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963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室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壁挂式空调器的过滤网,在安装、拆卸时通常需要先打开机身面板才能操作,且过滤网结构强度偏软,装拆不顺畅,缺乏人性化考虑。另外,过滤网架通常使用螺钉或常用的卡扣固定,这也导致拆装的困难加大。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采用推-推结构以卡住过滤网上的第一卡扣件,但是推-推结构中第二卡扣件外露,容易损坏,而且该结构整体运动方向与过滤网运动方向相垂直,增加了结构占用体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滤网拆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所述机壳上设有滑槽;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可抽拉地配合在所述滑槽内以覆盖所述进风口;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自锁卡件和自锁弹出器,所述自锁卡件设在所述过滤网组件上,所述自锁弹出器设在所述机壳上,所述自锁弹出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限定出卡槽,所述卡槽具有卡口,所述卡槽的内壁上设有避让槽;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触发件具有起始位置和配合位置,所述自锁卡件可从所述卡口伸入到所述卡槽内,在所述过滤网组件覆盖在所述进风口时所述自锁卡件推动所述触发件至所述配合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盒体与所述触发件之间以常驱动所述触发件由所述配合位置朝向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盒体和所述触发件相连,所述定位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触发件移动到所述配合位置时定位所述触发件、且在定位于所述配合位置的所述触发件受到朝向所述配合位置的推力时解锁定位;扣件,所述扣件弹性连接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扣件具有伸入到所述卡槽内的扣头,在所述起始位置时所述扣头可在所述卡槽和所述避让槽之间活动,在所述配合位置时所述扣头被限制在与所述自锁卡件相扣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机壳上设置滑槽,过滤网组件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处,从而在机壳不打开的情况下,实现过滤网组件的装配和拆卸。通过在机体与过滤网组件之间设置锁扣装置以构成一种push-push(推-推)结构,可以让操作者能够轻松地通过推动过滤网组件,实现锁扣装置的锁合及解锁,操作简单、省力、方便,同时提升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可清洗维护性。通过将用于卡住自锁卡件的扣件设置在盒体内,从而扣件可得到隐藏,不仅保证了整体外形美观,而且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装置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在所述触发件和所述盒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触发件和所述盒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包括第一导引段、第二导引段和第三导引段,所述第一导引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引段的第一端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导槽的移动起始点,所述第三导引段包括第一肢和第二肢,所述第一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肢的第一端相连以限定出定位点,所述第一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肢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彼此且远离所述移动起始点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引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肢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导引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肢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导槽内且在所述导槽内单向循环移动,在所述定位点处,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导槽配合以定位所述触发件。

具体地,所述导槽设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定位件为导钩,所述导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内壁上、另一端弯折伸入到所述导槽内。

更具体地,所述导槽的内周壁限定出多个内拐角,所述导槽的外周壁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形状大体一致的外拐角,每个所述内拐角与对应的所述外拐角构成所述导槽的拐点,其中两个所述拐点构成所述移动起始点和所述定位点,在所述定位件的活动方向上,所述移动起始点处的所述内拐角位于对应的所述外拐角的上游,所述定位点处所述内拐角位于对应的所述外拐角的下游。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扣件的所述扣头与所述触发件之间限定出锁槽,所述自锁卡件上设有配合在所述锁槽内的锁块。

具体地,所述扣头的朝向所述卡口的侧面及远离所述卡口的侧面、形成为在远离所述避让槽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延伸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卡件上还设有堵块,所述堵块与所述锁块之间限定出夹槽,所述扣件的所述扣头配合在所述夹槽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沿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所述配合位置的方向延伸的引槽,所述触发件上设有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引槽内的引块。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在所述卡口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触发件被限制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移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限位块相连。

具体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从所述卡口到所述卡槽的底壁的方向贯通,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触发件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过滤网组件抽出一半时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未装过滤网组件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组件的仰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沿A-A方向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沿B-B方向剖视图;

图11是图8中沿C-C方向剖视图;

图12是图8中沿D-D方向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盒盖隐藏)在起始位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盒盖隐藏)在配合位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盒盖隐藏)在配合位置复位过程中的俯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盒盖隐藏)在运动过程中定位组件的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盒身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触发件及扣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触发件及扣件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自锁卡件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盒盖的立体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起始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配合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由配合位置解锁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2中圈示E处放大图;

图26是图23中圈示F处放大图;

