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382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油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烟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炒制和炸制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同时,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有害气体,让生产加工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现在越来越多的餐厅、家庭注重厨房的油烟净化装置,注重生活质量及空气环境质量,常用的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宾馆、饭馆、酒家、餐厅及学校、机关、工厂等场所。

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抽烟机过滤或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这样虽然能够基本避免油烟对于烹饪人员的身体伤害,但是仍然存着一些问题,使用风机将大量的烟气从厨房抽出的方式,由于油烟通过烟囱直接排入室外,散发在周边环境中,油烟不但影响市容,同时还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严重影响着周围住户的身体健康。

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4063191u公开的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包括烟罩,所述烟罩上设置有进风管,烟罩内与进风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引风机,所述进风管远离烟罩的一端设置有集油箱。虽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二次利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但是不便于将油烟同一处理,净化效果不理想,每个进风管上接皆设有净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可滤去油雾滴和油污颗粒,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后的气体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油烟收集装置、油烟净化器、活性炭箱和消音房,所述油烟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油烟净化器的上游,所述油烟净化器位于所述活性炭箱的上游,所述油烟净化器和所述活性炭箱皆位于所述消音房的内部;

所述油烟收集装置包括油烟收集总管、油烟收集分管和集烟罩,若干个所述油烟收集分管的一端设有所述集烟罩,若干个所述油烟收集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收集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烟收集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净化器连接,每一所述集烟罩的进风口皆设有第一电动百叶窗;

所述油烟净化器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内按照气体流向依次设有均流板和静电除尘区,所述静电除尘区设有至少一个,在油烟气流通道上还设有引风机,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均流板的左侧设有第一集油槽,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区之间或所述静电除尘区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集油槽,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集油槽和所述第二集油槽的一侧皆设有放油阀,所述静电除尘区、所述引风机和所述放油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静电除尘区包括固定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固定框通过绝缘固定柱头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还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相互平行间隔排布且呈蜂窝状,每一所述通孔皆是自所述第一固定板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框上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纵向的阴极针安装条,且每一所述阴极针安装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横向的阴极针,所述阴极针的右端位于对应的通孔内,所述固定框或所述阴极针与负电压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与正电压电连接;

所述活性炭箱包括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的两层过滤层,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两层所述过滤层沿着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两层所述过滤层之间为气体流道,所述过滤层包括位于两层所述过滤层之间的内侧进气面和与所述内侧进气面相对的外侧出气面,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内侧进气面相通,所述内侧进气面和所述外侧出气面相通,所述外侧出气面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通;

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不锈钢丝网和铁丝网,两层所述铁丝网之间设有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之间设有所述活性炭层;

所述箱体的顶面和所述箱体的底面皆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顶面的开口位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上方,所述箱体的底面的开口位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下方,所述开口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箱体;

还包括进风挡板、出风挡板、第二电动百叶窗和第三电动百叶窗,两层所述过滤层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有所述进风挡板、第二电动百叶窗和第三电动百叶窗,所述进风挡板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挡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挡板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部设有第三电动百叶窗,两层所述过滤层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设有所述出风挡板,所述出风挡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的驱动电机、第二电动百叶窗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的驱动电机和所述油烟净化器的电控箱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消音房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厚度为100-120mm。

进一步地说,每一所述阴极针沿长度方向皆排布有若干个多角形金属片,且所述多角形金属片套于所述阴极针上,所述阴极针的直径为4-8mm,每一所述阴极针沿长度方向皆排布有6-8个多角形金属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设有一导线孔,所述电控箱的负电压线穿过导线孔连接一可收缩的导电柱,所述门板关闭时,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固定框或所述阴极针接触;

