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6107发布日期:2018-06-19 07:4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热泵型空调由于良好的制热制冷性能越来越普及。空调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在使用过程中,家用空调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家用空调器无法实现加湿功能。由于结构原理的限制,家用空调器没有加湿模块,这样造成冬季运行时室内的舒适度大大降低。

(2)家用空调器无法实现补充新风的功能。这样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会由于氧气的缺乏,容易得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在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启门窗通风,这样势必又降低了室内舒适度同时又白白浪费了空调负荷。

(3)家用空调器无法实现过渡季的通风功能。在过渡季节,由于空调负荷较小,如果开启空调,那么空调会在低效工况下运行,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如果不开空调,室内的舒适度会得不到满足。

(4)家用空调器在夏季运行时,由于采用风冷模式,在室外空气温度越高,室内空调负荷越大的情况下,空调的制冷性能越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及控制方法,旨在同时实现加湿和新风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以及四通换向阀,还包括新风系统以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其中,

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以及依次设置于新风管道上的新风风量调节阀、风机、加热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

所述新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为新风进风口和新风排风口,新风风量调节阀和风机之间设置有室内回风口,室内回风口和风机之间安装有回风风量调节阀;

所述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水箱以及与冷凝水箱连通的冷凝水室内喷头和冷凝水室外喷头,冷凝水室外喷头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上方,冷凝水室内喷头放置于新风管道内且位于加热装置和第一冷却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为与冷凝水箱连通的冷凝水换热器;所述加热装置为辅助电加热器;所述冷凝水箱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凝水托盘下方以收集冷凝水。

优选地,所述冷凝水箱上设有泄水管以及带浮球阀的自来水补水管,冷凝水箱的下部设有出水管以及循环管,冷凝水泵的进水口与冷凝水箱的出水管相连,经加压后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设有第一水量调节阀,与冷凝水室外喷头相连,另一个支路上设有第二水量调节阀,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后,再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设置第三水量调节阀与冷凝水室内喷头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支路设有第四水量调节阀与冷凝水换热器相连,再经过循环管连接到冷凝水箱。

优选地,所述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还安装有新风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为第二室内换热器,该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流量调节阀与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

优选地,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新风系统以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电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探测仪。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室内的当前温度值;

步骤S2、当室内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

步骤S3、当室内温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过渡季制冷模式,并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以及室内CO2浓度;

步骤S31、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3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对室内回风一方面进行冷凝水室内喷头进行加湿,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冷却装置冷却;

步骤S33、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3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补新风,同时第一冷却装置对新风进行制冷,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步骤S4、当室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器进入过渡季制热模式,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以及室内CO2浓度;

步骤S41、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时,控制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对室内回风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步骤S4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43、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对室内回风一方面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另一方面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实现喷水加湿;

步骤S4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同时加热装置对新风进行加热;

步骤S45、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46、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同时加热装置对新风进行加热,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步骤S5、当室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冬季工况模式,空调器制热。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当室内CO2浓度值高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空调器进行制冷的同时,新风系统补充新风;

步骤S2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不工作,空调器正常制冷。

优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1、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运行正常制热模式;

步骤S5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53、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运行空调器制热,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回风喷水加湿;

步骤S5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控制空调器制热,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55、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值浓度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56、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热,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优选地,步骤S21中,控制第二冷却装置运行制冷模式。

优选地,步骤S54和步骤S56 中,控制第二冷却装置运行制热模式。

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新风系统,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可以补充新风;

2、通过设置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一方面使收集的冷凝水的能量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使空调冷凝水进入室外机实行水冷,解决家用空调器加湿、通风、补新风以及夏季制冷性能不高,并间接实现节能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01-压缩机、102-室外换热器、103-室外轴流风扇、104-气液分离器、105-消音器、106-第一截止阀、107-第二截止阀、108-单向阀、109-膨胀阀、110-过滤器、111-四通换向阀、112-第一室内换热器、113-辅助电加热器、114-室内离心风扇、115-限制器节流阀、116-第二室内换热器、21-新风进风口、22-新风过滤段、25-风机、26-室内回风口、27-新风风量调节阀、28-回风风量调节阀、29-新风排风口、31-冷凝水箱、32-出水管、33-冷凝水换热器、34-冷凝水室内喷头、35-冷凝水室外喷头、36-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7-冷凝水排水管、38-自来水补水管、39-泄水管、40-冷凝水泵、41-第一水量调节阀、42-第二水量调节阀、43-第三水量调节阀、44-第四水量调节阀、45-循环管、46-冷凝水托盘、117-第一流量调节阀、118-第二流量调节阀、5-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二氧化碳探测仪。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