图27是图24中圈示G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室内机1000、

机壳1、进风口11、滑槽12、滑入口121、进风格栅111、

过滤网组件2、固定架21、

锁扣装置3、

自锁卡件31、锁块311、堵块312、夹槽313、

自锁弹出器32、

盒体321、盒腔3210、盒身3211、盒盖3212、卡槽3213、卡口32131、避让槽3214、引槽3215、限位块3216、安装孔3217、第一固定柱3218、活动腔3219、凹槽32191、插孔32192、

触发件322、引块3221、第二固定柱3222、

弹性件323、

扣件324、扣头3241、锁槽3242、第一斜面S1、第二斜面S2、

定位组件327、定位件3271、

L:导槽;P:移动起始点;Q:定位点;

L1:第一导引段;a:第一导引段的第一端;b:第一导引段的第二端;

L2:第二导引段;c:第二导引段的第一端;d:第二导引段的第二端;

L3:第三导引段;L31:第一肢;e:第一肢的第一端;f:第一肢的第二端;L32:第二肢;g:第二肢的第一端;h:第二肢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壳1、过滤网组件2和锁扣装置3,机壳1具有进风口11,机壳1上设有滑槽12,过滤网组件2可抽拉地配合在滑槽12内以覆盖进风口11,锁扣装置3包括自锁卡件31和自锁弹出器32,如图4和图5所示,自锁卡件31设在过滤网组件2上,如图2和图3所示,自锁弹出器32设在机壳1上。当自锁卡件31与自锁弹出器32脱离配合时,过滤网组件2可在滑槽12内自由滑动;当自锁卡件31与自锁弹出器32相配合时,过滤网组件2卡在滑槽12内。

参考图6和图7,自锁弹出器32包括:盒体321、触发件322、弹性件323、定位组件327和扣件324。

盒体321内限定出卡槽3213,卡槽3213具有卡口32131,卡槽3213的内壁上设有避让槽3214。触发件322可移动地设在盒体321内,触发件322具有起始位置和配合位置,触发件322的一部分伸入到卡槽3213内,自锁卡件31可从卡口32131伸入到卡槽3213内,自锁卡件31可与触发件322配合以推动触发件322,在过滤网组件2覆盖在进风口11时自锁卡件31推动触发件322至配合位置。弹性件323连接在盒体321与触发件322之间,以常驱动触发件322由配合位置朝向起始位置移动。这里,“常”指的是常态,即在图和图的示例中,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下,当在配合位置时弹性件323具有驱动触发件322带动自锁卡件31朝向卡口32131移动的驱动力。

定位组件327分别与盒体321和触发件322相连,定位组件327被构造成在触发件322移动到配合位置时定位触发件322,且在定位于配合位置的触发件322受到朝向配合位置的推力时定位组件327解锁定位。扣件324弹性连接在触发件322上,扣件324具有伸入到卡槽3213内的扣头3241,在起始位置时扣头3241可在卡槽3213和避让槽3214之间活动,在配合位置时扣头3241被限制在与自锁卡件31相扣合。

具体而言,如图23和图1所示,当过滤网组件2装配到位时,过滤网组件2覆盖进风口11,又如图22和图2所示,过滤网组件2至少一部分可从机壳1的滑槽12内抽出。

其中,如图3和图11所示,自锁弹出器32的卡槽3213具有卡口32131,在将过滤网组件2向滑槽12内部推动的过程中,自锁卡件31可从卡口32131插入自锁弹出器32。

如图13所示,当自锁卡件31刚刚插入卡口32131时,触发件322位于起始位置,但是自锁卡件31尚未与触发件322装配到位。当继续向滑槽12内部推动过滤网组件2时,过滤网组件2会带动自锁卡件31向卡槽3213的内部推动;自锁卡件31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扣件324的阻碍,由于扣件324弹性连接在触发件322上,因此自锁卡件31在向扣件324施压后,扣件324的扣头3241被挤压进避让槽3214内,如图22和图25的示例中,如果向下挤压扣头3241,扣头3241向被压到下方的避让槽3241内,没有扣件324的干涉后自锁卡件31可接触到触发件322,从而与触发件322装配到位,此时触发件322位于起始位置,不再挤压扣头3241后扣头3241卡在自锁卡件31上。当继续向滑槽12内部推动过滤网组件2时,过滤网组件2会带动自锁卡件31继续向卡槽3213的内部滑动,自锁卡件31可将触发件322由起始位置推到配合位置,在推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弹性件323的弹力。当触发件322被推到配合位置时,定位组件327将触发件322定位在配合位置处,而扣件324也随触发件322的滑动而偏离了初始位置,此时扣头3241即使受挤压也无处也避,因此可卡住自锁卡件31。

