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25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作为中央空调的末端产品,广泛应用在办公楼、医院、商场等较大的场所当中,传统的风机盘管内设置有换热器,外界的媒介由换热器的进水口流入,换热器由多个弯管构成,在换热器外设置有换热片,从而实施对换热器的加热或者冷却,在风机盘管内还设置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指向换热器,从而将换热器周围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风机盘管的出风口。现有的中央空调在实际使用时,当换热功率增大时,体现在中央空调末端的风机盘管的第一反应是明显的出风噪音,而上述噪音增大的原因在于鼓风机的功率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诱导风指向换热器,以实现对换热器周边的空气的快速交换,从而体现出中央空调的换热功率的增大,而针对风机盘管的噪音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改进风机面板的出风方式,或者是在风机盘管的风腔内设消音装置的方式,上述的方式消除风机盘管的噪音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鼓风机的功率增大,对于节能减排也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在提高风机盘管换热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风机盘管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中央空调使用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包括用于安装换热器的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成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均压箱体,所述均压箱体的箱口朝向换热器且箱底设置有诱导风口,所述诱导风口沿着均压箱体的箱底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均压箱体外设置有诱导风箱,所述诱导风箱的内壁与均压箱体间隙布置,所述诱导风箱的箱口指向出风面板且箱底处设置有射流口,所述射流口与诱导风口平行布置,所述诱导风箱与均压箱体之间的间隙形成诱导风腔a,所述诱导风腔a连通射流口与诱导风口位置及出风面板,所述诱导风箱的上方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指向射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启动上述的风机,风机产生的风进入射流口指向换热器,在风机产生的风力作用下,使得诱导风腔a周边的区域产生局部负压,诱导风腔a从出风面板进行补气,进入诱导风口内,并且指向换热器,从而两换热器周边的空气带出至出风面板,上述的射流口及射流口配合,以及诱导风箱与均压箱体之间形成的诱导风腔a,风机的转速处在较低的情况下,即可产生较大的流量,从而可显著降低风机盘管工作时的噪音,提高中央空调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的剖面图;

图2是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移除出风面板后轴侧视图;

图3是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移除水箱箱盖后的轴侧视图;

图4是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移除进风面板后的仰视轴侧视图;

图5是出风面板、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及过滤棉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过滤棉块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7是图6移除插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进风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风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风阀的拆分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舒适静音型风机盘管,包括用于安装换热器10的安装筒体20,所述安装筒体20的两端分别设置成进风口21及出风口22,所述出风口22处设置有出风面板30,所述出风口22处设置有均压箱体23,所述均压箱体23的箱口朝向换热器10且箱底设置有诱导风口231,所述诱导风口231沿着均压箱体23的箱底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均压箱体23外设置有诱导风箱24,所述诱导风箱24的内壁与均压箱体23间隙布置,所述诱导风箱24的箱口指向出风面板30且箱底处设置有射流口241,所述射流口241与诱导风口231平行布置,射流口241位于诱导风口231上方布置,所述诱导风箱24与均压箱体23之间的间隙形成诱导风腔a,所述诱导风腔a连通射流口241与诱导风口231位置及出风面板30,所述诱导风箱24的上方还设置有风机40,所述风机40的出风侧指向射流口241;

结合图1所示,上述的诱导风箱24与均压箱体23间隙布置,上述的诱导风口231与射流口241分别开设在均压箱体23及诱导风箱24的箱底处,风机盘管启动后,风机40产生的风指向诱导风口231,从而直吹至换热器10上,将换热器10周边的空气由出风面板30带出,由于上述的诱导风箱24与均压箱体23之间的间隙形成诱导风腔a,使得诱导风腔a处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由该诱导风腔a向诱导风口231源源不断的补充,从而当风机40处在较低的转速下,出风面板30即可获得较大的出风量,因此可显著降低风机盘管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诱导风箱24的箱底上方设置有风机压力仓25,所述风机40设置在风机压力仓25内,且风机40的进风侧与风机压力仓25外界连通;

上述的风机40工作产生旋风可基本全部从射流口241流出,因此射流口241的出口及诱导风口231位置处所在的诱导风腔a可最大程度上生成负压,从而可提高压入诱导风口231内的风量,

具体地,所述射流口241及诱导风口231的截面均呈锥管状结构且上大下小布置,所述射流口241的下端伸出诱导风口231内,所述射流口241与诱导风口231间隔布置,所述射流口241与诱导风口231之间的间隙构成诱导风腔a;

上述的出风面板30可选用冲压铝制件构成,可在出风面板30的表面设置成锯齿面,通过送风面板10处理过的气流通过出风面板30上的通孔,将出风面板30的表面吹热/吹冷,出风面板30的表面与室内空气形成辐射换热,出风面板300可为黑色,由于其为波纹形状黑色铝合金面板,具有较大导热接触面积,同时材质和颜色也增强了出风面板30辐射换热效果;