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1、室外换热器102、室外轴流风扇103、气液分离器104、消音器105、第一截止阀106、第二截止阀107、单向阀108、膨胀阀109、过滤器110、四通换向阀111、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室内离心风扇114、限制器节流阀115以及相应的制冷剂管路系统,本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还包括新风系统以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其中,

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以及依次设置于新风管道上的新风风量调节阀27、风机25、加热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

新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为新风进风口21和新风排风口29,新风风量调节阀27和风机25之间设置有室内回风口26,室内回风口26和风机25之间安装有回风风量调节阀28;

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水箱31以及与冷凝水箱31连通的冷凝水室内喷头34和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室外喷头35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02上方,冷凝水室内喷头34放置于新风管道内且位于加热装置和第一冷却装置之间。

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还安装有新风过滤装置(即新风过滤段22),第二冷却装置为第二室内换热器116,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117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18)与室外换热器10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连通。新风经新风过滤装置过滤后,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

新风进风口21安装在室外,新风排风口29和室内回风口26位于室内。冷凝水箱31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2的冷凝水托盘46下方,起到收集冷凝水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装置为与冷凝水箱31连通的冷凝水换热器33(通过空气与换热器管道中的冷凝水换热进行冷却,从而节约能源);加热装置为辅助电加热器113。

具体地,压缩机101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104相连,压缩机101的排气口接消音器105,再与四通换向阀111相连,四通换向阀111的一个端口与气液分离器104相连,一个端口与室外换热器102相连,一个端口与第一截止阀106相连,第一截止阀106的另一个端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2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112的另一端口与限制器节流阀115相连,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12与限制器节流阀115之间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117与第二流量调节阀118并联了第二冷却装置(即第二室内换热器116),限制器节流阀115的另一个端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二截止阀107相连,第二截止阀107的另一个端口连接于单向阀108和膨胀阀109组成的并联系统,单向阀108和膨胀阀109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10相连,过滤器110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2(室外换热器102上还安装有室外轴流风扇103)相连。

冷凝水箱31上设有泄水管39以及带浮球阀的自来水补水管38,冷凝水箱31的下部设有出水管32以及循环管45,冷凝水泵40的进水口与出水管32相连,经加压后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设有第一水量调节阀41,与冷凝水室外喷头35相连(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个支路上设有第二水量调节阀42,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后,再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设置第三水量调节阀43与冷凝水室内喷头34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支路设有第四水量调节阀44与冷凝水换热器33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再经过循环管45连接到冷凝水箱31。

进一步地,本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还包括与新风系统以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电连接的控制器5,该控制器5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以及二氧化碳探测仪8(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以及二氧化碳探测仪8均安装于室内)。控制器5可以手动控制,又可以自动控制,适用性强。

本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可设置过渡工况(如温度在16°至28°时),在过渡工况时,通过开启加热装置、第一冷却装置或第二冷却装置,达到少量制冷或制热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另外,根据不同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设置制冷或制热、加湿或除湿、补新风或回风等,从而提高人体舒适度。

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新风系统,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可以补充新风;

2、通过设置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一方面使收集的冷凝水的能量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使空调冷凝水进入室外机实行水冷,解决家用空调器加湿、通风、补新风以及夏季制冷性能不高,并间接实现节能的功能。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上述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室内的当前温度值;

步骤S2、当室内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

步骤S3、当室内温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过渡季制冷模式,并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以及室内CO2浓度;

步骤S31、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3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对室内回风一方面进行冷凝水室内喷头进行加湿,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冷却装置冷却;

步骤S33、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3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补新风,同时第一冷却装置对新风进行制冷,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步骤S4、当室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器进入过渡季制热模式,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以及室内CO2浓度;

步骤S41、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补新风,同时第一冷却装置对新风进行制冷,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步骤S4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43、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对室内回风一方面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另一方面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实现喷水加湿;

步骤S4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同时加热装置对新风进行加热;

步骤S45、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46、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同时加热装置对新风进行加热,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步骤S5、当室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冬季工况模式,空调器制热。

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当室内CO2浓度值高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空调器进行制冷的同时,新风系统补充新风;

步骤S2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新风系统不工作,空调器正常制冷。

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1、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运行正常制热模式;

步骤S52、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53、当室内CO2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运行空调器制热,回风风量调节阀打开,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回风喷水加湿;

步骤S54、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位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和第二预设湿度值之间,控制空调器制热,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

步骤S55、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值浓度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冷以除湿;

