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87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空调具有局部范围降温速度快、方便移动、即插即用的特点,但因为现有的移动空调为一体式空调,其室内机和室外机均位于室内,而移动空调的压缩机设置在室外机内,因此,一体式移动空调的噪声比普通分体式空调器的噪声要大,会对用户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880383U,名称为“分体式移动空调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其公开的内容包括可移动的室内机和可移动的室外机,室外机和室内机经过柔性的出液软管及回气软管连接。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空调噪声大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专利对冷媒输入输出管的收纳问题并未作出有效的改进,导致冷媒输入输出管收纳不便且移动空调的造型不够美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空调,旨在可以方便地收纳冷媒输入输出管,使得移动空调的外型更为美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空调,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具有固设在所述室外机顶壁的一体状态和与所述室外机相分离的分体状态;容置结构,在所述室内机处于一体状态时,所述容置结构设于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配合面处;以及冷媒输入输出管,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机,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机,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在所述室内机处于一体状态时可伸缩容纳于所述容置结构内。优选地,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一体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的顶壁与所述室内机的底壁之间。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室外机顶壁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底壁并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两并行设置在所述室外机顶壁前后两侧的第一磁吸件,所述凹槽内还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引的第二磁吸件。优选地,所述容置结构为设于所述室外机顶部且向上呈敞口设置的容置腔。优选地,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共同限定出一容纳区域,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容纳区域内以使所述容置腔的腔壁邻近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容置腔敞口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边沿与所述容置腔敞口处的腔壁相枢接,所述盖体远离枢接位置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穿出的第一过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邻近所述室外机顶部的转角处设置。优选地,所述室内机的底壁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有第二过孔,以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在所述室内机处于一体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室内机邻近所述第二过孔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过孔,以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在所述室内机处于分体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三过孔。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一提拉结构,所述室内机的顶壁设有沉槽,所述提拉结构与所述沉槽的内侧壁枢接,以使所述提拉结构具有突出于所述沉槽的提拉状态和收容于所述沉槽的收容状态。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通过将室内机和室外机设置成分体结构使得室内机和室外机既具有一体状态,又具有分体状态,如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空调在一体状态下可以作为普通的移动空调使用,在分体状态下可以将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置于室内和室外,如此,能够大幅减少室外机压缩机产生的噪声对室内用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空调在所述室内机处于一体状态时,于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配合面处设有容置结构,如此,移动空调的冷媒输入输出管能够方便的收容在该容置结构中,使得室内机与室外机处于一体状态时,冷媒输入输出管不会外露,如此,移动空调的外型更为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的管路接线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室外机220侧壁200室内机230顶壁300冷媒输入输出管240提手400压缩机250凹槽500蒸发器310第一软管600冷凝器320第二软管110容置腔121第一过孔120盖体211第二过孔130固定部221第三过孔210底壁231沉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空调,该移动空调既能够减小噪声,又能够方便地收纳冷媒输入输出管,外型十分美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移动空调包括:室外机100,室内机200,冷媒输入输出管300以及用于收纳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的容置结构。其中,所述室内机200具有固设在所述室外机100顶壁的一体状态和与所述室外机100相分离的分体状态,所述容置结构设置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一体状态时、所述室外机100与所述室内机200的配合面处;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机100,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机200,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一体状态时可伸缩容纳于所述容置结构内。本专利提出的移动空调在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处于一体状态时,可以作为普通的移动空调使用;在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处于分体状态时,移动空调的室内机200设于室内,移动空调的室外机100设于室外,因为移动空调的压缩机400设置在室外机100内,当室外机100移动至室外后,能够大幅降低噪声传递至室内的强度,避免压缩机400的噪声影响用户休息。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空调还设有一容置结构,具体地,所述容置结构设置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一体状态时、所述室内机200和所述室外机100的配合面处,如此,移动空调的冷媒输入输出管300能够方便的收容在该容置结构中,使得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处于一体状态时,冷媒输入输出管300不会外露,如此,移动空调的外型更为美观。