上述的诱导风口231及射流口241的结构布置,尽可能的使得诱导风口231的出风量增大,以快速的带出换热器10周边的空气。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为实现对进入风机40的风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所述风机40的进风侧设置有风阀50,所述风阀50包括连通外界及风机40进风侧的管体51,所述管体51的中心设置有隔板52,所述隔板52将管体51分割成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阀板53、54,所述第一、第二阀板53、54分别位于两腔室内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阀板53的两端分别与管体51及隔板52的一侧板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阀板54的两端分别与管体51及隔板52的另一侧板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阀板53、54伸出管体51的转轴分别与第一连板55连接,所述第一连板55的中段与第二连板56的板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板56的另一板端与第三连板57的板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板57的板端与曲柄58的一端铰接,所述曲柄58的另一端与转轮的偏心轴铰接,电机59的输出轴驱动转轮转动,所述第一、第二阀板53、54板面垂直布置;

上述的风阀50在实际应用时,可实现对进入风机40内风向及风量的调节,启动电机59,连动转轮转动的情况下,从而使得曲柄58转动,进而连动上述的连板结构的整体摆动,以实现上述的第一、第二阀板53、54位于管体51上同步摆动,从而实现对进入管体51内的风量及风向的调整,上述的同轴联动风阀对室内新风量控制,可以提供用户所需氧气量,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并且第一、第二阀板53、54控制可通过整体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管体51进风量的控制;

而且上述的第一、第二阀板53、54两端均设置有连板机构,可以确保第一、第二阀板53、54同步处在关闭及打开状态,避免由于第一、第二阀板53、54存在关闭不到位的情况,而影响到风管的气密性。

为进一步的提高出风的洁净度,所述安装筒体20的进风口21处还设置有进风面板110,所述进风面板110与进风口21构成可拆卸式配合,所述进风面板110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棉111,所述过滤棉111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112,所述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112的上方安装有紫外线灯管113,所述紫外线灯管113的长度方向与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112的长度方向平行;

上述的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及过滤棉31可有效过滤掉进入风机40内的粉尘及有害细菌,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导入室内的空气质量。

为进一步对进入室内的空气湿度进行调节,以提高在寒冷干燥的地区使用舒适度,所述出风口22处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设置在出风口22位置处的雾化管80,所述喷雾管80的管长方向与出风口22的长度方形平行,雾化管80上设置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孔沿着雾化管8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雾化管80与喷雾源的出气孔连通,所述喷雾源包括设置在安装筒体20一侧箱壁的水箱81,所述水箱81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82,所述水箱81的箱口处设置有液位开关83,所述液位开关83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水箱81与供水管811连通,所述供水管811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及关闭,所述雾化管80的一端与水箱81液位上方所在的箱壁连通,所述水箱81的箱壁上还设置有涡轮风扇84,所述涡轮风扇84的吹风方向指向雾化管80与水箱81箱壁的连接口,所述雾化管80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85,所述雾化管80位于接水盘85的上方布置,所述雾化管80的管身开设有排水孔;

上述的超声波雾化器82及涡轮风扇84启动,从而将水箱81液面上方震动产生的空气吹向雾化管80的进口,以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当水箱81内的液面降低到液位开关83启动的位置后,启动水泵向水箱81内供水,以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由于雾化管80在实际使用时,其管内会凝结大量的水,可通过雾化管80上开设的排水口排出至接水盘85上。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8所示,所述进风面板110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筋条114,所述连接筋条114沿着进风面板110的宽度房间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筋条114的两端与进风面板110之间形成豁口1141,所述进风口21所在的箱壁上固定有搭扣90,所述搭扣90的扣环钩设在豁口1141内;

上述的进风面板110由于安装在天花板上,为方便实现对进风面板110的拆卸,上述的进风面板110实际上是通过搭扣90固定在安装桶体20的进风口21位置处,上述的搭扣90的钩环钩设在豁口1141内,通过扳动搭扣90即可将进风面板110固定在进风口21位置处,拆装方便。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5所示,所述进风口21内设置有插管101,所述插管101为矩形管状且与进风口21的轮廓吻合,所述搭扣90固定在插管101上,所述插管101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l形安装支架102,所述l形安装支架102的一侧边上设置有条形安装孔103,所述条形安装孔103的长度方向与进风口21的进风方向平行,所述条形安装孔103内设置有安装螺栓104与插管101的相对两侧壁固连,所述l形安装支架102的另一侧边上设置有按压式碰珠锁的碰珠105,所述按压式碰珠锁的锁箱106设置在进风口21内侧的安装支架107上;

上述的插管101可通过l形安装支架102上的按压式碰珠锁的碰珠105安装在安装支架107上的按压式碰珠锁的锁箱106内,该处的按压式碰珠锁为市场上常见的部件,当插管101及插管101内的部件安全安装好后,通过按压按压式碰珠锁可将该模块整体安装在进风口21处,当需要更换或者检修时拆装极为方便。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管101的一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箱壁板1011,所述箱壁板1011的板面上设置有插接支板1012,所述插管101内设置有槽钢板1013,所述槽钢板1013的长度方向水平且分别位于插管101的另外两侧壁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插接支板1012分别插置在槽钢板1013的两端,所述过滤棉31设置在两槽钢板1013之间,所述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位于上方的槽钢板1013上;

上述的过滤棉31设置在两槽钢板1013之间,所述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位于上方的槽钢板1013上,可方便实现对过滤棉31及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的整体更换,只需要将过滤棉31及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从槽钢板1013抽出即可,操作方便,并且上述的箱壁板1011通过插接支板1012分别插置在槽钢板1013的两端,从而在对过滤棉31及活性炭光触媒组合板32更换时,也极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