步骤S56、当室内CO2浓度值大于预设浓度值时,且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控制空调器制热,同时新风系统工作以补新风,并控制冷凝水室内喷头对新风喷水加湿。

另外,在步骤S21中,控制第二冷却装置运行制冷模式。步骤S54和步骤S56 中,控制第二冷却装置运行制热模式。

以下具体说明多个工况。设定室内舒适温度范围为(16℃,28℃),室内相对湿度范围(50%,60%),室内CO2的最大允许浓度值0.060%。

设置运行模式:夏季工况、冬季工况、过渡季工况。温度传感器6连续测得室内温度t,当t≥28℃,则进入“夏季工况”进入步骤2;当t在(24℃,28℃)之间,则进入“过渡季制冷工况”,进入步骤3;当t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时,则进入“过渡季制热工况”,进入步骤4;当t≤16°C,则进入“冬季工况”,进入步骤5。

步骤S21具体过程如下。温度t≥28℃,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为夏季补新风工况。控制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控制器5开启第一流量调节阀117与第二流量调节阀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再与未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的另一部分制冷剂蒸气混合后,一起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四个水量调节阀(41、42、43、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在冷凝水泵40的作用下,一部分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部分冷凝水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后,再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冷凝水经过第四水量调节阀44与冷凝水室内喷头34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支路冷凝水设有第三水量调节阀43与冷凝水换热器33相连,再经过循环管45连接到冷凝水箱31;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后,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中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再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喷水加湿冷却段后加湿冷却,再进入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冷却,进入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冷却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22具体如下。温度t≥28℃,CO2检测仪连续监测室内CO2浓度值室内CO2浓度值M≤0.060%,此时为夏季正常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然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进入室内机,再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控制器5关闭流量调节阀117和 118,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空调器的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

步骤S31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在(24℃,28℃)之间,CO2检测仪连续监测室内CO2浓度值M≤0.060%时,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 60%时,进入制冷除湿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吸收热量,另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的制冷剂蒸气混合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空调器的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控制器5开启风机25,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未工作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32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在(24℃,28℃)之间,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时,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 60%时,进入回风加湿冷却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在冷凝水泵40的作用下,冷凝水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后,再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冷凝水经过第四水量调节阀44与冷凝水室内喷头34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支路冷凝水设有第三水量调节阀43与冷凝水换热器33相连,再经过循环管45连接到冷凝水箱31;控制器5关闭新风风量调节阀27,开启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喷水加湿冷却段加湿冷却后,再进入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冷却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33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在(24℃,28℃)之间,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 60%时,进入制冷除湿补新风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吸收热量,另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的制冷剂蒸气混合后一起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再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关闭第四水量调节阀44,在冷凝水泵40的作用下,一部分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部分冷凝水经过流量阀门43进入冷凝水换热器33后经过循环管45返回到冷凝水箱31;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喷水加湿段后,再进入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冷却后,进入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34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在(24℃,28℃)之间,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60%时,进入新风加湿冷却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 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在冷凝水泵40的作用下,冷凝水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后,再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冷凝水经过第四水量调节阀44与冷凝水室内喷头34相连,喷淋后的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另一支路冷凝水设有第三水量调节阀43与冷凝水换热器33相连,再经过循环管45连接到冷凝水箱31;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新风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喷水加湿段加湿冷却后,再进入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冷却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41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在(50%,60%)之间时,进入回风加热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控制器5关闭新风风量调节阀27,开启回风风量调节阀28,开启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的室内回风,进入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加热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42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60%时,进入制冷除湿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吸收热量,另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的制冷剂蒸气混合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空调器的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控制器5开启风机25,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未工作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43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50%时,进入回风加热加湿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控制器5关闭新风风量调节阀27,开启回风风量调节阀28,开启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加热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后加湿,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后,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与第三水量调节阀43,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后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与第四水量调节阀44后,经过冷凝水室内喷头34,对经过的室内回风进行喷水加湿,喷淋后的冷凝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到室外雨水管。

步骤S44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在(50%,60%)之间时,进入新风加热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开启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加热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控制器5关闭冷凝水泵40,关闭四个水量调节阀(41、42、43、44)。

步骤S45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 60%时,进入补新风除湿工况。控制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控制器5开启第一流量调节阀117与第二流量调节阀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再与未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的另一部分制冷剂蒸气混合后,一起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在冷凝水泵40的作用下,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后,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中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喷水加湿冷却段后,再进入未工作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冷却,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46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24℃,且大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50%时,新风加热加湿工况。空调器压缩机101不工作,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开启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加热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后,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和第三水量调节阀43,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后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与第四水量调节阀44后,经过冷凝水室内喷头34,对经过的新风进行喷水加湿,喷淋后的冷凝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到室外雨水管。

