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净化器及蒸发式加湿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546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加湿净化器及蒸发式加湿净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及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净化器及蒸发式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而且当下环境问题不断诱发,空气污染严重,同时,在一些干燥地区,室内湿度很低,给人们带来难受感,因此,由于室内干燥、尘埃较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空气加湿器采用超声波技术,能够将水雾化为1微米到5微米的超微粒子和负氧离子,并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散到空气中,从而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达到均匀加湿的效果;还有一些空气加湿器同样采用高科技来达到加湿的效果;然而,这些采用高科技的空气加湿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对于一些生活水平一般且较为干燥的地方的人来说不具备购买能力;并且,一些空气加湿器只具备加湿的效果,并不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并且同时具备加湿和净化的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空气加湿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以及只具备加湿功能而不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湿净化器,以达到更好的加湿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净化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抽水机构和导管;

所述抽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且所述抽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导管的底端连通;

所述第二容器固设在靠近所述导管顶端的位置处,并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所述空腔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空腔结构中的水流出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并固定所述第二容器的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容器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座、连接部和卡环,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卡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器能够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卡环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能够固定所述第二容器的卡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水流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器中空腔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且所述过滤棉能够将各个所述通孔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器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容器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水的滤网,且在靠近所述滤网的位置设置用于缓冲水流的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湿净化器包括加湿净化器以及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湿净化器中的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净化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抽水机构和导管,其中,抽水机构设置在第一容器的底部,且抽水机构的出水口与导管的底端连通;第二容器固设在靠近导管顶端的位置处,并设置有空腔结构,且导管的顶端与该空腔结构连通,并且在第二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将空腔结构中的水流出的通孔;该加湿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具体为:首先是向第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接通电源使抽水机构开始正常工作,将水从第一容器中经过导管输送到上方的第二容器的空腔结构中,同时,空腔结构中的水还不断从第二容器底部的通孔中向下流出,并下落回第一容器中,水在抽水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在第一容器、导管及第二容器中进行循环流动,并且,水在从第二容器向第一容器中下落时,由于距离较大,且室内温度较高空气较为干燥,从而水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并散发在周围的空气中,进而通过淋洗的方式达到了对周围空气进行加湿的目的;同时,由于室内空气中夹杂着许多漂浮的尘埃,水在下落的过程中还能够对周围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进行吸附,从而还能够对周围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在水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水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中散发,且空气中漂浮的灰尘杂质不断溶入到水中,因此既能够加湿空气又能够净化空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净化器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超声波以及其他高科技对水进行雾化来加湿空气的现象,而是通过采用淋洗式加湿的方式进行加湿空气,虽然加湿效果高科技的加湿器相比不具明显优势,但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从而更适合于一些生活水平一般且较为干燥地方的人群使用;并且,该加湿净化器还能够对空气中的漂浮灰尘杂质进行吸附,从而既具备加湿效果,又能够净化空气,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湿净化器包括加湿净化器以及加热元件,且该加热元件设置在加湿净化器中的支撑架上,通过增设加热元件使得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周围高温而增加蒸发速度,从而增加了周围空气中的蒸汽,同时增大了对漂浮尘埃的吸附面积,进而达到了更好的加湿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形式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形式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中形式的加湿净化器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锥形结构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容器;110-进水口;120-出水口;130-阀体;140-滤网;200-第二容器;210-空腔结构;220-通孔;230-过滤棉;300-导管;310-支撑部;320-锥形结构;400-抽水机构;500-支撑架;510-支撑座;520-连接部;530-卡环;540-卡接孔;600-植物;700-加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形式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形式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中形式的加湿净化器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锥形结构的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净化器包括第一容器100、第二容器200、抽水机构400和导管300;其中,抽水机构400设置在第一容器100的底部,且抽水机构400的出水口与导管300的底端连通;第二容器200固设在靠近导管300顶端的位置处,并设置有空腔结构210,导管300的顶端与空腔结构210连通;在第二容器20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空腔结构210中的水流出的通孔220。

具体的,第二容器200可以是花盆或者其他用于种植植物600的容器,且第二容器200包括两层结构,即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并在外层机构与内层结构之间形成空腔结构210,其中,内层结构的侧壁及底部上设置有网状孔,而花类或者其他植物600种植在内层结构中,并且能够在水中长期生存,种植的植物600具体可以为绿萝、吊兰等;当抽水机构400源源不断地将第一容器100中的水通过导管300输送到处在上方的第二容器200的空腔结构210中时,由于第二容器200的内层结构上存有网状孔,因此,水流会经过网状孔进入到内层机构的内部,使得绿萝、吊兰等水栽植物600的根部能够浸入在水中,而在第二容器20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220,从而使得进入到空腔结构210中的水能够通过这些通孔220流出,最后水流下落并流回到第一容器100中,如此进行水流的循环;而在水流从通孔220中下落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200之间设定一段距离,而且周围环境的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使得水流在滴落的过程中伴随着蒸发,并能够将水蒸气融入到周围的空气中,从而通过淋洗的方式对其周围的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与此同时,水流下落过程中还会将周围空气中的一些漂浮的尘埃进行吸附,并且当周围的空气处于潮湿状态时,尘埃也不易漂浮,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净化器不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或者其他高科技手段,而是采用简单的淋洗式循环水的方法,并在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蒸发加湿空气,并通过水流或者加湿后的空气将周围空气中的尘埃进行降解,从而使得加湿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生产制造,更适合于一些生活水平一般且较为干燥地方的人群使用,同时,在加湿空气的过程中吸附空气中漂浮的尘埃杂质,进一步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管30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并固定第二容器200的支撑部310。