所述壳体的门板上设有警示器和操作按钮,所述警示器和所述操作按钮皆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水平距离为1-3cm,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水平距离为33-37cm,所述阴极针的右端距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水平距离为1-4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框为导电固定框,所述阴极针通过所述阴极针安装条与所述固定框并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皆为导电金属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活性炭层为柱状活性炭颗粒层,所述柱状活性炭颗粒层的活性炭的直径为3mm,所述柱状活性炭颗粒层的活性炭的高度为4mm。

进一步地说,所述活性炭层的横截面积为650-750dm2,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290-310mm,两层所述过滤层之间的间距为650-75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进风挡板和所述出风挡板皆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外表面设有锌层,所述锌层的厚度为0.5-1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箱体的侧壁且靠近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的位置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高度为1500mm,所述检修门的宽度为7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发明的厨房油烟通过油烟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后依次通过油烟净化器和活性炭箱进行处理,可滤去较大的油雾滴和油污颗粒,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单位时间内的油烟处理量为16000m3/h,处理后的油烟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油烟收集装置包括油烟收集总管、油烟收集分管和集烟罩,便于将每个厨房的油烟进行收集,统一处理,每个集烟罩的进风口皆设有第一电动百叶窗,当某一厨房不在使用时,该厨房的集烟罩的第一电动百叶窗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关闭,增加其他正在使用的厨房内的油烟收集量;

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通过引风机将厨房油烟引入净化器内,经均流板初步过滤,滤掉大的油污,同时经均流板整流后进入静电除尘区净化,静电除尘区生产的负离子和臭氧能够对油烟进行除尘、杀菌和除味,大大提高净化效果

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静电除尘区采用蜂窝式结构且长度可以做到33cm以上,相较于传统的净化器,电场的长度多了10cm以上,使得油烟与电场结合作用的时间更长,再加上本发明的阴极针上套有多个带尖端的多边形金属片,由于尖端放电效应,能大大提高电场强度和产生的负离子的量,增强对油烟杀菌、消毒和除味等的效果,进而提高对油烟的净化效果,净化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静电除尘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油烟量,设计静电除尘区的排布方式,若油烟浓度较高时,可在油烟流向上设计多级静电除尘区,油烟经过多级除尘,大大提高净化效果,使得本发明不仅满足高空排放标准,也能满足低空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阴极针只有在门板闭合的情况下接通电源才会通电,在检修和维护净化器时,若忘记关闭电源,也不会触电,这种设置可提高净化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两层过滤层靠近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有进风挡板、第二电动百叶窗和第三电动百叶窗,进风挡板的一侧与过滤层的一端连接,进风挡板的另一侧与箱体连接,第二电动百叶窗的两侧分别与两层过滤层的一端连接,进风挡板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内部设有第三电动百叶窗,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三电动百叶窗关闭,气体从第二电动百叶窗进入活性炭层进行过滤,当过滤层进行更换或者检修时,第二电动百叶窗关闭,气体暂时从第三电动百叶窗直接流向第二出风口后排出,从而不影响整条油烟净化系统进行油烟处理;

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不锈钢丝网和铁丝网,两层铁丝网之间设有两层不锈钢丝网,两层不锈钢丝网之间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为柱状活性炭颗粒层,不锈钢丝网的目数为80目,可防止活性炭层的活性炭颗粒漏出,影响过滤效率,铁丝网对活性炭层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过滤层承受来自箱体内的空气压力的能力;

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箱体的顶面和箱体的底面皆设有开口,箱体的顶面的开口位于活性炭层的上方,箱体的底面的开口位于活性炭层的下方,开口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柱状活性炭颗粒从箱体的顶面的开口加入,过滤一段时间后,废弃的活性炭从箱体的底面的开口排出,活性炭层便于定期更换,节省人力;