这样,在配合位置处,触发件322保持不动,弹性件323保持在具有较大弹力状态,扣件324也被锁定在与自锁卡件31相扣合的状态,从而将过滤网组件2锁在机壳1上。

而当需要拆下过滤网组件2时,则再次推动自锁卡件31,自锁卡件31向触发件322施加从起始位置朝向配合位置的推力,使定位组件327解锁定位。定位组件327解锁后,触发件322在弹性件323的弹性力驱动下朝向起始位置移动。在触发件322朝向起始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触发件322同时推动自锁卡件31向卡口32131移动,实现了自锁卡件31的自动弹出。在自锁卡件31向卡口32131的方向弹出的过程中,自锁卡件31带动整个过滤网组件2向滑槽12的滑入口121移动,从而使过滤网组件2的一部分从滑槽12内自动弹出。当触发件322移动至起始位置时,如果此时用户将弹出的过滤网组件2继续向滑槽12外抽动,自锁卡件31可挤压扣件324,使扣头3241被挤压到避让槽3214内,从而自锁卡件31可从自锁弹出器32内顺利抽出,自锁卡件31与自锁弹出器32脱离了配合,过滤网组件2可沿滑槽12自由滑动。

也就是说,锁扣装置3整体相当于一种push-push(推-推)结构,定位组件327配合触发件322和弹性件323,使得自锁卡件31在初次推入卡槽3213时自锁卡件31被扣件324锁住。而当自锁卡件31卡在卡槽3213内且再次受到推力时,定位组件327解锁,自锁卡件31被弹性件323通过触发件322推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壳1上滑槽12具有滑入口121,过滤网组件2可从滑入口121滑入滑槽12。可选地,锁扣装置3中卡槽3213的卡口32131的开设方向与滑槽12的滑入口121开设方向一致,这样,在过滤网组件2的抽拉方向与自锁卡件31在自锁弹出器32内滑动方向一致,运动及受力方向均一致,可减小锁扣装置3的结构空间。

机壳1的顶部具有进风口11,机壳1的侧部设有滑槽12,如图2所示,锁扣装置3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机壳1的顶部,过滤网组件2上对应设有多个自锁卡件31。过滤网组件2在对应处设有标识,例如设有“PUSH”字符。当需要拆下过滤网组件2时,按照上述标识按动过滤网组件2,按动处的自锁卡件31解扣。当所有自锁卡件31解扣后,可向外抽出过滤网组件2。当需要装上过滤网组件2时,将过滤网组件2插入滑槽12直至将要完全覆盖进风口11。此时再按照上述标识按动过滤网组件2,则按动处的自锁卡件31被扣住。即过滤网组件2在拆下和装上时对锁扣处的操作动作相同,标识简单、易懂,而且省时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通过在机壳1上设置滑槽12,过滤网组件2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12处,从而在机壳1不打开的情况下,实现过滤网组件2的装配和拆卸。通过在机体与过滤网组件2之间设置锁扣装置3以构成一种push-push(推-推)结构,可以让操作者能够轻松地通过推动过滤网组件2,实现锁扣装置3的锁合及解锁,操作简单、省力、方便,同时提升了空调器室内机1000的可清洗维护性。通过将用于卡住自锁卡件31的扣件324设置在盒体321内,从而扣件324可得到隐藏,不仅保证了整体外形美观,而且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装置损坏。

这里,机壳1的后部通常紧贴在墙面上,滑槽12的滑入口121可设在机壳1的左侧或者右侧,滑槽12的滑入口121方向也可向前。在下文的实施例中,均以滑槽12的滑入口121方向向前为例进行说明,过滤网组件2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12内。

当过滤网组件2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时,自锁弹出器32设在机壳1顶部的前侧。其中,如图3和图22所示,自锁弹出器32的前侧设有卡口32131,自锁卡件31从前向后插入卡槽3213内,解锁时自锁卡件31向前弹出。

由于过滤网组件2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12内,因此过滤网组件2可优选设置成整体式结构,以使装配更加简便,而且此方式可较大程度减短过滤网组件2的尺寸。这里,整体式结构指的是过滤网组件2形成一个整体后可统一驱动而滑出或滑入滑槽12。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网组件2也可拆分成多块,每块过滤网组件2分别通过滑槽12可抽拉地配合在机壳1的顶部,至少一块过滤网组件2通过上述锁扣装置3连接在机壳1上,这样每块过滤网组件2可单独拆装。

