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057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盘式烘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具体涉及盘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盘式干燥机是在间歇搅拌传导干燥器的基础上,综合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而研制开发的一种多层固定空心加热圆形载料盘、转耙搅拌、立式连续的以热传导为主的干燥设备。

如公告号为CN102997635A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屉式盘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头、大小盘干燥模块、收集盘、主轴和机械密封,所述的主轴采用分段式传动轴并用螺栓连接,大小盘干燥模块还包括大盘组件、小盘组件、耙臂-耙叶组件、进排气管和夹克式联轴器,大盘组件和小盘组件依次间隔自上而下交错叠放在一起,耙臂-耙叶组件位于大盘组件和小盘组件的盘面上,耙臂-耙叶组件固定在夹克式联轴器上,大小盘干燥模块通过夹克式联轴器与主轴连接,大小盘干燥模块根据干燥面积需求可自由叠放并控制主轴的段数。

在工作时,被干燥物料从顶部封头的入料口,投放到干燥机中层层叠叠放起的大小盘干燥模块组上,然后被干燥物料在大小盘干燥模块中一层层的受热被烘焙,在大小盘干燥模块组中的耙叶的推动和翻炒下,进入到下一层的大小盘干燥模块组中,如此循环,直到物料到达最下面的一层收集盘内,然后被收集盘中的耙叶推动,使物料从卸料扣卸出。

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物料在进料时直接从入料口进入干燥机,故在进料后会堆料在最上层的大盘组件上,即大盘组件对应入料口的位置会有较多的堆积,需要耙臂-耙叶组件推动很大行程才能使这些堆积的物料平铺在大盘组件上,导致平铺干燥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烘干机,通过分散锥使物料在进料后更好的分散在承接盘组上,使物料可更快捷的平铺在承接盘组上,提高了干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盘式烘干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筒体和安装于筒体上的加热器,所述筒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体内沿其轴向设有若干承接盘组,所述承接盘组包括外承接盘和内承接盘,所述外承接盘固连于筒体内壁且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承接盘固连与筒体内壁且内承接盘中心处开设有出料槽,最上方的所述外承接盘上固设有与进料口呈同轴设置的分散锥,所述分散锥尖端穿设过进料口,所述分散锥半径等于最上端的外承接盘半径,从第一个所述内承接盘到最后一个外承接盘上均设有用于分散和推动物料的分散耙,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分散耙绕承接盘组圆心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料口进入筒体的物料之间从外承接盘的中间轴处掉落到外承接盘上,并沿分散锥外壁从中心向外运动,然后直接平铺式的掉落到下方的的内承接盘上,减小了物料堆积在承接盘组上的概率,从而使分散耙可轻松的盘平铺推动物料,使物料被分散干燥,提高了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锥外壁朝内呈凹陷设置形成导向弧面,所述分散锥和进料口之间呈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进料时,物料只能从分散锥和进料口的间隙之间进入到筒体内,控制进料速度,使物料更好的沿着分散锥的内壁下滑,分散在内承接盘上。使物料不会由于下落太快导致分散耙来不及推动物料运动,物料堆积在内承接盘外周。使物料被更好的平铺,提高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上固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上设有集水袋,所述集水袋可拆卸连接于进料斗,所述集水袋相对进料斗一端设有用于单向通过水流的单向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时,拆卸掉集水袋,利用进料的堆积在进料口形成了密封,减少了从进料口溢散出的热量,使更多的热量被用于物料干燥。在进料完成后,在进料口上装上集水袋,从物料中蒸发出的水蒸气进入到集水袋内,和空气接触冷却后变成水留在集水袋内,防止水蒸气污染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底面穿设有若干气管,所述气管开口朝上设置且对应外承接盘和筒体之间的间隙,所述气管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有气管的总管,所述总管一端设有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予筒体内气体一个驱动力,产生气流,使水蒸气向上运动进入到集水袋内,减小水蒸气接触到筒体内壁变为水又落到承接盘组上的概率,确保了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和筒体呈同轴设置的驱动轴和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筒体下端面,所述驱动轴穿设过承接盘组且转动连接于承接盘组,所述分散耙固连于驱动轴,所述出料槽绕驱动轴周向开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驱动分散耙转动,从而对承接盘组表面的物料进行分散和推动,完成出料和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耙包括固连于驱动轴的从动轴和用于分散物料的分散板,所述分散板固连于从动轴且沿其轴向设有若干个,所述内承接盘和外承接盘上的分散板呈反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驱动从动轴运动,从而驱动分散板推动物料,使物料沿阿基米德螺线向外或向内运动,从而使物料一层层的向下出料,完成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承接盘外壁沿其径向设有固设于筒体内壁的连接杆,所述从动轴下端面远离驱动轴一端设有回扫板,所述回扫板和分散板呈反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承接盘对应分散耙上的分散板将物料向外扫,直至从筒体和外承接盘的间隙内掉落,但有部分物料会被扫到连接杆上,导致无法收集所有物料。回扫板可将这部分的物料进行回扫,使连接杆上的物料被向内扫回,掉落到筒体和外承接盘的间隙之间,从而充分收集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扫板相对其对应的从动轴一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从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旋拧回扫板来调节回扫板和从动轴之间的夹角,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回扫板的角度,确保回扫板可扫回连接杆上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从动轴一端嵌设于环形滑槽内且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对从动轴有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减小了从动轴远离驱动轴一端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其重力而受到的弯矩,减小了从动轴变形的可能性,确保分散板不会由于从动轴变形而抵紧在承接盘组表面,导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最下方所述内承接盘下端面固设有导向板组,所述导向板组固连于筒体内底面,所述导向板组包括外圆弧板和内圆弧板,所述外圆弧板和内圆弧板形成导向槽,所述出料槽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入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两端固设有用于封闭导向槽的封闭板,所述出料口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入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从最后一个内承接盘的出料槽下落后,落到导向槽内,且堆积在导向槽,然后从出料口出料;减小了物料在出料时接触到筒体内壁和驱动电机的概率,使物料更纯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使物料可更轻松的平铺在承接板组上,从而提高了干燥物料的效率;对水蒸气进行了回收,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集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外承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外承接盘对应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内承接盘对应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B处的 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导向板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筒体;3、进料口;4、进料斗;5、集水袋;6、弹性圈;7、单向膜;8、加热器;9、驱动机构;10、驱动轴;11、驱动电机;12、承接盘组;13、外承接盘;13.1、连接杆;14、内承接盘;15、滚动轴承;16、分散锥;17、导向弧面;18、环槽;19、分散耙;20、从动轴;21、分散板;22、环形滑槽;23、回扫板;24、螺杆;25、出料槽;26、导向板组;27、外圆弧板;28、内圆弧板;29、导向槽;30、封闭板;31、气管;32、总管;33、鼓风机;3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盘式烘干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筒体2,筒体2上端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和筒体2呈同轴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口3上固设有进料斗4,进料斗4上设有集水袋5。集水袋5外固设有弹性圈6,当集水袋5套设于进料斗4外时,弹性圈6将集水袋5抵紧固连在进料斗4上。集水袋5相对进料斗4一端设有用于单向通过水流的单向膜7。单向膜7可为PE打孔膜。