步骤S51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在(50%,60%)之间时,进入正常制热工况。空调器制热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通过制冷剂管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放热后,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控制器5关闭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与第二截止阀107,进入膨胀阀109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换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加热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室外空气在室外轴流风机的作用下冲刷室外换热器102,被吸收热量;控制器5关闭冷凝水泵40,关闭四个水量调节阀(41、42、43、44)。

步骤S52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60%时,进入制冷除湿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吸收热量,另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的制冷剂蒸气混合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空调器的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

步骤S53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50%时,进入制热回风加湿工况。空调器制热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通过制冷剂管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放热后,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控制器5关闭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与第二截止阀107,进入膨胀阀109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换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加热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室外空气在室外轴流风机的作用下冲刷室外换热器102被吸收热量;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和第三水量调节阀43,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后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与第四水量调节阀44后,经过冷凝水室内喷头34,对经过的室内回风进行喷水加湿,喷淋后的冷凝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到室外雨水管;控制器5关闭新风风量调节阀27,开启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未工作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54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在(50%,60%)之间时,进入制热新风工况。空调器制热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通过制冷剂管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放热后,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与未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的另一部分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混合后,一起经限制器节流阀115与第二截止阀107,进入膨胀阀109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换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加热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室外空气在室外轴流风机的作用下冲刷室外换热器102,被吸收热量;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制热运行)加热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55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60%时,进入制冷除湿工况。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放出热量,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5过滤后,进入单向阀108,再经过第二截止阀107后,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节流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进入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吸收热量,另一部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的制冷剂蒸气混合后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进入四通换向阀111,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与此同时,设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以及收集冷凝水后,控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开启第一水量调节阀41,关闭第二水量调节阀42、第三水量调节阀43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进入冷凝水室外喷头35,冷凝水冲刷室外换热器102后,经冷凝水管室外收集板36收集后,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至室外雨水管;空调器的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冷却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内回风经过回风口26以及回风风量调节阀28,经风机25加压后进入未工作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未工作的由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步骤S56具体过程如下。温度小于等于16℃,当室内CO2浓度值M>0.060%且室内相对湿度值Ø≤50%时,制热新风加湿工况。空调器制热运行,压缩机101吸收气液分离器10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加压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消音器105消音,进入四通换向阀111,经过第一截止阀106后通过制冷剂管道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12放热后,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控制器5开启流量调节阀117和118,一部分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后,与未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16的另一部分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混合后一起经过限制器节流阀115与第二截止阀107,进入膨胀阀109节流,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过滤器11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02换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经过四通换向阀111后,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104,被压缩机101再次吸收压缩,往复循环;室内回风在室内离心风扇114的作用下,冲刷第一室内换热器112被加热后,通过出风口进入室内;室外空气在室外轴流风机的作用下冲刷室外换热器102,被吸收热量;置于冷凝水托盘46下方冷凝水箱31,在自来水补水后,制器5开启冷凝水泵40,开启第二水量调节阀42和第四水量调节阀44,关闭第一水量调节阀41和第三水量调节阀43,冷凝水箱31的冷凝水经加压后经过第二水量调节阀42与第四水量调节阀44后,经过冷凝水室内喷头34,对经过的室内回风进行喷水加湿,喷淋后的冷凝水经冷凝水排水管37排到室外雨水管;控制器5开启新风风量调节阀27,关闭回风风量调节阀28,关闭辅助电加热器113,在风机25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经新风进风口21吸入,经过新风过滤段22过滤,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室内机组,经过新风风量调节阀27后进入风机25,加压后经新风管道进入未工作的辅助电加热器113构成的加热段后,进入由冷凝水室内喷头34构成的冷却加湿段加湿后,再进入未工作的由冷凝水换热器33构成的冷却段后,进入由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16构成的第二冷却装置(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116制热运行)加热后,通过新风排风口29进入室内。

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热泵型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控制方法可靠,能保障空调系统正常高效工作;

2、本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根据温度、湿度、CO2浓度监测,通过控制器调整系统工作方式,使空调冷凝水进入室外机实行水冷,解决家用空调器加湿、通风、补新风以及夏季制冷性能不高,并间接实现节能的功能;

3、本控制方法使收集的冷凝水的能量得到有效利用;

4、控制装置可以手动控制,又可以自动控制,适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