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煅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旋风预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水泥生产中,现有技术采用多级旋风预热器的窑有日产200吨和400吨两种规格,虽然国内有近百家企业使用这种设备,但均达不到设计能力。特别是日产200吨规模的窑,日产400吨规模窑的情况稍好一些,但入窑物料的分解率也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旋风预热器的预热效果较差,使入窑物料的分解率达不到要求,即影响了窑的产量,也增加了能耗,鉴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多级旋风预热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旋风预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旋风预热器的预热效果较差,使入窑物料的分解率达不到要求,即影响了窑的产量,也增加了能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旋风预热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燃烧窑,所述燃烧窑的左壁设置有燃料入口,所述燃烧窑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旋风筒,所述二级旋风筒的内腔设置有二级分散板,所述二级旋风筒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排气管和输气管道,所述二级旋风筒的右侧设置有一级旋风筒,所述二级分散板通过输气管道与一级旋风筒连接,所述一级旋风筒的内腔设置有一级分散板,所述一级旋风筒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三级旋风筒,所述一级旋风筒底部管道的外壁设置有阀板,所述三级旋风筒的内腔设置有三级分散板,所述三级旋风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三级分散板通过出料管道与燃烧窑的右壁连接,所述燃烧窑的右壁底部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燃烧窑通过回流管道与三级旋风筒的右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道的外壁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散板、一级分散板和三级分散板外壁分别设置有二级分散孔、一级分散孔和三级分散孔。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道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级旋风预热器,通过三级旋风预热器组合,并通过三种不同的分散板对其分散,使得物料多次气固分离,物料从在燃烧窑最后的分解和烧成,分离后分解率达到最大,保证了生料入炉时地温度,对提高生料的分解率起了重要作用,污染物可进行回收处理,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燃烧窑、3燃料入口、4二级旋风筒、5二级分散板、6进料口、7排气管、8输气管道、9一级旋风筒、10一级分散板、11阀板、12三级旋风筒、13三级分散板、14出料管道、15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旋风预热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燃烧窑2,燃烧窑2的左壁设置有燃料入口3,燃烧窑2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旋风筒4,二级旋风筒4的内腔设置有二级分散板5,二级旋风筒4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6、排气管7和输气管道8,二级旋风筒4的右侧设置有一级旋风筒9,二级分散板5通过输气管道8与一级旋风筒9连接,一级旋风筒9的内腔设置有一级分散板10,一级旋风筒9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三级旋风筒12,一级旋风筒9底部管道的外壁设置有阀板11,三级旋风筒12的内腔设置有三级分散板13,三级旋风筒1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道14,三级分散板13通过出料管道14与燃烧窑2的右壁连接,燃烧窑2的右壁底部连接有回流管道15,燃烧窑2通过回流管道15与三级旋风筒12的右壁连接。
其中,出料管道14的外壁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从三级旋风筒12流出的物料流量,二级分散板5、一级分散板10和三级分散板13外壁分别设置有二级分散孔、一级分散孔和三级分散孔,使得物料的分解率大大增加,回流管道15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便于控制上升气流通过燃烧窑2右壁的回流管道15进入三级旋风筒12内再次进行气固分离。
工作原理:物料从二级旋风筒4的进料口6喂入,在二级旋风筒4内经二级分散板5分散,并被上升热气流加热后通过输气管道8带入一级旋风筒9内,通过一级分散板10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物料,从一级旋风筒9的下料管进入三级旋风筒12,在一级旋风筒9底部管道外设置阀板11使得三级旋风筒12内上升的烟气不容易进入一级旋风筒9内,减少漏风,保证了三级旋风筒12的收尘效率,三级分散板13分散加热后进入通过出料管道14进入到燃烧窑2内,再被窑内高温废气和二次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并随上升气流通过燃烧窑2右壁的回流管道15进入三级旋风筒12内再次进行气固分离,物料从在燃烧窑2最后的分解和烧成,分离后分解率达到最大,二次煤通过燃料入口进入到燃烧窑2内,整个预热器产生的废气最后通过位于二级旋风筒4顶部的排气管7被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