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9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地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水地暖设备通过安装单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房间温度或者地板温度从而控制整个地暖系统的开启和关停,但是以温度传感器的局部温度代替整体房间或地板温度,容易受天气、通风情况、阳光照射、加热不均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的检测出地板的蓄热情况,地暖系统的能耗较高;并且,当温度传感器受环境影响严重或温度传感器损坏时,不能及时控制地暖系统的关停,地暖系统极容易报高温故障,严重时将严重损坏地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能准确检测地板的蓄热情况的缺陷,提供一种地暖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暖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高压传感器、压缩机组件、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压缩机组件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回气口与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与蒸发器的进口连接,所述高压传感器设于连接压缩机组件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的第一端的第一支路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高压传感器、压缩机组件和蒸发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将温度传感器置于室内,并将冷凝器埋至室内的地板下,通过冷凝放热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地板,地板作为蓄热载体吸收热量并传热至室内以达到供暖的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制冷剂工质从蒸发器进口进入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物体,如外界空气的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再从蒸发器出口排出,通过回气口进入压缩机组件,经过压缩机组件的压缩,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支路进入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将大量热能释放给地板,冷凝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转变为高压低温液体,随后通过第二支路进入蒸发器中吸收低温物体热量,如此循环往复,以达到供暖的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温度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运行参数,从而达到目标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地暖系统自动关停。

本技术方案将高压传感器设于第一支路上,并预先设定一个高压峰值;由于第一支路连通冷凝器,因此第一支路上的压力大小与冷凝器内的压力大小几乎一致,当温度传感器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地暖系统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并不能达到目标温度时,地板温度越来越高,因此冷凝器的冷凝压力也越来越高,当高压传感器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压峰值时,即使没有达到目标温度,地暖系统也将自动关停。同理,当温度传感器损坏时,高压传感器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高压峰值,地暖系统自动关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高压传感器控制开停机模式,可准确检测地板蓄热情况,当地板蓄热达到极限时可关停地暖系统,降低系统能耗,且可保护机组不出现高温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D口、E口、S口和C口,所述D口与压缩机组件的排气口连接,所述S口与压缩机组件的回气口连接,所述C口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E口与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四通换向阀来控制气流流向。具体地,所述压缩机组件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依次通过四通换向阀的D口和C口后进入冷凝器;经过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依次通过四通换向阀的E口和S口回到压缩机组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与蒸发器的进口的第二支路上设有节流降压组件,所述节流降压组件与控制器连接。由于从冷凝器第二端排出的制冷剂工质为高压低温液体,为了使其降压降温以更好地在蒸发器内吸收外界低温物体的热量,在第二支路上设置节流降压组件将高压低温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后再进入蒸发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降压组件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的动作响应快,反应时间短,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为毛细铜管,铜管散热效果快,耐高温,耐高压,即使在高温情况下,地暖管材的寿命依然不受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与蒸发器的进口的第二支路上设有过滤器。为了避免杂质堵塞第二支路,因此,在第二支路上设置过滤器过滤杂质,防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设置多个过滤器,保证管路不被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压缩机组件的排气口通过第一截止阀与冷凝器第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进口通过第二截止阀与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由于本地暖系统为分体式,即冷凝器单独设置于室内地板下,为了后期方便与压缩机组件和蒸发器连接,在冷凝器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于连接压缩机组件的回气口和蒸发器的出口的第三支路上,所述感温探头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感温探头检测回气温度,以控制节流降压组件的开度大小。具体地,当感温探头检测到的温度过高时,加大节流降压组件的开度,当感温探头检测到的温度过低时,减小节流降压组件的开度,以调节制冷剂工质的流量大小,使整个地暖系统的运行达到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高压传感器设于第一支路上,并预先设定一个高压峰值;由于第一支路连通冷凝器,因此第一支路上的压力大小与冷凝器内的压力大小几乎一致,当温度传感器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地暖系统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并不能达到目标温度时,地板温度越来越高,因此冷凝器的冷凝压力也越来越高,当高压传感器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压峰值时,即使没有达到目标温度,地暖系统也将自动关停。同理,当温度传感器损坏时,高压传感器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高压峰值,地暖系统自动关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高压控制开停机模式,可准确检测地板蓄热情况,当地板蓄热达到极限时可关停地暖系统,降低系统能耗,且可保护机组不出现高温故障。

由于从冷凝器第二端排出的制冷剂工质为高压低温液体,为了使其降压降温以更好地在蒸发器内吸收外界低温物体的热量,在第二支路上设置节流降压组件将高压低温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后再进入蒸发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系统的四通换向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高压传感器;20、压缩机组件;21、回气口;22、排气口;30、蒸发器;40、冷凝器;50、四通换向阀;60、节流降压组件;70、过滤器;81、第一截止阀;82、第二截止阀;90、感温探头;101、第一支路;102、第二支路;103、第三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地暖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高压传感器10、压缩机组件20、蒸发器30和冷凝器40。

温度传感器置于室内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冷凝器40埋至室内的地板下,冷凝器40将带潜热的制冷剂气体冷凝,以冷凝放热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地板,地板作为蓄热载体吸收热量并传热至室内以达到供暖的目的。