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皆为钢板,钢板的外表面设有锌层,可防止钢板腐蚀,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设有消音房,有效屏蔽油烟净化器和活性炭箱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布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静电除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静电除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油烟净化器的静电除尘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阴极针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活性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无盖板)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油烟收集装置1、油烟收集总管11、油烟收集分管12、集烟罩13、油烟净化器2、壳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23、电控箱24、静电除尘区25、固定框251、第一固定板252、第二固定板253、通孔254、阴极针安装条255、阴极针256、多角形金属片257、门板26、操作按钮27、绝缘固定柱头28、均流板29、第一集油槽210、第二集油槽211、活性炭箱3、箱体31、第二进风口311、第二出风口312、开口313、过滤层32、盖板33、螺钉34、进风挡板35、出风挡板36、第二电动百叶窗37、第三电动百叶窗38、角钢39、支撑座310、检修门3100、活性炭层321、不锈钢丝网322、铁丝网323、消音房4、活性炭箱的长度l1、过滤层之间的间距l2、箱体的宽度w1、检修门的宽度w2、箱体的高度h1、检修门的高度h2和活性炭层的厚度h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油烟净化系统,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油烟收集装置1、油烟净化器2、活性炭箱3和消音房4,所述油烟收集装置1位于所述油烟净化器2的上游,所述油烟净化器2位于所述活性炭箱3的上游,所述油烟净化器和所述活性炭箱皆位于所述消音房的内部;

所述油烟收集装置1包括油烟收集总管11、油烟收集分管12和集烟罩13,若干个所述油烟收集分管12的一端设有所述集烟罩13,若干个所述油烟收集分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收集总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烟收集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净化器2连接,每一所述集烟罩13的进风口皆设有第一电动百叶窗;

具体实施时,所述集烟罩13位于厨房内,每个厨房可设有多个集烟罩13;

所述油烟净化器2包括壳体21和固定于所述壳体21的电控箱24,所述电控箱24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2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22和第一出风口23,所述壳体21内按照气体流向依次设有均流板29和静电除尘区25,所述静电除尘区25设有至少一个,在油烟气流通道上还设有引风机,所述壳体2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均流板29的左侧设有第一集油槽210,所述壳体2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区25之间或所述静电除尘区25与所述壳体21之间设有第二集油槽211,所述壳体2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集油槽210和所述第二集油槽211的一侧皆设有放油阀,所述静电除尘区25、所述引风机和所述放油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壳体21的底部内壁设有凹槽,所述静电除尘区25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条,所述静电除尘区25的凸条能够沿着壳体21的底部内壁的凹槽移入或移出;

所述静电除尘区25包括固定框251、第一固定板252和第二固定板253,所述第一固定板25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53的左侧,所述固定框251通过绝缘固定柱头28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52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52平行,还设有若干通孔254,所述通孔254相互平行间隔排布且呈蜂窝状,每一所述通孔254皆是自所述第一固定板252向右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板253,所述固定框251上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纵向的阴极针安装条255,且每一所述阴极针安装条255上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横向的阴极针256,所述阴极针256的右端位于对应的通孔254内,所述固定框251或所述阴极针256与负电压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52或第二固定板253与正电压电连接;

所述活性炭箱3包括箱体31及位于所述箱体31的内部的两层过滤层32,所述箱体31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311,所述箱体3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312,两层所述过滤层32沿着所述箱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箱体31的底面,两层所述过滤层32之间为气体流道,所述过滤层32包括位于两层所述过滤层32之间的内侧进气面和与所述内侧进气面相对的外侧出气面,所述第二进风口311和所述内侧进气面相通,所述内侧进气面和所述外侧出气面相通,所述外侧出气面和所述第二出风口312相通;

所述过滤层32包括活性炭层321、不锈钢丝网322和铁丝网323,两层所述铁丝网323之间设有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322,两层所述不锈钢丝网322之间设有所述活性炭层321;

所述箱体31的顶面和所述箱体31的底面皆设有开口313,所述箱体31的顶面的开口313位于所述活性炭层321的上方,所述箱体31的底面的开口313位于所述活性炭层321的下方,所述开口313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33,所述盖板33通过螺钉34固定于所述箱体31;