作为第二容器200固定安装在导管300顶端位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靠近导管300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支撑部310,当导管300的顶端穿入到第二容器200的空腔结构210中时,第二容器200的底面被支撑部310卡住,而且导管300的顶端对第二容器200起到限制的作用,有效缓解了由于外界振动而使得第二容器200从支撑部310处滑落,通过导管300的顶端以及支撑部310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将第二容器200卡接并固定在导管300的顶端位置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200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二容器200的支撑架500。

作为第二容器200固定安装在导管300顶端位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二容器200与第一容器100之间设置一个支撑架500,而支撑架500的底部与第一容器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架500的顶部能够对第二容器200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在外界出现较大振动的情况下,第二容器200也能够在第一容器100的上方保持固定不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支撑架500包括支撑座510、连接部520和卡环530,其中支撑座510与卡环530之间通过连接部520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容器200能够设置在支撑座510上,卡环530能够套设在第一容器100的顶部。

进一步的,支撑座510上设置有能够固定第二容器200的卡接孔540。

详细的,第二容器200呈圆台状,且上侧的尺寸大于下侧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二容器200的下侧能够穿入到卡接孔540中,而第二容器200的上侧则不能够穿过卡接孔540,进而能够通过卡接孔540将第二容器200卡接固定在支撑座510上;卡环530能够套设在第一容器100上端的位置处,并能够进行固定;在支撑座510与卡环530之间设置有连接部520,该连接部520具体为多个杆状结构,即通过多个杆状结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510及卡环530连接,来实现将支撑座510与卡环530固定在一起,共同组成支撑架500;当整个支撑架500均为金属材料时,杆状结构的两端与支撑座510及卡环530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当支撑架500整体采用非金属材料时,可以采用粘接等方式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管300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水流的锥形结构320,其中,锥形结构上的锥角大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以达到最优的降噪、防溅功能为准。

在上述方案中,水流从第二容器200底部的通孔220中落下,并落入第一容器10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200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从而为了降低水落下时由于冲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及水溅出,在水流下方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橡胶或者其他软质材料的锥形机构320,该锥形结构320固定安装在导管300的外侧,且锥形结构320设置在第一容器100的内腔中,这样一来,水流从通孔220中下落在锥形结构320的表面上,然后沿着锥形结构320的表面向下流动,最终流入到第一容器100中,从而通过水流冲击软质材料的锥形结构320表面而降低水流直接下落到第一容器100中的声音,进而在夜晚不会影响到人们正常休息,同时有效解决了溅水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二容器200中空腔结构210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230,且过滤棉230能够将各个通孔220覆盖。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容器100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水的滤网140,且在靠近滤网140的位置设置用于缓冲水流的缓冲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水流循环过程中,一些尘埃杂质等会通过水的吸附作用进入到第一容器100及第二容器200中,从而会导致水中杂质较多,不利于水流的循环以及对空气的加湿及净化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第二容器200中空腔结构210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230,以便于对循环水进行过滤,从而能够将循环水中的尘埃杂质等过滤出去。

另外,为有效减少尘埃杂质等从第一容器100的上端口进入到水中,可以在第一容器100的上端口处设置有滤网140,能够对进入到第一容器100中的循环水进行过滤,有效减少尘埃杂质等进入到第一容器100中,进而影响到循环水对周围空气中尘埃杂质的吸附作用。

并且,为降低由于水流下落产生的声音,可以在靠近滤网140的位置处可以栽种一些绿萝或者吊兰等植物600,水流落在植物600上会大大减小滴落产生的声音,同时这些植物600还能够对加湿净化空气、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辐射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或者,为降低水流冲击声以及水溅落到地上,也可以在第一容器的上端开口处设置缓冲结构,即滤网140的上方或者靠近滤网140的其他地方设置缓冲结构,以达到降噪防溅的目的;或者,在第一容器上端开口处同时种植绿萝或者吊兰等植物以及设置缓冲结构,这样既能够有效减小水流下落冲击的声音及水溅落到底面,又能够对外界空气中的尘埃杂质进行吸附,更有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容器100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10,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蒸发,使得循环水的量逐渐减少,并且循环水吸附周围空气中的杂质会使得水的浓度增大,不利于循环作用,因此,需要对第一容器100中的水进行补充以及更换;当需要更换时,打开出水口120处的阀体130,水通过出水口120流出,待水全部流出后,将阀体130关闭;当需要补充水时,将进水口110处的封盖打开,并向进水口110中注水,当第一容器100中的水达到要求时,停止注水,并将封盖关闭;通过不断放水以及补充水使得第一容器100中的水量保持平衡,同时,保持水定期更换,以利于循环水对周围空气的加湿以及净化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发式加湿净化器包括加湿净化器以及加热元件700,且该加热元件700设置在加湿净化器中的支撑架500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加湿净化空气的目的,在循环水的周围增设多个加热元件700,其主要是为了提高循环水周围的温度,使水更容易蒸发,从而有利于对周围空气的加湿作用,同时,蒸汽对空气中尘埃杂质具有更好的吸附作用,因此,增设加热元件700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加湿净化器对周围空气的加湿及净化的效率,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