如图1所示,筒体2内安装有用于加热筒体2内空气的加热器8。筒体2上安装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包括同轴穿设于筒体2内的驱动轴10和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于筒体2下端面。通过驱动电机11驱动驱动轴10转动。

如图1所示,筒体2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组承接盘组12。承接盘组12包括同轴设置的外承接盘13和内承接盘14。外承接盘13位于内承接盘14上方。

如图1所示,外承接盘13位于内承接盘14上方且向上呈凸起设置形成圆锥。外承接盘13内壁套设于驱动轴10外,且外承接盘13和驱动轴10之间设有滚动轴承15,滚动轴承15使驱动轴10转动连接于外承接盘13。驱动轴10嵌设于最上端的外承接盘13内。如图1和图3所示,外承接盘13外壁沿其径向固设有连接杆13.1,连接杆13.1固定连接于筒体2内壁。从而使外承接盘13固连于筒体2内壁,且与筒体2内壁呈间隙设置。

如图1所示,最上端的外承接盘13上端面设有分散锥16,分散锥16和进料口3呈同轴设置。分散锥16尖端穿设过进料口3,且与进料口3呈间隙设置。分散锥16外壁朝内呈凹陷设置形成导向弧面17。

如图4所示,外承接盘13下端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环槽18,环槽18沿外承接盘13径向同轴设有若干个。如图1所示,除了最上方的外承接盘13外,所有外承接盘13上端面设有分散耙19,分散耙19包括从动轴20和分散板21。从动轴20沿外承接盘13径向设置,且平行于外承接盘13上端面。筒体2内壁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滑槽22。从动轴20一端固连于驱动轴10,且另一端嵌设于环形滑槽22内。从动轴20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22。