还包括进风挡板35、出风挡板36、第二电动百叶窗37和第三电动百叶窗38,两层所述过滤层32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311的一端设有所述进风挡板35、第二电动百叶窗37和第三电动百叶窗38,所述进风挡板35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层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挡板35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31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37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所述过滤层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挡板35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部设有第三电动百叶窗38,两层所述过滤层32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312的一端设有所述出风挡板36,所述出风挡板36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所述过滤层32的一端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活性炭箱的长度l1为4500-4600mm,所述箱体的宽度w1为2750-2850mm,所述箱体的高度h1为2750-2850mm;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箱的长度为4560mm,所述箱体的宽度为2800mm,所述箱体的高度为2800mm;

所述第二进风口311的横截面积为50-60dm2,所述第二出风口312的横截面积为50-60dm2

所述活性炭箱3的壁厚为5mm,所述活性炭箱3的材质为q235b(低碳)钢;

所述不锈钢丝网322的目数为70-90目;

所述第二电动百叶窗37和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通过角钢39固定于所述箱体31。

所述第一电动百叶窗的驱动电机、第二电动百叶窗37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38的驱动电机和所述油烟净化器2的电控箱24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消音房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厚度为100-120mm。

每一所述阴极针256沿长度方向皆排布有若干个多角形金属片257,且所述多角形金属片257套于所述阴极针256上,所述阴极针256的直径为4-8mm,每一所述阴极针256沿长度方向皆排布有6-8个多角形金属片257。

所述壳体21的前侧设有门板26,所述门板26上设有一导线孔,所述电控箱24的负电压线穿过导线孔连接一可收缩的导电柱,所述门板26关闭时,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固定框251或所述阴极针256接触;

所述壳体21的门板26上设有警示器和操作按钮27,所述警示器和所述操作按钮27皆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固定框2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52的水平距离为1-3cm,所述第一固定板25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53的水平距离为33-37cm,所述阴极针256的右端距离所述第二固定板253的水平距离为1-4cm。

所述固定框251为导电固定框,所述阴极针256通过所述阴极针安装条255与所述固定框251并联,所述第一固定板25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53皆为导电金属板。

所述活性炭层321为柱状活性炭颗粒层,所述柱状活性炭颗粒层的活性炭的直径为3mm,所述柱状活性炭颗粒层的活性炭的高度为4mm。

所述活性炭层321的横截面积为650-750dm2,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h1为290-310mm,两层所述过滤层之间的间距l2为650-750mm。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的横截面积为700dm2,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300mm,两块所述过滤层之间的间距为700mm。

所述箱体31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310,所述支撑座310的上端与所述箱体31连接,所述支撑座310的下端固定于地面。

所述进风挡板35和所述出风挡板36皆为钢板,所述钢板的外表面设有锌层,所述锌层的厚度为0.5-1mm。

所述箱体31的侧壁且靠近所述第三电动百叶窗38的位置设有检修门3100,所述检修门的高度h2为1500mm,所述检修门的宽度w2为700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的油烟通过油烟收集装置从第一进风口进入油烟净化器,其中大部分的油雾滴、油污颗粒在均流板上由于机械碰撞被捕获,并流入第一集油槽;当气流进入静电除尘区时,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油烟气体被电离,油雾带电,大部分得以降解碳化,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第二集油槽,经排油管道排出,余下的微米级油雾滴经电场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经第一出风口进入活性炭箱,然后从两层过滤层之间的内侧进气面,经过活性炭层再次过滤,进一步去除异物和油污,再经过外侧出气面,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处理后的气体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当活性炭箱使用一端时间后,位于箱体的底面的盖板打开,活性炭颗粒从箱体的底面的开口排出,然后通过螺钉将盖板固定于箱体,然后将箱体的顶面的盖板打开,将活性炭颗粒从箱体的顶面的开口加入后,将盖板固定,通过以上方式,便于定期更换活性炭层,节省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