具体地,如图5所示,过滤网组件2包括:固定架21和滤网,固定架21形成为格栅,滤网设在格栅上,格栅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地配合在滑槽12内。这样,当过滤网组件2盖合时,过滤网组件2从上方覆盖进风口11。当过滤网组件2抽出时,滤网与格栅同时滑出机壳1。有利地,自锁卡件31一体形成在固定架21上。

进风口11的设置也不限于此,例如,机壳1可包括位于顶部的进风格栅111,进风口11设在进风格栅111上,滑槽12位于进风格栅111的下方。当过滤网组件2盖合时,过滤网组件2设在进风格栅111的下方以覆盖进风口11。

这里,固定架21和滤网可为一体拆装结构,即固定架21和滤网同进同出。滤网也可可拆卸地设在固定架21上,清洁时过滤网组件2的一部分伸出滑槽12时,可将滤网从固定架21上拆下,而固定架21仍连接在机壳1上。这样,再安装时无需再校正固定架21的装配位置,方便滤网的深度清洗。或者也可直接更换滤网,降低了更新成本。

下面参考图6-图2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锁扣装置3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自锁卡件31形成方形平板件,自锁卡件31的一侧设有锁块311和堵块312,锁块311和堵块312间隔开设置以限定出夹槽313。

在该实施例中,自锁弹出器32的盒体321内限定出盒腔3210,盒腔3210的一侧敞开。如图9和图11所示,盒腔3210的一部分构成卡槽3213,盒腔3210的敞口中对应卡槽3210的部分构成卡口32131,触发件322和弹性件323设在盒腔3210的另一部分内。其中,如图9和图12所示,盒腔3210内用于容纳触发件322活动的部分构成活动腔3219,如图13所示,触发件322的一部分伸入到卡槽3213内以与自锁卡件31配合,扣件324位于卡槽3213内以与自锁卡件31配合。

具体地,如图7-图12所示,盒体321包括盒身3211和盒盖3212,盒盖3212盖合在盒身3211上,盒身3211与盒盖3212之间限定出盒腔3210。如图9所示,盒盖3212将自锁卡件31和触发件322限制在狭小扁平槽内,以限定其移动范围。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盒腔3210的敞口中对应活动腔3219的部分设有限位块3216,相当于限位块3216位于卡口32131的一侧,触发件322被限制在限位块3216与盒腔3210的底壁之间移动。这样限位块3216的作用不仅限制了触发件322的移动范围,而且封闭盒腔3210的部分敞口,对内部构件直到保护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323优选圆柱弹簧,这样,弹性件323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弹力稳定可靠,且安装方便,可伸缩距离也长。这里,弹簧对触发件322的驱动力可为拉力也可为推力。当然,弹性件323的结构也可不限于弹簧,例如,弹性件323可为卷簧、弹力绳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触发件322和限位块3216相连。这样限位块3216限制了触发件322的滑动范围。

更具体地,如图7和图12、图13所示,限位块3216上设有安装孔3217,安装孔3217沿从卡口32131到卡槽3213的底壁的方向贯通,弹性件323可置于安装孔3217内,这样不仅限制弹性件323的变形方向,保证可靠性,而且还方便装配。

在图17和图21所示,盒身3211上设有矩形块,盒盖3212上也设有矩形块,盒盖3212盖合在盒身3211上后,两个矩形块正对形成限位块3216。同时,两个矩形块形成相对的截面为半圆形的槽,两个矩形块对接后两个半圆形槽形成圆形的安装孔3217。

如图12和图10所示,安装孔3217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柱3218,触发件322上设有第二固定柱3222,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固定柱3218和第二固定柱3222上。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更好地装配、固定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0所示,卡槽3213的内壁上邻近限位块3216处设有避让槽3214,且避让槽3214邻近卡口32131设置。

扣件324在卡槽3213内活动,且当活动至起始位置时,扣件324的扣头3241位于避让槽3214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8所示,扣件324的扣头3241与触发件322之间限定出锁槽3242,自锁卡件31上锁块311配合在锁槽3242内。其中,锁块311与触发件322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S,从而可增加接触面积,保证自锁卡件31可平稳推动触发件322。

