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118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目前,无纺布已经广泛应用在服装、工业、土木等领域。

无纺布在后加工的过程中,一般会根据不同的要求,在无纺布上喷淋不同的功能层,例如喷淋亲水剂、抗菌剂、抗老化剂等所形成的功能层,喷淋后的无纺布需要进行干燥,以便功能层能够成型均匀。

现有的无纺布干燥装置大都采用烘箱进行烘干,一方面烘干成本高、费时费能耗,另一方面烘干之后无纺布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再次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包括支架、下干燥盒、上干燥盒;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垂直固定连接下干燥盒连接柱,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与下干燥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垂直固定连接上干燥盒连接筒,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与双头螺柱的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柱的顶部与上干燥盒进行连接;

所述下干燥盒为长方体型箱体结构,所述下干燥盒上表面设有若干下干燥孔,所述下干燥盒内部填充吸水材料;

所述上干燥盒为长方体型箱体结构,所述上干燥盒下表面设有若干上干燥孔,所述上干燥盒内部填充吸水材料;

所述上干燥盒位于下干燥盒正上方,所述上干燥盒下表面与下干燥盒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呈L型结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与下干燥盒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上干燥盒前侧面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筒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双头螺柱的顶部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水材料采用分子筛。

优选的,所述上干燥盒的下表面与下干燥盒的上表面均涂覆耐磨光滑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防滑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双头螺柱中部设有调节把手。

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无纺布从左往右传送的过程中,沿上干燥盒下表面与下干燥盒上表面之间的空隙往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上干燥盒和下干燥盒中的吸水材料分子筛通过上干燥孔和下干燥孔吸附无纺布上的水分,从而对无纺布进行干燥处理;由于上干燥盒的下表面与下干燥盒的上表面均涂覆耐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因此无纺布在上干燥盒下表面与下干燥盒上表面之间运动时不会收到阻力,而能平滑前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无纺布干燥装置使夹布条沿上干燥盒下表面与下干燥盒上表面之间的空隙往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上干燥盒和下干燥盒中的吸水材料分子筛通过上干燥孔和下干燥孔吸附无纺布上的水分,从而对无纺布进行干燥处理,即在无纺布传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结构简单、工序简易,同时吸水材料分子筛能够循环再次使用,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无纺布干燥装置上干燥盒的下表面与下干燥盒的上表面均涂覆耐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因此无纺布在干燥盒下表面与下干燥盒上表面之间运动时不会收到阻力,而能平滑前进。

3.本实用新型无纺布干燥装置中上干燥盒与支架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连接,旋转双头螺柱就能调节上干燥盒的高度,一方面对上干燥盒高度的调节能够避免将无纺布压的过紧而影响无纺布的传送工作,另一方面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无纺布,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纺布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干燥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无纺布,1–支架,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下干燥盒连接柱,15–上干燥盒连接筒,2–下干燥盒,21–下干燥孔,3–上干燥盒,31–连接筒,32–上干燥孔,4–双头螺柱,41–调节把手,5–吸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包括支架1、下干燥盒2、上干燥盒3;

如图6-7所示,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13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垂直固定连接下干燥盒连接柱14,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14与下干燥盒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垂直固定连接上干燥盒连接筒15,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15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15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15与双头螺柱4的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柱4的顶部与上干燥盒3进行连接;

所述下干燥盒2为长方体型箱体结构,所述下干燥盒2上表面设有若干下干燥孔21,所述下干燥盒2内部填充吸水材料5,如图4-5所示;

所述上干燥盒3为长方体型箱体结构,所述上干燥盒3下表面设有若干上干燥孔32,所述上干燥盒3内部填充吸水材料5,如图4-5所示;

所述上干燥盒3位于下干燥盒2正上方,所述上干燥盒3下表面与下干燥盒2上表面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14呈L型结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14与下干燥盒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干燥盒连接柱14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上干燥盒连接筒15共有两个。

优选的,如图8-9所示,所述上干燥盒3前侧面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筒31,所述连接筒31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筒31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筒31的另一端与双头螺柱4的顶部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水材料5采用分子筛。

优选的,所述上干燥盒3的下表面与下干燥盒2的上表面均涂覆耐磨光滑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防滑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双头螺柱4中部设有调节把手41。

一种无纺布干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为:

无纺布0从左往右传送的过程中,沿上干燥盒3下表面与下干燥盒2上表面之间的空隙往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上干燥盒3和下干燥盒2中的吸水材料5分子筛通过上干燥孔32和下干燥孔21吸附无纺布上的水分,从而对无纺布0进行干燥处理;由于上干燥盒3的下表面与下干燥盒2的上表面均涂覆耐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因此无纺布0在上干燥盒3下表面与下干燥盒2上表面之间运动时不会收到阻力,而能平滑前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顶”、“底”、“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