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07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圆柱形的空调因其具有节省空间,且美观新颖而逐渐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市面的圆柱形的空调器大多设计有一个或多个门板,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旋转打开门板,而露出出风口,再进行空调的空气调节作用。

现有的门板运动主要通过电机和齿条配合实现门板的运动,具体地,通过齿轮与运动部件的齿条啮合传动,而该齿条与运动部件的盒体滑动连接或者通过滚珠滚动连接,且滚珠在运动部件盒上的圆弧轨道的导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由齿轮带动齿条在盒体上运动并打开门板或关闭门板。

但是,由于门板重量较大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拉力,使齿条与运动部件之间运行轨迹偏移,长时间运行会导致较大的磨损,使运行不顺畅,增大了阻力,导致故障率高、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顺畅,磨损较小且使用寿命高的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包括用于驱动门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所述的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分别连接在门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第一驱动盒包括固定件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件上且与门板固定连接的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一侧啮合有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第一动力件,所述的转动盘另一侧设有与固定件抵触的支撑轴承,所述的第二驱动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以及设置在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的转动件,所述的第二驱动盒包括驱动转动件转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的转动件上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与上盒体、下盒体抵触的支撑轴承,所述的支撑轴承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支撑轴承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件设有供支撑轴承滑动的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下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的转动盘设有与限位柱相配的第一通槽。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轴承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在基座上的轴承主体,所述的轴承主体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

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外壳由橡胶。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件一侧还设有若干凸柱,所述的凸柱端部设有限位轴承,所述的限位轴承轴线方向与门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的上盒体或下盒体设有与限位轴承抵触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的上盒体或下盒体设有限位块,所述的转动件设有与限位块相配的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件沿门板长度方向且外凸于上盒体、下盒体延伸有固定凸块,所述的固定凸块与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动力件固定连接在下盒体上,所述的第二动力件与转动件内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能协同作用,能较大的提高驱动稳定性,且通过第一驱动盒内固定件与转动盘转动连接来有效限制面板沿垂直于面板方向的位移,能大大缓解固定件与转动盘之间边缘的受力程度,再通过增加支撑轴承并使其抵触在固定件与转动盘之间,能使其受力更加均匀且避免了固定件与转动盘之间的接触,再由于支撑轴承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能较大的缓解固定件与转动盘接触面的磨损,保证运行流畅,第二驱动盒设有上盒体与下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抵触有转动件,由于上盒体与下盒体通过上下两个面对转动件进行限位,也可以有效限制面板沿垂直于面板方向的位移,并通过转动件分别在上盒体、下盒体之间设置支撑轴承,能使其受力更加均匀且避免了转动件分别在上盒体、下盒体之间的接触,再由于支撑轴承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能较大的缓解上盒体、下盒体接触面的磨损,保证运行流畅,即通过第一驱动盒和第二驱动盒协同作用,能较大程度的保证面板的运行轨迹为预设轨迹,即大大减少了非运行方向的受力,减少了磨损,且通过各个部件配合使受力均匀并通过支撑轴承缓解接触面的磨损,再由于支撑轴承的点接触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再发生一定磨损偏移后也不会导致原本不接触的部件摩擦,减少了故障率,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的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