具体地,扣头3241位于扣件324的远离避让槽3214的一侧,如图13所示,扣头3241的朝向卡口32131的侧面及远离卡口32131的侧面,形成为在远离避让槽3214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延伸的斜面。为便于区分,如图18和图7所示,称扣头3241的朝向卡口32131的侧面为第一斜面S1,称扣头3241的远离卡口32131的侧面为第二斜面S2。这样,当自锁卡件31插入卡口32131时,自锁卡件31可沿第一斜面S1挤压扣头3241以滑入锁槽3242内,当将自锁卡件31拔出卡口32131时,自锁卡件31可沿第二斜面S2挤压扣头3241以滑出锁槽3242。两个斜面的设置,使得扣件324变形容易。

进一步地,如图13、图18和图20所示,由于自锁卡件31上还设有堵块312,当自锁卡件31的锁块311滑入锁槽3242,扣件324的扣头3241卡在自锁卡件31的锁块311和堵块312之间,相当于扣件324的扣头3241配合在夹槽31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盒体321的内壁上设有沿从起始位置到配合位置的方向延伸的引槽3215,如图19和图12所示,触发件322上设有可滑动地配合在引槽3215内的引块3221。引块3221在引槽3215内滑动,从而引槽3215限制了触发件322的滑动方向,保证触发件322在自锁卡件31和弹性件323的作用下,只能沿起始位置到配合位置之间的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引块3221从触发件322的底端向下延伸后再弯折垂直朝向两侧延伸,引槽3215的形状与之适配,从而装配后触发件322方向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25所示,当过滤网组件2滑入滑槽12,且过滤网组件2将要覆盖进风口11时,自锁卡件31可从卡口32131滑入卡槽3213,继续向后推动后,自锁卡件31会碰到扣件324的扣头3241,再继续向后推动后,自锁卡件31可将扣头3241挤压到其下方的避让槽3214内,使得自锁卡件31的锁块311滑入锁槽3242内,滑入后扣头3241复位,此时扣头3241位于自锁卡件31的夹槽313内,此时触发件322位于起始位置;

如图23和图26所示,当继续向后推动过滤网组件2,将起始位置的触发件322推动到配合位置,此时扣件324随之后移,使得大部分扣件324偏离避让槽3214,扣头3241受挤压也会活动至避让槽3214内;

如图24和图27所示,当触发件322位于配合位置时,触发件322与盒体321的底壁之间仍有一定间隙,因此对配合位置的触发件322向后推动时,触发件322仍可向移。之后触发件322的弹性件323的拉动下回复到起始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定位组件327还包括定位件3271,定位件3271设在触发件322和盒体321的其中一个上,触发件322和盒体32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导槽L,定位件3271的一部分伸入到导槽L内且在导槽L内单向循环移动。为方便说明,下文描述中均以导槽L设在触发件322的侧壁上为例进行说明,而定位件3271设在触发件322上的情况与设在盒体321的侧壁上的情况大体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13和图18所示,导槽L包括第一导引段L1、第二导引段L2和第三导引段L3,第一导引段L1的第一端a与第二导引段L2的第一端c相连以限定出导槽L的移动起始点P,第三导引段L3包括第一肢L31和第二肢L32,第一肢L31的第一端e与第二肢L32的第一端g相连以限定出定位点Q,第一肢L31的第二端f和第二肢L32的第二端h朝向远离彼此且远离移动起始点P的方向延伸,第一导引段L1的第二端b与第一肢L31的第二端f相连,第二导引段L2的第二端d与第二肢L32的第二端h相连,定位件3271的一部分伸入到导槽L内且在导槽L内单向循环移动。在定位点Q处,定位件3271与导槽L配合以定位触发件322。

也就是说,导槽L形成为环形,导槽L可以近似看成双V形的结构,其中,第一导引段L1和第二导引段L2构成第一个V形槽,第三导引段L3的第一肢L31和第二肢L32构成第二个V形槽,第二个V形槽位于第一个V形槽内,两个V形槽的开口方向一致,两个V形槽的自由端分别对应连通。

具体而言,当触发件322在起始位置到配合位置之间移动时,触发件322带动导槽L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得定位件3271沿导槽L前后滑动。导槽L的设置为定位件3271前后滑动提供了两条不同路径。

其中,导槽L可为环形结构,定位件3271与导槽L配合的部分沿导槽L活动,在活动一周后该部分回到移动起始点P。上述部分移动到定位点Q处时,定位件3271定位在定位点Q处,从而将触发件322定位在配合位置。

在触发件322由起始位置向配合位置移动时,定位件3271沿第一导引段L1、第一肢L31移动到定位点Q。在触发件322由配合位置向起始位置移动时,定位件3271沿第二肢L32、第二导引段L2移动到移动起始点P。