如图2和图5所示,分散板21固连于从动轴20相对外承接盘13一侧,且沿从动轴20轴向设有若干片。两块相邻的分散板21之间沿周向有部分重叠。分散板21对应驱动轴10转动方向一侧朝外呈倾斜设置。从动轴20下端面远离驱动轴10一端设有回扫板23,回扫板23相对从动轴20一侧设有螺杆24,螺杆24螺纹连接于从动轴20。回扫板23对应驱动轴10转动方向一侧朝内呈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驱动轴10转动时驱动从动轴20相对外承接盘13转动,分散板21推动物料沿阿基米德螺旋线朝外运动,直至运动到外承接盘13边缘,掉落到内承接盘14上。

如图1所示,内承接盘14向下呈凸起设置形成倒圆锥。内承接盘14内壁套设于驱动轴10外,且内承接盘14和驱动轴10之间设有滚动轴承15,滚动轴承15使驱动轴10转动连接于内承接盘14。内承接盘14中心处沿驱动轴10周向开设有若干出料槽25。内承接盘14外壁固连与筒体2内壁。

如图1和图4所示,内承接盘14下端面也沿其周向开设有环槽18。如图1和图3所示,内承接盘14上端面也设有分散耙19,分散耙19包括从动轴20和分散板21。从动轴20沿内承接盘14径向设置,且平行于外承接盘13上端面。从动轴20一端固连于驱动轴10,且另一端嵌设于环形滑槽22内。从动轴20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22。

如图2和图6所示,分散板21固连于从动轴20相对内承接盘14一侧,且沿从动轴20轴向设有若干片。两块相邻的分散板21之间沿周向有部分重叠。分散板21对应驱动轴10转动方向一侧朝内呈倾斜设置。从动轴20下端面靠近驱动轴10一端设有回扫板23。如图6和图7所示,回扫板23相对从动轴20一侧设有螺杆24,螺杆24螺纹连接于从动轴20。回扫板23对应驱动轴10转动方向一侧朝外呈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驱动轴10转动时驱动从动轴20相对内承接盘14转动,分散板21推动物料沿阿基米德螺旋线朝内运动,直至运动到内承接盘14中心处,从出料槽25掉落到下一个外承接盘13上。

如图7和图8所示,最下方内承接盘14下端面固设有导向板组26,导向板组26固连于筒体2内底面。导向板组26包括外圆弧板27和内圆弧板28。外圆弧板27和内圆弧板28呈同心设置,形成导向槽29。内承接盘14上的出料槽25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入导向槽29内。导向槽29两端固设有用于封闭导向槽29的封闭板30。筒体2底面对应导向槽29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34。

如图1所示,筒体2外底面穿设有若干气管31,气管31嵌设于筒体2内。气管31开口朝上设置且对应外承接盘13和筒体2之间的间隙。气管31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有气管31的总管32,总管32一端设有鼓风机33。

该盘式干燥机的原理如下:

1、将物料导入进料斗4,然后从进料口3进入筒体2内,在进料完毕后在进料斗4上端套设上集水袋5,弹性圈6将集水袋5抵紧固连在进料斗4上;

2、从进料口3进入筒体2的物料沿着导向弧面17沿分散锥16均匀滑落,然后落到内承接盘14上;

3、落在内承接盘14的物料,在内承接盘14斜面的作用下,物料朝内滑动;同时驱动轴10驱动从动轴20转动,从而使分散板21推动物料朝内运动,最终使物料从内承接盘14的出料槽25掉落到外承接盘13上;被推到出料槽25和驱动轴10之间的内承接盘14上的物料被回扫板23推动,朝外运动,进入到出料槽25内,然后掉落到外承接盘13上;

4、落在外承接盘13上的物料,在外承接盘13斜面的作用下,物料会朝外滑动平铺;同时驱动轴10驱动从动轴20转动,从而使分散板21推动物料朝外运动,最终使物料从外承接盘13和筒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处掉落,落在内承接盘14上;被推到连接杆13.1上的物料被回扫板23推动朝内运动,也掉落在内承接盘14上;

5、依次类推,直至物料掉落到最下方一块内承接盘14上;最下方一块内承接盘14上的物料,从内承接盘14的出料槽25掉入导向槽29内,并储存在导向槽29,然后从出料口34出料,完成干燥;

6、在上述过程中,加热器8加热空气使物料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上升,完成干燥;上升的水蒸气从通过单向膜7进入到集水袋5内,在接触到集水袋5内壁后被冷却变成水,储存在集水袋5内,防止水蒸气污染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