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热水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8131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熔炉热水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炉热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熔炉是耐火材料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熔炉的冷却水具有较高的温度,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现有很多耐火材料生产厂家一般采用排放到水池内进行自然冷却的方式,冷却时间长,不能及时地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热水白白地把热量散发掉,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熔炉冷却水进行再次利用的熔炉热水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炉热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箱1、冷却水池2、电熔炉3、烘干炕4和暖气散热片5,所述电熔炉3的周边设有循环水夹套31,所述循环水夹套31的进水管与冷却水池2相连,所述冷却水池2与软化水箱1相连,所述循环水夹套31的出水管8与烘干炕4的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相连,所述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蛇形环绕在烘干炕4四周的内夹层42中,其另一端均与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6一端相连,第一调节阀7的另一端与软化水箱1相连,第二调节阀6的另一端与暖气散热片5相连,所述暖气散热片5的出水端与冷却水池2相连。

优选地,所述烘干炕4中设有电加热装置43,所述电加热装置43呈十字状分布,所述纵向和横向设置的电加热装置的交叉中心处为一个可置放若干个烘干炕车的储物空间。

优选地,所述内夹层42的外部设有保温层41,所述保温层41为保温砖。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的进水口均位于烘干炕4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各自经过相邻的两边后,在对侧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6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熔炉热水利用系统,将熔炉热水引入到烘干炕中进行利用,一方面可为烘干炕提供热量,另一方面可减少烘干炕中电加热装置的热量的损失;还可将其引入到员工宿舍中进行取暖,通过多次循环后将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的同时减少了冷却系统处理的负担,同时使得软化水进行了回收,有效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烘干炕的设置形式可使得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被充分利用,有效的降低了烘干炕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软化水箱、2 冷却水池、3 电熔炉、4 烘干炕、5 暖气散热片、6 第一调节阀、7 第二调节阀、8 出水管、31 夹套、41 外层、42 内层、43 电加热装置、44 第一散热管、45 第二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熔炉热水利用系统,包括软化水箱1、冷却水池2、电熔炉3、烘干炕4和暖气散热片5,电熔炉3的周边设置有循环水夹套31,循环水夹套31的进水管与冷却水池2相连,冷却水池2与软化水箱1相连,循环水夹套31的出水管8与烘干炕4的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相连,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蛇形环绕在烘干炕4四周的内夹层42中,其另一端均通过水管与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6相连,第一调节阀7的另一端通过水管与软化水箱1相连,第二调节阀7的另一端与暖气散热片5相连,暖气散热片5的出水端与冷却水池2相连。

如图2所示,烘干炕4中设有电加热装置43,电加热装置43呈十字状分布在烘干炕4的中间与四周均保持一定的距离,纵向和横向设置的电加热装置43的交叉中心处为一可置放若干个烘干炕车的储物空间。由于电加热装置呈十字状分布,其中间位置为热量最集中,温度最高的位置,我们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中间位置设为储物空间,在增加了烘干物料容量的同时也合理的利用了电加热装置43的热量,由于烘干炕4的内夹层中设有散热管,可以同时向烘干炕4提供热量,烘干炕4的四周靠近内壁的位置的温度不至于过低,使得烘干炕4中各处的温度均匀,各个部位需要烘干的砂型均能够烘干均匀。

在本使用新型中,我们进一步的在烘干炕4内夹层42的外部设置了保温层,该保温层为保温砖层,利用保温砖对整个烘干炕四周进行保温,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为了使得烘干炕四周的温度均匀,我们将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的进水口均设置在烘干炕4一侧的中间位置,两者各自经过相邻的两边后,在对侧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6相连,即两者均环绕烘干炕四周的1/2。我们进一步的还在第一散热管44、第二散热管45的进水管上设置了电磁阀,对两者的流量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结构均是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根据需要设置动力泵、阀门和流量阀等结构,管道8到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通过三通进行分流即可,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同样的通过三通与第一调节阀7、第二调节阀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夏天时,软化水经过冷却水池2中的冷凝装置冷却后,进入电熔炉的夹套中对电熔炉进行降温保护,由于电熔炉的温度高达2000多度,使得冷却后的软化水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软化水经过出水管8分别进入到烘干炕4的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中,一方面在对烘干炕提供热量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烘干炕中电加热装置43的热量的损失,节约资源,最后,软化水从烘干炕的散热管中流出后通过第一调节阀7流入到软化水箱1中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软化水的浪费;

冬天时,软化水可不经冷却水池中的冷凝装置进行冷却即可直接进入到电熔炉的夹套中对电熔炉进行降温保护,软化水温度升高,经过出水管8分别进入到烘干炕4的第一散热管44和第二散热管45中,最后,软化水从烘干炕的散热管中流出后通过第二调节阀6进入到暖气散热片5中对员工宿舍进行取暖使用,最后再直接流入到冷却水池中进行循环利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我们应当理解,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动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