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3413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螺杆机组通常为制冷行业中的大型制冷设备,目前常用的控制系统是采用 PLC 可编程控制器加人机对话界面的形式,PLC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使用广泛、容易上手、通用型强等优点。但是,PLC 可编程控制器价格昂贵,逻辑编程方式受一定限制。当前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其他电子控制领域,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单片机控制器具有价格低廉,编程开发灵活,性能稳定等巨大优点。但是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控制面板上,不带有螺杆机变频调节的功能,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 ,包括温控显示区、转速调节按钮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温控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天气显示区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且天气显示区设置在螺杆机转速显示区的上侧,所述转速调节按钮和总开关按钮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且转速调节按钮设置在总开关按钮的一侧,所述控制板的下侧边处依次设置有温度按钮、风速按钮、菜单按钮、上调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下调键,所述控制板的背面设置有电路板接口,所述控制板通过连接铰链与线盒连接,且线盒的尾部设置有线盒接口,所述电路板接口与线盒接口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气显示区、温控显示区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都设置在显示屏上。

优选的,所述下调键和上调键都设置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总开关按钮设置为红色的。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与线盒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在显示屏上划分有天气显示区、温控显示区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不同功能的显示区显示不同的内容,能够方便使用者的观看,并能够根据显示区所显示的天气温度,来调节中央空调的温度,使得空调的温度选择更加的合理,另外采用不同的大小和颜色来区分不同功能的控制按键,使得使用的过程更加的方便,能够避免误触,安装的转速调节按钮能够调节螺杆机的转速,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转速,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天气显示区;2、温控显示区;3、螺杆机转速显示区;4、转速调节按钮;5、控制板;6、温度按钮;7、风速按钮;8、菜单按钮;9、下调键;10、工作状态指示灯;11、上调键;12、总开关按钮;13、电路板接口;14、数据线;15、连接铰链;16、线盒;17、线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 ,包括温控显示区2、转速调节按钮4和控制板5,控制板5的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温控显示区2的一侧设置有天气显示区1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3,且天气显示区1设置在螺杆机转速显示区3的上侧,转速调节按钮4和总开关按钮12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且转速调节按钮4设置在总开关按钮12的一侧,控制板5的下侧边处依次设置有温度按钮6、风速按钮7、菜单按钮8、上调键9、工作状态指示灯10和下调键11,控制板5的背面设置有电路板接口13,控制板5通过连接铰链15与线盒16连接,且线盒16的尾部设置有线盒接口17,电路板接口13与线盒接口17之间通过数据线14连接,天气显示区1、温控显示区2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3都设置在显示屏上,下调键9和上调键11都设置为三角形,能够方便辨认,总开关按钮12设置为红色的,能够方便实用控制板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板5与线盒16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螺杆机变频节能控制面板,在控制板5上设置的显示屏上设置有天气显示区1、温控显示区2和螺杆机转速显示区3,能够显示不同的信息,使用的过程方便,并安装有转速调节按钮4,能够根据很不同的需求调节螺杆机的转速,达到制冷的目的,另外安装的线盒16和控制板5安装的更加的方便,由于控制板5和线盒16之间通过连接铰链15连接,在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拆卸更加的方便,便于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