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901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精致的生活,而中央空调是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负荷,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而中央空调一般多用在夏季或者冬季等气温使人不适感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天,拥有较好的供暖设施能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并避免人们冻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百叶,所述机壳上设置的显示屏两侧安装有上下排列的操作按键,所述机壳左侧安装的输风管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内部的支架上安装有旋转扇叶,所述固定框架上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机壳右侧端固定安装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外机紧密连接,所述机壳背侧设置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通过进风管与机壳内部的空气过滤器紧密连接,所述输风管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紧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显示屏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外侧和进风风机上均设置有防尘网罩。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十字型,且支架设置在旋转扇叶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机壳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实用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很好的在冬天利用多个不同地方的温度差进行室内温度的调控,从而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做到减少能耗,节能环保,温度感应探头的设计能实时检测其所在空间的温度,从而使设备能够通过旋转扇叶将该处的空气引进室内,不仅可以利用其中的热能并能够为室内引入新鲜的空气,从而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空气过滤器的设计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为室内提供清新的空气,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在冬天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从而改善室内的温度环境,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壳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固定框架;2、温度感应探头;3、旋转扇叶;4、支架;5、输风管;6、机壳;7、出风口;8、百叶;9、显示屏;10、操作按键;11、连接管;12、换热外机;13、进风风机;14、进风管;15、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央空调冬天冷回收装置,包括机壳6,机壳6上设置有出风口7,出风口7上设置有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百叶8,百叶8可以改变空气的出风角度,机壳6上设置的显示屏9两侧安装有上下排列的操作按键10,简单的操作界面容易操作,机壳6左侧安装的输风管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固定框架1内部的支架4上安装有旋转扇叶3,旋转扇叶3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引进室内,不仅可以利用其中的热能并能够为室内引入新鲜的空气,从而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固定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探头2,温度感应探头2能实时检测其所在处的温度,机壳6右侧端固定安装的连接管11的另一端与换热外机12紧密连接,机壳6背侧设置有进风风机13,进风风机13通过进风管14与机壳6内部的空气过滤器15紧密连接,输风管5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15紧密连接,空气过滤器15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为室内提供清新的空气,出风口7设置在显示屏9的上方,固定框架1外侧和进风风机13上均设置有防尘网罩,支架4呈十字型,且支架4设置在旋转扇叶3的后方,壳6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设备通电,通过操作按键10启动设备,并可以通过显示屏9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温度感应探头2实时监测其所在位置的温度,当此处温度大于室内的温度时,旋转扇叶3工作并带动空气从输风管5进入机壳6中的空气过滤器15,经过过滤后再从出风口7排出,而百叶8可以改变空气的出风角度,而换热外机12与机壳6通过连接管11连接能够提高设备的换热性能,从而能有效的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