蒸发器设于室外,并与冷凝器40连接,用于将冷凝后的制冷剂工质挥发为制冷剂气体。

所述压缩机组件20用于将制冷剂气体压缩形成带潜热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所述高压传感器10用于检测冷凝器40内的压力大小。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高压传感器10的信息并控制地暖系统的开启和关停。

所述蒸发器30、压缩机组件20、冷凝器40依次连接形成回路。具体地,所述压缩机组件20包括排气口22和回气口21,所述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与冷凝器40的第一端连接形成第一支路101,回气口21与蒸发器30的出口连接形成第三支路103,所述冷凝器40的第二端与蒸发器30的进口连接形成第二支路102。所述高压传感器10设于连接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与冷凝器40的第一端的第一支路10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高压传感器10、压缩机组件20和蒸发器30均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地暖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制冷剂工质从蒸发器30进口进入蒸发器30中吸收外界物体,如外界空气的热量,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吸收潜热后的制冷剂气体再从蒸发器30出口排出,通过回气口21进入压缩机组件20,经过压缩机组件20的压缩,制冷剂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支路101进入冷凝器40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40中将大量热能释放给地板,冷凝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转变为高压低温液体,随后通过第二支路102进入蒸发器30中吸收低温物体热量,如此循环往复,以达到供暖的目的。

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温度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运行参数,从而达到目标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地暖系统自动关停。高压传感器10设于第一支路101上,并预先设定一个高压峰值;由于第一支路101连通冷凝器40,因此第一支路101上的压力大小与冷凝器40内的压力大小几乎一致,当温度传感器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地暖系统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并不能达到目标温度时,地板温度越来越高,因此冷凝器40的冷凝压力也越来越高,当高压传感器10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压峰值时,控制器接收到高压传感器10的信息,即使没有达到目标温度,控制器也将控制地暖系统自动关停。

同理,当温度传感器损坏时,高压传感器10检测到系统高压压力达到设定高压峰值,地暖系统自动关停。并且,当达到一定的关停时长后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达到回差温度时,再次启动运行,所述回差温度可预先设定。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加高压传感器10控制开停机模式,可准确检测地板蓄热情况,当地板蓄热达到极限时可关停地暖系统,降低系统能耗,且可保护机组不出现高温故障。

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地暖系统还包括四通换向阀50,所述四通换向阀50包括D口、E口、S口和C口,所述D口与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连接,所述S口与压缩机组件20的回气口21连接,所述C口与冷凝器4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E口与蒸发器30的出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50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四通换向阀50中D口、E口、S口和C口之间的连通关系来控制气流流向。具体地,经过蒸发器30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依次通过控制四通换向阀连通其E口和S口,且E口和S口不与其他口连通,使制冷剂工质回到压缩机组件20中;所述压缩机组件20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依次通过四通换向阀50的D口和C口连通,且D口和C口不与其他口连通,使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40,制冷剂工质从冷凝器40内排出后进入蒸发器30,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传感器10设置于四通换向阀50的D口与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所在的管路上;由于本实施方式为分体式,即冷凝器40单独设置于室内地板下,为了方便安装高压传感器10以及方便后期的检修工作,将其设置于四通换向阀50的D口与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所在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冷凝器40的第二端与蒸发器30的进口的第二支路102上设有节流降压组件60,所述节流降压组件60与控制器连接。由于从冷凝器40第二端排出的制冷剂工质为高压低温液体,为了使其降压降温以更好地在蒸发器30内吸收外界低温物体的热量,即,由于地暖系统开启的时刻为冬季,外界温度一较低,因此,要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蒸发,制冷剂工质的温度必须较低,在第二支路102上设置节流降压组件60将高压低温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后再进入蒸发器30中。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降压组件60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的动作响应快,反应时间短,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40为毛细铜管,铜管散热效果快,耐高温,耐高压,即使在高温情况下,地暖管材的寿命依然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30为翅片式换热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冷凝器40的第二端与蒸发器30的进口的第二支路102上设有过滤器70。为了避免杂质堵塞第二支路102,因此,在第二支路102上设置过滤器70过滤杂质,防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7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设置多个过滤器70,保证管路不被堵塞。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70的数量为2个,2个过滤器70分别设置于节流降压组件60两侧,保证第二支路102上节流降压组件60两侧的管路均不被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4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81和第二截止阀82,所述压缩机组件20的排气口22通过第一截止阀81与冷凝器40第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30的进口通过第二截止阀82与冷凝器40的第二端连接。由于本地暖系统为分体式,即冷凝器40单独设置于室内地板下,为了后期方便与压缩机组件20和蒸发器30连接,在冷凝器40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截止阀81和第二截止阀82。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地暖系统还包括感温探头90,所述感温探头90设于连接压缩机组件20的回气口21和蒸发器30的出口的第三支路103上,所述感温探头90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感温探头90检测回气温度,以控制节流降压组件60的开度大小。具体地,当感温探头90检测到的温度过高时,加大节流降压组件60的开度,当感温探头90检测到的温度过低时,减小节流降压组件60的开度,以调节制冷剂工质的流量大小,使整个地暖系统的运行达到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互相连接的主控板和线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高压传感器10、压缩机组件20、蒸发器30、四通换向阀50、节流降压组件60和感温探头均与主控板连接;且所述线控器设于室内,方便用户设置参数和控制温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