通过即上述门板驱动结构,能较大程度的保证面板的运行轨迹为预设轨迹,即大大减少了非运行方向的受力,减少了磨损,且通过各个部件配合使受力均匀并通过支撑轴承缓解接触面的磨损,再由于支撑轴承的点接触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再发生一定磨损偏移后也不会导致原本不接触的部件摩擦,减少了故障率,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门板驱动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门板;2、限位轴承;3、第一驱动盒;31、固定件;32、转动盘;33、第一动力件;34、固定座;35、限位柱;36、第一通槽;37、第一滑槽;4、第二驱动盒;41、上盒体;42、下盒体;43、转动件;44、限位槽;45、限位块;46、第二通槽;47、固定凸块;5、支撑轴承;51、基座;52、轴承主体;6、柔性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空调器门板1驱动结构,包括用于驱动门板1转动的第一驱动盒3和第二驱动盒4,所述的第一驱动盒3和第二驱动盒4分别连接在门板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第一驱动盒3包括固定件31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件31上且与门板1固定连接的转动盘32,所述的转动盘32一侧啮合有设置在固定件31的第一动力件33,所述的转动盘32另一侧设有与固定件31抵触的支撑轴承5,所述的第二驱动盒4包括上盒体41、下盒体42以及设置在上盒体41与下盒体42之间的转动件43,所述的第二驱动盒4包括驱动转动件43转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的转动件43上部以及下部分别设有与上盒体41、下盒体42抵触的支撑轴承5,所述的支撑轴承5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6,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第一驱动盒3和第二驱动盒4,能协同作用,能较大的提高驱动稳定性,且通过第一驱动盒3内固定件31与转动盘32转动连接来有效限制面板沿垂直于面板方向的位移,能大大缓解固定件31与转动盘32之间边缘的受力程度,再通过增加支撑轴承5并使其抵触在固定件31与转动盘32之间,能使其受力更加均匀且避免了固定件31与转动盘32之间的接触,再由于支撑轴承5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6,能较大的缓解固定件31与转动盘32接触面的磨损,保证运行流畅,第二驱动盒4设有上盒体41与下盒体42,上盒体41与下盒体42之间抵触有转动件43,由于上盒体41与下盒体42通过上下两个面对转动件43进行限位,也可以有效限制面板沿垂直于面板方向的位移,并通过转动件43分别在上盒体41、下盒体42之间设置支撑轴承5,能使其受力更加均匀且避免了转动件43分别在上盒体41、下盒体42之间的接触,再由于支撑轴承5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6,能较大的缓解上盒体41、下盒体42接触面的磨损,保证运行流畅,即通过第一驱动盒3和第二驱动盒4协同作用,能较大程度的保证面板的运行轨迹为预设轨迹,即大大减少了非运行方向的受力,减少了磨损,且通过各个部件配合使受力均匀并通过支撑轴承5缓解接触面的磨损,再由于支撑轴承5的点接触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再发生一定磨损偏移后也不会导致原本不接触的部件摩擦,减少了故障率,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所述的固定件31下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35,所述的转动盘32设有与限位柱35相配的第一通槽36。所述的上盒体41或下盒体42设有限位块45,所述的转动件43设有与限位块45相配的第二通槽46。通过限位柱35、第一通槽36的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制转动盘32的转动轨迹,同样的限位块45、第二通槽46的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制转动盘32的转动轨迹,且两者相配合能大大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另外通过限位块45和限位柱35可以限制门板1的转动方位。

所述的转动盘32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支撑轴承5的固定座34,所述的固定件31设有供支撑轴承5滑动的的第一滑槽37,上盒体41和下盒体42均设有供支撑轴承5滑动的第二滑槽,通过滑槽定位,能使支撑轴承5滑动的轨迹更加稳定,且可以在第一滑槽37和第二滑槽内设置一定润滑剂增加使用寿命。

所述的支撑轴承5包括基座51以及固定在基座51上的轴承主体52,所述的轴承主体52最外层套设有柔性外壳6。通过套设柔性外壳6可以大大减小支撑轴承5和接触面之间的磨损,其次也可降低运行噪声,尤其是有一定磨损的情况下。所述的柔性外壳6由橡胶。

所述的第二动力件固定连接在下盒体42上,所述的第二动力件与转动件43内啮合,内啮合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较小,且通过啮合驱动稳定。

所述的转动件43一侧还设有若干凸柱,所述的凸柱端部设有限位轴承2,所述的限位轴承2轴线方向与门板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的上盒体41或下盒体42设有与限位轴承2抵触的限位槽44,通过设置限位轴承2,限位轴承2受力方向为垂直于面板的方向,通过限位轴承2进一步加强沿垂直于面板方向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的转动件43沿门板1长度方向且外凸于上盒体41、下盒体42延伸有固定凸块47,所述的固定凸块47与门板1连接,通过凸块固定门板1,使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的空调器门板1驱动结构,通过即上述门板1驱动结构,能较大程度的保证面板的运行轨迹为预设轨迹,即大大减少了非运行方向的受力,减少了磨损,且通过各个部件配合使受力均匀并通过支撑轴承5缓解接触面的磨损,再由于支撑轴承5的点接触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再发生一定磨损偏移后也不会导致原本不接触的部件摩擦,减少了故障率,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