图22表示接合面积比和作用于粘接剂与波纹散热片的接合面的剪切应力的关系(曲线图)。已知由铝形成的散热片被破坏的剪切应力为110(n/mm2)。根据发明人的评价可知,如果接合面积比约为0.8以上,则即使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产生110(n/mm2)的剪切应力,作用于粘接剂41的剪切应力一般也为比粘接剂的剪切应力的6.9(n/mm2)低的值,判明了波纹散热片21不会从粘接剂41剥离。

另外,在上述热交换器1的波纹散热片21中,在使相邻的平面部26最接近的形态下,平面部26通过粘合剂41与扁平管3接合。因此,如果将波纹散热片21的散热片间距设为fp,则长度a1为长度a1=2·fp。

由此,与实施方式2(参照图17)中说明的热交换器相比,能够增加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的接合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另外,能够降低热阻。而且,能够使粘接剂41的厚度变薄,能够减小粘接剂的厚度方向上的热阻。另外,也能够降低粘接剂41的使用量。

实施方式4.

在此,对波纹散热片和扁平管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在扁平管3上,在与制冷剂流路5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凸部15。另一方面,在波纹散热片21上,设置有与扁平管3的凸部15嵌合的凹部29。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3~图6所示的热交换器相同,因此对同一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除了需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夸张地表示凸部15和凹部29。

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在扁平管3上设置有凸部15,在波纹散热片21上设置有凹部29。由此,与没有形成这样的凸部和凹部的热交换器相比,能够延长波纹散热片21与扁平管3的接合距离(面积),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该方法特别是在使用不耐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剥离的粘接剂41作为粘接剂41的情况下有效。凸部15和凹部29只要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至少有一组,就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效果。另外,即使凸部15突出的长度(凹部29的深度)为1mm以下,也具有抑制波纹散热片21剥离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对在扁平管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途设置有凸部1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凸部的位置,不限于这样的配置,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在扁平管3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设置凸部15。在这种情况下,也具有抑制波纹散热片21剥离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在此,对波纹散热片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波纹散热片21设置有放气窗31。另外,双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放气窗31配置在下风侧,朝向上风侧开口。另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3~图6所示的热交换器相同,因此对同一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除了需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一般地,在空调机的室外机中,被送入室外机的框体内的外部空气(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时进行热交换。当外部空气通过热交换器时,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外力容易作用于波纹散热片。如果在波纹散热片的上风侧配置放气窗,则可以设想放气窗的开口由于该外力而被压扁,从而有可能堵塞放气窗,热交换性能降低。

与此相对,通过将放气窗31配置在下风侧,与放气窗31配置在上风侧的情况相比,外力所作用的上风侧的剥离强度增强,能够抑制放气窗31堵塞。由此,由于外部空气在放气窗31中流动,容易产生紊流,能够进一步促进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合剂,列举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为例进行了说明。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的耐热性、耐水性、对化学物质的稳定性优异。另外,不含有成为室内病综合症的主要原因的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学物质。因此,是适用于室内机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粘接剂。而且,由于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耐油性也优异,所以即使在烹调场所等大量使用油的场所也能够应用。

作为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有单液性的粘接剂和双液性的粘接剂。在双液性的粘接剂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比有可能发生变化,而在单液性的粘接剂中,由于固化剂预先添加在环氧树脂中,因此,没有成分的偏差,能够得到稳定的接合强度。

另外,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的热传导率(0.6w/m·k)比尼龙类的粘接剂或聚酯类的粘接剂等其他粘接剂的热传导率(0.2~0.3w/m·k)高。由此也可以说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是适用于热交换器的粘接剂。

另外,作为接合剂,除了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41之外,也可以是焊料。在使用焊料的情况下,在扁平管3的表面通过电镀形成焊料即可。在使用焊料的情况下,能够在200数十℃的温度条件下将波纹散热片21通过焊料与扁平管3接合,并且覆盖波纹散热片21的涂敷材料27(参照图4)也不会熔融。

而且,只要是能够将波纹散热片21(散热片)与扁平管3(传热管)接合而不使覆盖波纹散热片21(散热片)的涂敷材料27熔融的接合剂,也可以是粘接剂以及焊料以外的材料。

另外,作为散热片,列举波纹散热片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板状的散热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随着粘接剂变厚而热传导性变差,优选使扁平管和散热片的间隙为最小值(5μm)。

对于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热交换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例示,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不是由上述说明的范围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有效地用于具备散热片和扁平管的热交换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1c热交换器;3扁平管;5制冷剂流路;7外壁平面部;9外壁曲面部;11防腐蚀层;12防腐蚀层表面;13顶部;15凸部;21波纹散热片;23平面部;25曲面部;26平面部;27涂敷材料;29凹部;31放气窗;41粘接剂;51入口侧集管;53出口侧集管;55制冷剂出入口;81空调机;83压缩机;85室外机;87膨胀阀;89室内机;91四通阀;93室外风扇;95室内风扇;97制冷剂配管;a1、a2、b1、b2长度;fp散热片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