为了使得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在一体状态下能够牢固固定,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室内机200与所述室外机100一体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室外机100的顶壁与所述室内机200的底壁之间。如此,当本专利的移动空调作为普通的移动空调使用时,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通过该固定组件一体固定,当移动空调通过滑动室外机100的滚轮移动时,室外机100通过固定组件带动室内机200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如此,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移动,使得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在一体状态下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室外机100顶壁的固定部130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机200的底壁并与所述固定部130相适配的凹槽250。考虑到室内机经常需要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为了方便用户移动室内机200,本实施例中,凹槽250设置在室内机200的底壁上,如此,能够减轻室内机200的重量,方便用户移动室内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室内机上设置方便移动的滑轮。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所述固定部130和凹槽250的位置还可以相互改变,例如室外机100的顶壁设置所述凹槽250,室内机200的底壁凸设固定部130;此外,固定组件还可以为凹设在室内机200底壁的卡槽和设置在室外机100的顶壁并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扣;或者所述固定组件为设置在室内机200底壁的滑槽和设置在室外机100顶壁的滑块。考虑到固定部130和凹槽250的结构仅能够限定室内机200和室外机100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为了进一步限定室内机200和室外机100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30为两并行设置在所述室外机100顶壁前后两侧的第一磁吸件,所述凹槽250内还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引的第二磁吸件。具体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均为磁铁材料制成,也可以其中之一由磁铁材料制成,其中另一由铁、钴、镍等导磁材料制成。请参照图6和图7,所述容置结构为设于所述室外机100顶部且向上呈敞口设置的容置腔110,为了方便冷媒输入输出管300连通室外机100的压缩机400和室外机100的冷凝器600,所述室外机100的冷凝器600和压缩机400在所述室外机100的转角处限定出一容纳区域,所述容置腔110位于所述容纳区域内以使所述容置腔110邻近所述压缩机400和冷凝器600设置,如此,冷媒输入输出管300与压缩机400和冷凝器600的距离很近,方便冷媒输入输出管与冷凝器600和压缩机400之间的管路连接。请继续参照图6,所述室外机100还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容置腔110敞口的盖体120,所述盖体120的外边沿与所述容置腔110敞口处的腔壁相枢接,所述盖体120远离枢接位置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穿出的第一过孔121,所述盖体120能够部分遮盖容置腔110,使得室外机100的外型较为美观。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121邻近所述室外机100顶部的转角处设置,所述过孔的形状为圆弧形,尺寸略大于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的横截面,一方面,第一过孔121能够方便手指伸入,打开盖体120,进而取出或装入冷媒输入输出管300;另一方面,第一过孔用于供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穿出以连通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所述室内机200的底壁210对应所述第一过孔121设有第二过孔211,以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一体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过孔121和第二过孔211;所述室内机200邻近所述第二过孔211的侧壁220上还设有第三过孔221,以供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分体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过孔121和第三过孔221。具体地,请仍参照图4,当本专利提出的移动空调的室内机200与室外机100呈一体状态使用时,所述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的大部分收容在室外机100的容置腔110中,冷媒输入输出管300的两端分别穿设第一过孔121和第二过孔211以连接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请仍参照图5,当本专利提出的移动空调的室内机200和室外机100呈分体状态使用时,因为室内机200的底壁210与地面直接接触会遮挡所述第二过孔211,因此,本专利在室内机200邻近所述第二过孔211的侧壁220上还设有第三过孔221,如此冷媒输入输出管300两端可以分别穿设第一过孔121和第三过孔221以连通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述室内机200还包括一提拉结构,所述室内机200的顶壁设有沉槽231,所述提拉结构与所述沉槽231的内侧壁220枢接,以使所述提拉结构具有突出于所述沉槽231的提拉状态和收容于所述沉槽231的收容状态。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结构为提手24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结构还可以为扣手槽等结构。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7,所述移动空调室内机200和室外机100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室内机200壳体的背侧和室外机100壳体的背侧;所述移动空调室外机100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外机100壳体的前侧壁220和左侧壁220相邻的位置,所述移动空调室内机200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机200壳体前侧壁220的上侧。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进风口均设置在移动空调的背侧,如此,移动空调的外型较为美观;室内机的出风口设置在顶部能够使得冷气的流动范围更大,改善制冷效果;室外机的出风口对应室外机的冷凝器600设置在室外机100壳体的前侧壁220和左侧壁220相邻的位置,换热效果好。请继续参照图4、图5和图8,所述移动空调的冷媒输入输出管300包括第一软管310和第二软管320,所述第一软管310连通所述室外机100的压缩机400和所述室内机200蒸发器50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软管320连通所述室内机200蒸发器500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外机100的冷凝器600;所述第一软管310和第二软管320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一体状态时呈卷曲形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10,所述第一软管310和第二软管320在所述室内机200处于分体状态时伸出所述容置腔110,进而使得室内机200和室外机100能够分开一定距离,从而分设在室内和室外以避免室外机100的噪声对用户的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