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壳式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环形折流板。
背景技术:
管壳式冷却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及制药领域,由于场地的限制及工艺流体需要化工厂许多管壳式冷却器最好做成立式,所以盘环形折流板冷却器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常见的盘环形折流板冷却器有许多弊端:1,管束或壳体制作时误差较大将导致管束很难顺利的装进壳体;2,总是不可避免的折流板与壳体之间的泄漏流;3,壳程流速太大易诱发震动。这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流板与壳体之间的泄漏流和壳体震动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盘环形折流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盘环形折流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和壳体的底部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集束垫片,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管板,所述管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冷却管,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环形折流板,所述环形折流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盘形折流板,所述盘形折流板和环形折流板交叉设置,且盘形折流板和环形折流板均固定连接于冷却管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折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密封圈的两侧外壁分别滑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和环形折流板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环形折流板的之间小于盘形折流板的直径,所述环形折流板盘形折流板的圆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表面积小于第二密封圈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管板的外壁上套设有O型圈,管板通过O型圈与壳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第一密封圈、环形折流板、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压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定位螺钉,所述第一压板、第一密封圈、环形折流板、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压板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在环形折流板上增加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由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弹性很好,部件更加容易装入壳体内,在环形折流板上增加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折流板与壳体内表面贴合的更紧密,从而消除折流板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泄漏流,设备在工作时壳体内部易产生振动,环形折流板上增加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冷却器产生震动破坏设备部件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盘环形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下盘环形折流板与壳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集束垫片、3盘形折流板、4环形折流板、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冷却管、8第一压板、9第二压板、10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盘环形折流板,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壳体1,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和壳体1的底部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集束垫片2,壳体1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管板,管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冷却管7,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环形折流板4,环形折流板4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盘形折流板3,盘形折流板3和环形折流板4交叉设置,且盘形折流板3和环形折流板4均固定连接于冷却管7的外壁上,环形折流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5的两侧外壁和第二密封圈6的两侧外壁分别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壁和环形折流板4的外壁之间,第一密封圈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8,第二密封圈6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9,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环形折流板4上增加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由于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弹性很好,部件更加容易装入壳体1内,在环形折流板4上增加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折流板4与壳体内表面贴合的更紧密,从而消除折流板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泄漏流,环形折流板4的之间小于盘形折流板3的直径,环形折流板4盘形折流板3的圆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密封圈5的表面积小于第二密封圈6的表面积,管板的外壁上套设有O型圈,管板通过O型圈与壳体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压板8、第一密封圈5、环形折流板4、第二密封圈6和第二压板9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定位螺钉10,第一压板8、第一密封圈5、环形折流板4、第二密封圈6和第二压板9通过定位螺钉10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均由橡胶材质制成,设备在工作时壳体1内部易产生振动,环形折流板4上增加了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冷却器产生震动破坏设备部件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