具体地,定位件3271为导钩,导钩的一端固定在盒体321的内壁上,另一端弯折伸入到导槽L内。在图17中,盒体321的底壁对应活动腔3219形成凹槽32191,凹槽32191与盒腔3210内壁之间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上设有插孔32192,导钩的一端形成弯钩且插入至插孔32192内。

具体地,第一导引段L1沿水平方向延伸,移动起始点P位于第一导引段L1的后端,这样,当初次后压自锁卡件31时,导钩的钩头直接沿第一导引段L1活动。

这里,导槽L的内周壁限定出多个内拐角,导槽L的外周壁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形状大体一致的外拐角,每个内拐角与对应的外拐角构成导槽L的拐点,其中两个拐点构成移动起始点P和定位点Q。可以理解的是,普通的双V槽结构的导槽会有四个拐点,四个拐点分别为移动起始点P、定位点Q、第一导引段L1与第一肢L31的连接点(即b、f连接处)、第二导引段L2与第二肢L32的连接点(即d、h连接处)。图18中第一导引段L1和第二导引段L2在中间处发生小角度弯折,因此该图中导槽L共有六个拐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6所示,在定位件3271的活动方向上,移动起始点P处的内拐角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上游,定位点Q处内拐角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下游。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6所示,当定位件3271位于移动起始点P处时,如果向后推动触发件322,会使定位件3271向前止抵在导槽L的内周壁上。此时由于移动起始点P处的内拐角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上游,定位件3271更容易接触到该内拐角的下游段,从而沿该内拐角向下游滑入第一导引段L1。当定位件3271定位在定位点Q处时,由于定位点Q处内拐角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下游,定位件3271定位的位置更偏向下游的第二肢L32,所以当向后推动触发件322时,会使定位件3271沿定位点Q处内拐角滑入第二肢L32。

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8所示,在第一导引段L1与第一肢L31的连接点(即b、f连接点)处,内拐角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上游,在第二导引段L2与第二肢L32的连接点(即d、h连接点)处,内拐角也位于对应的外拐角的上游,这样当定位件3271活动到这两个拐点时,定位件3271自动拐向预定方向。

通过将导槽L的运动轨迹在内环各拐角与外环各拐角错位设置,使得如图16所示,导钩的钩头活动时如导槽L内箭头所示沿一个方向单向循环活动,实现了将导钩钩头的直线运动转为导钩的钩头顺时针循环运动,从而可顺利地通过各拐点。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保证定位件3271沿导槽L单向循环活动,还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例如,可将第一肢L31的槽深设置成大于第一导引段L1的第二端b的槽深,这样,当定位件3271从第一导引段L1移动到其第二端b处时,定位件3271较容易地移入第一肢L31内,定位件3271不易移回第一导引段L1。可将第二肢L32的槽深设置成大于第一肢L31的槽深,这样,当定位件3271从第一肢L31移动到其第一端e处时较容易地移入第二肢L32内,定位件3271不易移回第一肢L31。可将第二导引段L2的第二端d的槽深设置成大于第二肢L32的槽深,这样,当定位件3271从第二肢L32移动到其第二端h处时,定位件3271较容易地移入第二导引段L2内,定位件3271不易移回第二肢L32。

另外,定位件3271可为扭簧(图未示出),扭簧通过销针设在盒体321上,扭簧具有两个悬臂,其中一个悬臂止抵在盒体321上,扭簧的另一个悬臂在导槽L内单向循环移动。扭簧的与导槽L配合的悬臂的自由端朝向导槽L的底壁弯折,以伸入到导槽L内,而且扭簧的悬臂可以在一定小范围内弯曲变形。在定位点Q处,悬臂与导槽L配合以定位触发件32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计出一种自锁弹出器32,将过滤网组件2上插入的直线运动转为自锁拉钩顺时针循环运动,实现了过滤网组件2自锁和自动弹出两种状态,大大地方便了用户抽取清洗过滤网,相比传统过滤网安装结构方式,由于面板上卡扣卡得都比较紧,且拆取面板容易损坏部分卡扣和结构件,很多用户通常都不敢打开面板,因此很大一部分用户基本都不常清洗过滤网,当采用此种过滤网弹出机构时,只需将过滤网往里摁一下,过滤网就能自动弹出来,再次往里摁一下,过滤网就能自动锁住了,简单易行的操作,在市场上具有很大销售亮点,实用性比较强,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